一种辅助登山运动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542发布日期:2018-12-05 18:5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登山运动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服装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登山运动裤。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爬山爱好者越来越多,爬山在观赏四周美丽风景的同时,也可完成锻炼身体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人们需要舒适、安全、对人体保护性强的运动服。但目前大多运动裤仅解决运动时的舒适度问题,很少去研究运动服对人体的保护功能。如登山过程中由于长期运动,造成腿部压力过大,损伤膝盖半月板的问题严重。从生物力学角度看,下台阶时下肢各关节的运动幅度、关节负荷以及肌肉活动等均与在平地上行走有差异。下台阶过程中,膝关节作为起主要承重和缓冲作用的关节,会承受更大的负荷,更容易造成损伤的发生。登山、上下台阶等运动时,膝关节受到的压力远大于平地上行走时所承受的力,由于膝关节长期承受较大的负荷而最终造成膝关节的慢性劳损或者骨关节病,从而影响健身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运动服装进行新的设计,使其在运动中等人体运动部位形成必要的保护,就非常值得关注。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登山运动裤,主要就运动服减缓腿部压力的问题进行设计,以提高运动服对对爬山者的腿部保护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辅助登山运动裤,包括裤腰和裤腿,所述裤腿的膝盖以上和裆部以下部分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裤袢和第二裤袢,所述辅助登山运动裤还包括腰带和绑带,所述腰带设置在裤腰,所述绑带环绕穿过所述两条裤腿的第一裤袢和第二裤袢,通过挂钩挂在腰带上。本实用新型所述裤腿的膝盖以上和裆部以下部分设置有前裤片的第一缝合线,第一裤袢缝制在所述第一缝合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前裤片上还倾斜设置有第三缝合线,第三缝合线自裤腿外侧延伸至裤腿内侧,第一缝合线自裤腰斜插到第三缝合线的中间部位。本实用新型所述裤腿的膝盖以上和裆部以下部分设置有后裤片的第二缝合线,所述第二裤袢缝制在第二缝合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后裤片上还倾斜设置有自裤腿外侧延伸至裤腿内侧的第四缝合线和第五缝合线,所述第二缝合线位于第四缝合线和第五缝合线之间,第二缝合线的一端位于第四缝合线上,另一端位于第五缝合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裤袢包括袢带和金属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辅助登山运动裤,穿着者依靠腰部与臀部肌肉的配合,在臀部运动过程中,腰部也能分担一部分,从而减少人体对膝盖的压力,帮助穿着者减轻双腿负担以及膝盖磨损的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登山运动裤前裤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登山运动裤后裤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登山运动裤前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登山运动裤后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辅助登山运动裤,包括裤腰9和裤腿1,裤腿1的膝盖以上和裆部以下部分的前后分别设有第一裤袢2和第二裤袢5,所述辅助登山运动裤还包括腰带6和绑带7,所述腰带6设置在裤腰9上,所述绑带7环绕穿过所述两条裤腿的第一裤袢2和第二裤袢5,通过挂钩挂在腰带6上。本实施例在裤腰9上设置有腰带6,两条裤腿1上半部分(膝盖以上和裆部以下部分)前后分别设置了第一裤袢2和第二裤袢5,第一裤袢2在前,第二裤袢5在后。绑带7的两端设置有挂钩8,腰带6前部的中央设置有对应的挂钩,绑带7依次穿过左裤腿的第一裤袢2和第二裤袢5,再穿过右裤腿的第二裤袢5和第一裤袢2,绑带7的两端通过挂钩挂在腰带6上。为了便于第一裤袢2和第二裤袢5的缝制,本实施例所述裤腿1的膝盖以上和裆部以下部分设置有前裤片的第一缝合线3,第一裤袢2缝制在所述第一缝合线3上。所述裤腿1的膝盖以上和裆部以下部分设置有后裤片的第二缝合线4,所述第二裤袢5缝制在第二缝合线4上。本实施例所述第一裤袢2包括袢带和金属环,袢带采用与裤子相同的布料,袢带穿过金属环后,插入在第一缝合线3里面缝制,最后将第一裤袢2固定在第一缝合线3上,金属环有固定绑带设计的作用,还可以装饰裤子表面,体现运动裤的活力感。第二裤袢5为布带,布带柔软,不会影响穿着落座时的舒适感,同样第二裤袢5插入在第二缝合线4里面,最后通过缝合固定在第二缝合线4上。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辅助登山运动裤,还可以包括前裤兜和后裤兜,或斜插的裤兜等常用运动裤上的设计,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一缝合线3在前裤片上,为了美观,在前裤片上还倾斜设置有第三缝合线10,第三缝合线10自裤腿外侧延伸至裤腿内侧,第一缝合线3自裤腰9斜插到第三缝合线10的中间部位。本实施例优选地,第二缝合线4在后裤片上,为了美观,在后裤片上还倾斜设置有自裤腿外侧延伸至裤腿内侧的第四缝合线11和第五缝合线12,所述第二缝合线4位于第四缝合线11和第五缝合线12之间,第二缝合线4的一端位于第四缝合线11上,另一端位于第五缝合线12上。本实施例中左右裤腿上的缝合线和裤袢对称设计,这里不在赘述。本实施例腰带6设置在裤腰上,腰带6的长度可调节,腰带6中间带挂钩,挂住通过臀部的绑带7。绑带7一般设置的比较宽,合理的宽度为6CM-8CM,绑带7的两端设置有挂钩,绑带7依次穿过左裤腿的第一裤袢2和第二裤袢5,再穿过右裤腿的第二裤袢5和第一裤袢2,绑带7的两端通过挂钩挂在腰带6上。绑带7在用户爬山时托起臀部,用以减少对膝盖的压力。腰带6是活动的,体积小,携带方便。利用人体功效学设计而成。裤子爬山和平时穿着都很方便。腰带6、绑带7可以自己调节收紧程度。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登山时有缓解膝关节压力的作用。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获得一些参数,证明该实用新型的有效性。研究了慢速登山,快速登山、上台阶时的膝关节上的受力。许多运动学方面的研究表明,上下台阶时膝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平地上行走大很多。Hoffman等人的研究显示,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屈曲达830,较平地上行走时多将近120,膝关节内的压力会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而增加,髌骨所受到的压力亦会增加。故研究不同速度上台阶时膝关节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指标的变化,对于有效减少膝关节损伤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实验将测试穿着本新型和穿着普通运动裤的对膝盖的压力比较。本实验为10名在校大学生,未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近期无下肢损伤,实验前48小时内未从事剧烈运动。按照每分钟48步的速度,在进行10米上台阶的运动,进行了一个月的实验,共六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的上台阶测试。分别为穿本实用新型运动裤三次和穿普通运动裤三次,测试结果如下:速度左膝关节峰值力/BW右膝关节峰值力/BW48步/分(普通运动裤)1.14±0.411.30±0.2948步/分(本实用新型)1.14±0.381.30±0.2272步/分(普通运动裤)1.31±0.511.47±0.5372步/分(本实用新型)1.31±0.411.47±0.4284步/分(普通运动裤)1.31±0.501.39±0.3084步/分(本实用新型)1.30±0.481.38±0.25表1:不同速度上台阶膝关节垂直方向峰值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上台阶速度的增大,膝关节垂直方向的峰值力不断增加。穿上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裤,对膝关节压力有明显缓解的迹象。通过降低登山速度可以对膝关节的压力降低,当穿上本实用新型运动裤,很明显的观察到,对缓解膝关节的压力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速度加快后,对膝关节的压力峰值更有明显的降低效果。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