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式连体泳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159发布日期:2018-10-19 21:01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筒式连体泳衣,属于游泳服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游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广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经常出没在沙滩和水上乐园等水深处,泳衣是一种人们在这种场合会选择的衣服,穿泳衣者中女性偏多,女式连体泳衣具有能展现女性身体曲线美,可以减少阻力等特点,深受广大女性游泳爱好者喜爱,但是现有的连体泳衣缺乏塑身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筒式连体泳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筒式连体泳衣,包括泳衣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泳衣本体包括前片、后片和两个肩带,所述前片和后片无缝缝合,所述前片的上部中间设有鸡心领口,两个所述肩带的上端分别与鸡心领口的左右两侧通过缝纫线缝合,且其下端与后片的上端通过缝纫线缝合,所述后片与肩带的高度之和等于前片的高度,所述前片的中部对应人体腰腹部处设有收缩机构,所述收缩机构包括环圈和两个收紧带,所述收紧带的内侧上下两端均缝制有弹性带,所述泳衣本体设置为三层结构,从内往外依次为内层、防晒层和印花层,所述内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和纬线均由锦纶和氨纶混纺而成,所述肩带与前片的缝合处内侧设有硅胶垫,所述肩带上设有若干微孔。

作为优选:所述环圈位于前片的中间,两个所述收紧带沿环圈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收紧带的外侧分别与前片的两侧边缝合,且其内侧均设有环套,所述环圈的两侧设置在环套内。

作为优选:所述环圈为椭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与防晒层通过纱线紧密缝合在一起,所述防晒层由抗紫外线纤维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垫的厚度为2~6mm,且其宽度等于肩带的宽度,所述硅胶垫上设有若干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带的宽度等于收紧带宽度的1/4~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穿着舒适,通过在胸部下方设置收缩机构,使得腰腹部能形成紧束区域,使腰部曲线更加纤细、完美,而且胸部形成隆凸区域,使得胸部得到上提,防止胸部下垂,还能使胸部向内更集中,更挺拔,有效改善胸部型态;通过设置硅胶垫和微孔,硅胶垫能避免缝合线对人体造成不舒适的感觉,而且增大肩带与人体的空隙,透气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式连体泳衣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式连体泳衣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式连体泳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泳衣本体;11、后片;12、前片;13、肩带;2、微孔;3、硅胶垫;4、鸡心领口;5、收缩机构;51、环圈;52、收紧带;6、弹性带;7、内层;8、防晒层;9、印花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式连体泳衣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筒式连体泳衣,包括泳衣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泳衣本体1包括前片12、后片11和两个肩带13,所述前片12和后片11无缝缝合,所述前片12的上部中间设有鸡心领口4,两个所述肩带13的上端分别与鸡心领口4的左右两侧通过缝纫线缝合,且其下端与后片11的上端通过缝纫线缝合,所述后片11与肩带13的高度之和等于前片12的高度,所述前片12的中部对应人体腰腹部处设有收缩机构5,所述收缩机构5包括环圈51和两个收紧带52,所述收紧带52的内侧上下两端均缝制有弹性带6,所述泳衣本体1设置为三层结构,从内往外依次为内层7、防晒层8和印花层9,所述内层7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和纬线均由锦纶和氨纶混纺而成,所述肩带13与前片12的缝合处内侧设有硅胶垫3,所述肩带13上设有若干微孔2;所述环圈51位于前片12的中间,两个所述收紧带52沿环圈51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两个所述收紧带52的外侧分别与前片12的两侧边缝合,且其内侧均设有环套,所述环圈51的两侧设置在环套内;所述环圈51为椭圆形;所述内层7与防晒层8通过纱线紧密缝合在一起,所述防晒层8由抗紫外线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硅胶垫3的厚度为2~6mm,且其宽度等于肩带13的宽度,所述硅胶垫3上设有若干气孔;所述弹性带6的宽度等于收紧带52宽度的1/4~1/3。

本实用新型穿着舒适,通过在胸部下方设置收缩机构5,使得腰腹部能形成紧束区域,使腰部曲线更加纤细、完美,而且胸部形成隆凸区域,使得胸部得到上提,防止胸部下垂,还能使胸部向内更集中,更挺拔,有效改善胸部型态;通过设置硅胶垫3和微孔2,硅胶垫3能避免缝合线对人体造成不舒适的感觉,而且增大肩带13与人体的空隙,透气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