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马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128发布日期:2018-10-19 21:0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羽绒马甲,属于马甲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马甲是一种无袖且较短的上衣,众所周知,马甲在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马甲不仅简单美观,而且身体的前胸和后背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体弱病多的人群来说,必须好好的保持人体的温度,才能使身体更健康,它可以穿在外衣之内,也可以穿在内衣外面,但是现有的马甲保暖性能较差,外界冷风易入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羽绒马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羽绒马甲,包括马甲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马甲本体设置为三层结构,从外往内依次为表层、羽绒层和里层,所述里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由碳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混纺而成,纬线由负离子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马甲本体的袖口处设有短绒毛层,所述马甲本体包括前片、后片、衣领和两个侧片,所述侧片的两端通过缝纫线分别与前片和后片缝合,所述前片的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口袋,且其中部右侧设有第二口袋,所述第一口袋的开口处设有第一闭尾拉链,所述第二口袋的开口处设有第二闭尾拉链,所述衣领设置在前片和后片的上方中间,且其包括外领和内领,所述内领的高度大于外领的高度,所述前片和外领的中间设有开尾拉链,所述前片和后片的下端均设有若干弹性段,所述后片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正面设有母扣,所述前片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若干子扣,所述母扣和子扣配合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闭尾拉链竖向布置,所述第二闭尾拉链横向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前片的中下部设有防污层。

作为优选:所述侧片的外表面设有反光层。

作为优选:所述开尾拉链的外侧设有防风条。

作为优选:所述内领的两端通过按扣或纽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段和弹性带,能根据实际需要缩小马甲底端的周长,使之更加贴紧人体,配合羽绒层,保暖效果更加显著,避免寒风侵入,保护人体健康,而且设置内领,既能增加颈部的保暖,又能在拉开尾拉链时避免开尾拉链对人体颈部的伤害,提高安全性;通过在袖口处设置短绒毛层,能增加保暖性和柔软性,减小与手臂或其他衣物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污层,能起到保护前片不被弄脏的功能,具有很好的防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马甲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马甲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马甲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衣领;101、外领;102、内领;2、前片;3、开尾拉链;4、短绒毛层;5、第二闭尾拉链;6、第二口袋;7、第一闭尾拉链;8、第一口袋;9、侧片;10、弹性段;11、子扣;12、弹性带;13、母扣;14、后片;15、表层;16、羽绒层;17、里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马甲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羽绒马甲,包括马甲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马甲本体设置为三层结构,从外往内依次为表层15、羽绒层16和里层17,所述里层17由经线和纬线相互编织而成,经线由碳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混纺而成,纬线由负离子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马甲本体的袖口处设有短绒毛层4,所述马甲本体包括前片2、后片14、衣领1和两个侧片9,所述侧片9的两端通过缝纫线分别与前片2和后片14缝合,所述前片2的下部两侧均设有第一口袋8,且其中部右侧设有第二口袋6,所述第一口袋8的开口处设有第一闭尾拉链7,所述第二口袋6的开口处设有第二闭尾拉链5,所述衣领1设置在前片2和后片14的上方中间,且其包括外领101和内领102,所述内领102的高度大于外领101的高度,所述前片2和外领101的中间设有开尾拉链3,所述前片2和后片14的下端均设有若干弹性段10,所述后片14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弹性带12,所述弹性带12的正面设有母扣13,所述前片2的下端两侧均设有若干子扣11,所述母扣13和子扣11配合使用;所述第一闭尾拉链7竖向布置,所述第二闭尾拉链5横向布置;所述前片2的中下部设有防污层;所述侧片9的外表面设有反光层;所述开尾拉链3的外侧设有防风条;所述内领102的两端通过按扣或纽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段10和弹性带12,能根据实际需要缩小马甲底端的周长,使之更加贴紧人体,配合羽绒层16,保暖效果更加显著,避免寒风侵入,保护人体健康,而且设置内领102,既能增加颈部的保暖,又能在拉开尾拉链3时避免开尾拉链3对人体颈部的伤害,提高安全性;通过在袖口处设置短绒毛层4,能增加保暖性和柔软性,减小与手臂或其他衣物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污层,能起到保护前片2不被弄脏的功能,具有很好的防污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