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式分体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280发布日期:2018-11-13 20:03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式分体拉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头,尤其涉及一种夹式分体拉头,其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等组成。

拉头是使链牙啮合和拉开的运动部件,其一般由上板、下板、支芯柱、拉鼻、拉片等构成。在拉链的频繁使用中,拉头是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件。拉头出现故障将导致拉链无法使用。例如,经常发生的卡布现象往往导致拉头的上板与下板距离发生变化,出现不可恢复的残余变形,拉链将不能正常工作,此时往往需要更换拉头。而目前常用拉头的更换也比较麻烦,往往需要借助专用工具或者对拉链进行局部的破坏才能进行拉头的更换。替换下来的拉头也将无法再用,只能扔掉,造成巨大浪费。

同时,现在常用拉链的拉头一般都是固定的,使用者无法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进行简单随意更换,即使能够更换成本也较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重复利用且容易拆装的拉头。这将会大大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同时,拉链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更换拉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式分体拉头,其包括:三角形支芯柱、上板、下板、拉片、弹性夹,以解决拉头难以更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式分体拉头,它包括上板和下板,该拉头还包括三角形支芯柱、弹性夹、上拉片和下拉片;所述三角形支芯柱的上端设置凸台,三角形支芯柱的下端设置连接下端;上板上设置上板通孔,下板上设置下板连接孔;所述弹性夹采用哑铃型截面连接弹性夹上端面和弹性夹下端面,弹性夹上端面上设置上端面通孔,弹性夹下端面上设置下端面连接孔,弹性夹上端面与上板相作用,弹性夹下端面与下板相作用;弹性夹上还设置有上拉片环和下拉片环;所述凸台依次插入上板通孔和上端面通孔,三角形支芯柱的连接下端依次与下板连接孔、下端面连接孔连接相连接;所述上拉片连接在上拉片环上,下拉片连接在下拉片环上。

进一步,三角形支芯柱的下端设置连接下端,连接下端采用下端凸台;下板上设置下板通孔,弹性夹下端面上设置下端面通孔;下端凸台与下板通孔及下端面通孔相作用。

进一步,三角形支芯柱的下端设置连接下端,连接下端采用螺柱,下板上设置下板内螺纹孔,弹性夹下端面上设置弹性夹下端面内螺纹孔;螺柱与下板内螺纹孔及弹性夹下端面内螺纹孔相作用。

所述凸台为三角形截面凸台或矩形截面凸台,凸台的高度比上板的厚度大2-4mm。

所述螺柱的高度为下板与弹性夹下端板的厚度和。

三角形或矩形截面凸台能依次穿入上板与下板的通孔、弹性夹的两端面通孔。通孔与凸台的形状与尺寸要紧密配合,确保凸台在通孔内无法随意左右移动。其间亦可设置塑胶垫等垫片来消除配合间隙。

拉头的上板或下板可与弹性夹的端板设计为一体形式或分体形式。

凸台螺柱可与三角形支芯柱设计为一体形式,亦可设计为分体形式。设计为分体形式时,三角形支芯柱内需要设置与螺柱配套的内螺纹孔。

其中,所述三角形支芯柱,可采用金属或硬质塑料制作。其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端部采用圆弧过渡。若其两端设计三角形或矩形截面凸台,两端的凸台高度比拉头上板或下板的厚度大2mm左右。若其一端的凸台设计为螺柱,螺柱高度等于上板或下板与弹性夹端板厚度之和。凸台螺柱可与三角形支芯柱设计为一体形式,亦可设计为分体形式;设计为分体形式时,三角形支芯柱内需要设置与螺柱配套的内螺纹孔。本发明提供的拉头组装好后,三角形支芯柱两端分别与拉头的上板与下板接触,三角形支芯柱一直处于受压状态。

所述上板与下板是对称的,其典型特征在于其上设置三角形或矩形截面通孔;若连接下端为螺柱时,与之配合的通孔需设计为相应规格的内螺纹孔。通孔或内螺纹孔的尺寸根据支芯柱凸台的尺寸设计,应与凸台尺寸配合紧密,且便于支芯柱可以轻松嵌入或拔出拉头的上板与下板,且凸台在通孔内无法随意左右移动,其间亦可设置塑胶垫消除配合间隙。本发明提供的拉头组装好后,拉头的上板与下板的内表面与三角形支芯柱接触,拉头的上板与下板的外表面与弹性夹的两端面的内表面接触,并依靠弹性夹提供的挤压力紧紧贴合在一起。

所述拉片包含两片。拉头正常运行时,两个拉片可组装成一个拉片使用;当需要更换拉头或出现卡布等现象时,将两个拉片拆开,分别连接到拉头的弹性夹的两端面,此时借助手指挤压两拉片,便可轻松从链牙上取下或安上拉头。当然,相同的操作也可轻松取下或安上三角形支芯柱、上板及下板。拉片要保持足够的长度,使得用手指挤压拉片时,确保弹性夹两端面能绕其哑铃型截面的做两端面间距增大的旋转。

所述弹性夹采用弹簧钢制作,采用C型构造。C型构造弹性夹的腰部位置设计成哑铃型。弹性夹的两端的端面均设置三角形或矩形截面通孔或内螺纹孔,通孔或内螺纹孔的尺寸根据支芯柱凸台的尺寸设计,应与凸台尺寸配合紧密,且便于支芯柱凸台可以轻松嵌入或拔出,且凸台在通孔内无法随意左右移动。两端面的内表面分别与拉头的上板、下板接触。即安装拉头时,首先将凸台嵌入拉头上板、下板的通孔或拧入内螺纹孔,然后再将其嵌入弹性夹端面的通孔或拧入其内螺纹孔。C型构造弹性夹的主要作用是为拉头的上板与下板提供一定的压力F,确保拉头在移动时能使得链牙啮合或拉开。提供的压力F的大小依赖于哑铃型截面的最小位置尺寸。当链牙在啮合过程中,出现卡布现象等拉头无法运行的情况时,拉头的上板与下板承受的压力将大于F,此时C型构造弹性夹将会根据实际情况产生一定弹性变形,即拉头的上板与下板间距变大。借助拉片等工具的挤压可将C型构造弹性夹的两端翘起,即进一步增大拉头上板与下板的距离,此时便可轻松取下拉头。撤掉外加作用后,在弹性夹的压力作用下,取下的拉头的上板与下板间距将恢复至其正常运行时的距离。可重新安装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拉头包括三角形支芯柱、上板、下板、拉片、弹性夹。三角形支芯柱横截面为三角形,其两端设计三角形或矩形截面凸台或其一端设计成螺柱,拉头组装好后,其一直受到来自上板与下板的压力。所述上板与下板是对称的,其典型特征在于其上设置三角形或矩形截面通孔或内螺纹孔,通孔的尺寸便于支芯柱可以紧密嵌入或拔出拉头的上板与下板。所述拉片典型特征为包含可拆装的两片。所述弹性夹采用C型构造,其腰部位置设计成哑铃型,其两端的端面均设置三角形或矩形截面通孔,或其一端设计成内螺纹孔,通孔或螺纹孔的尺寸应与凸台尺寸配合紧密,且便于支芯柱凸台可以紧密嵌入或拔出。弹性夹两端面的内表面分别与拉头的上板、下板接触。弹性夹的主要作用是为拉头的上板与下板提供一定的压力,提供压力的大小依赖于哑铃型截面的最小位置尺寸。本发明提供的拉头易于从拉链的链牙上取下或装上。遇到卡布等现象时,拉头会产生弹性变形,而不会产生残余变形,经过简单操作即可把拉头拆下,且可重新安好并重复使用,避免了普通拉头不好拆卸、安装且因产生残余变形而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拉头简单易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芯柱凸台两端为三角形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芯柱凸台一端为螺柱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拉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夹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指代的技术特征为:

1、三角形支芯柱,2、凸台,2a、下端凸台,3、上板, 4、下板,5、上板通孔,5a、下板通孔,6、弹性夹,7、哑铃型截面,8、上拉片,8a、上拉片环,9、下拉片,9a、下拉片环,10、弹性夹上端面,11、弹性夹下端面,12、上端面通孔,12a、下端面通孔,13、螺柱,14、下板内螺纹孔,15、弹性夹下端面内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芯柱凸台两端为三角形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芯柱凸台一端为螺柱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拉片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夹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夹式分体拉头,包括:三角形支芯柱、上板、下板、拉片、弹性夹。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2中,组装本发明所述一种夹式分体拉头时,首先将三角形支芯柱1的凸台2的两端分别嵌入上板3与下板4的上板通孔5和下板通孔5a。然后将上拉片8安装至弹性夹上端面10上,将下拉片9安装至弹性夹下端面11上,用手指挤压上拉片8与下拉片9,使得弹性夹上端面10、弹性夹下端面11绕其哑铃型截面7旋转,此时弹性夹上端面10与弹性夹下端面11的间距增大,此时弹性夹6处于图5(c)所示状态。将组装好的三角形支芯柱1与上板3、下板4放置到弹性夹上端面10与弹性夹下端面11之间,使得三角形支芯柱1的凸台2对准弹性夹上端面10的上端面通孔12,下端凸台2a对准弹性夹下端面11的下端面通孔12a,松开上拉片8与下拉片9,此时在弹性夹6的挤压力作用下,凸台2嵌入弹性夹上端面10,下端凸台2a嵌入弹性夹下端面11的下端面通孔12a,弹性夹上端面10、弹性夹下端面11、上板3、下板4与三角形芯柱1层层叠合并固定在一起,构成一个如图1所示拉头。

实施例2

图3中,组装本发明所述一种夹式分体拉头(如图1所示)时,用手指挤压上拉片8与下拉片9,使得弹性夹上端面10、弹性夹下端面11绕其哑铃型截面7旋转,此时弹性夹上端面10与弹性夹下端面11的间距增大,此时弹性夹6处于图5(f)所示状态。首先将三角形支芯柱1的螺柱13依次拧入下板4的内螺纹14和弹性夹下端面内螺纹孔15。拧紧螺柱13时注意调整三角形支芯柱1的方向确保拉头可正常运行。然后将上板3的上板通孔5与三角形支芯柱1的凸台2对齐并嵌入,此时卸除施加在上拉片8与下拉片9之间的挤压力,三角形支芯柱1的凸台2将嵌入弹性夹上端面10的上端面通孔12内,构成一个如图1所示拉头。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夹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在拉头没有组装之前,弹性夹6的状态如图5(a)和图5(d)所示;拉头组装好后正常工作时弹性夹6的状态如图5(b)和图5(e)所示;拆装拉头时弹性夹6的状态如图5( c)和图5(f)所示。

安装拉头时,首先将凸台嵌入拉头上板、下板的通孔或拧入内螺纹孔,然后再将其嵌入弹性夹端面的通孔或拧入其内螺纹孔。C型构造弹性夹的主要作用是为拉头的上板与下板提供一定的压力F,确保拉头在移动时能使得链牙啮合或拉开。提供的压力F的大小依赖于哑铃型截面的最小位置尺寸。当链牙在啮合过程中,出现卡布现象等拉头无法运行的情况时,拉头的上板与下板承受的压力将大于F,此时C型构造弹性夹将会根据实际情况产生一定弹性变形,即拉头的上板与下板间距变大。借助拉片等工具的挤压可将C型构造弹性夹的两端翘起,即进一步增大拉头上板与下板的距离,此时便可轻松取下拉头。撤掉外加作用后,在弹性夹的压力作用下,取下的拉头的上板与下板间距将恢复至其正常运行时的距离。可重新安装继续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