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士涤纶短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2896发布日期:2018-11-23 18:3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士涤纶短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女士涤纶短袖。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都市现代女性追求流行时尚。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短袖整体设计过于单一,太过于平面化。现有的短袖穿着舒适度较差,在洗后容易出现皱褶的情况,而且夏季的短袖的透气性较差,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舒适度高,抗皱褶性能强,透气性强的女士涤纶短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女士涤纶短袖,包括衣身、衣袖及衣领,所述衣身包括基面层、透气层及外表层,透气层上设有若干透气孔,基面层和外表层跟透气层机织连接,基面层和外表层均由若干第一涤纶线和第二涤纶线相互交织构成,第一涤纶线和第二涤纶线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涤纶线包括三根内单丝及两根外单丝,三根内单丝呈三角状排布连接,两根外单丝分别为第一外单丝及第二外单丝,第一外单丝呈螺旋状缠绕于三根内单丝外,第二外单丝呈螺旋状缠绕于第一外单丝外,第二外单丝和第一外单丝的螺旋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面层和外表层分别在透气层的两端面进行机织,在保证衣身的布料强度的同时,提高了衣身的透气性能。

基面层和外表层的成型结构相同,第一涤纶线和第二涤纶线的结构构造能达到提高了衣身的耐磨、抗扭能力,进而当本短袖洗后或者被折叠、揉搓后能快速恢复其本样,增强了抗皱褶的能力。而且第一涤纶线和第二涤纶线在交织过程中会构成间隙,该间隙相当于透气孔,增强了衣身的透气性,衣袖和衣身结构相同。

内单丝可以由若干纳米纤维丝捆绑组合构成,增强其本身的韧性,将三根内单丝呈三角状排布,利用三角结构最稳定的原理设置,提高第一涤纶线的韧性及结构强度。两根外单丝对三根内单丝进行包覆,而且两根外单丝之间的螺旋缠绕方式相反,提高了第一涤纶线的结构稳定性,杜绝出现松散的情况。在第一涤纶线和第二涤纶的增强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弹性,在和人皮肤接触时,对皮肤的刺激性小,增强了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领由若干布条及蕾丝片组合构成,相邻两根布条之间通过若干粗线连接,粗线呈网状设置,衣领后背设有开口,开口两侧包裹有条形部,两条形部通过钮扣开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条和蕾丝片再加上网格的配合设置,使得衣领具有极强的个性,增加了美观度。条线部的设置提高了钮扣的装配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衣身的胸前位置上设有三组防皱条,防皱条由衣身布料折叠后沿折痕处缝纫制成,三组防皱条当中置于中间组的防皱条数量大于另外两组的防皱条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考虑到女人的特殊构造,在穿衣时会将胸前布料撑起,故而在衣身的胸前设置防皱条,保证当衣身不容易皱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涤纶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衣身1、衣袖及衣领3,衣身1包括基面层11、透气层12及外表层13,透气层12上设有若干透气孔120,基面层11和外表层13跟透气层12机织连接,基面层11和外表层13均由若干第一涤纶线1a和第二涤纶线1b相互交织构成,第一涤纶线1a和第二涤纶线1b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涤纶线1a包括三根内单丝51及两根外单丝,三根内单丝51呈三角状排布连接,两根外单丝分别为第一外单丝52及第二外单丝53,第一外单丝52呈螺旋状缠绕于三根内单丝51外,第二外单丝53呈螺旋状缠绕于第一外单丝52外,第二外单丝53和第一外单丝52的螺旋方向相反。

基面层11和外表层13分别在透气层12的两端面进行机织,在保证衣身1的布料强度的同时,提高了衣身1的透气性能。

基面层11和外表层13的成型结构相同,第一涤纶线1a和第二涤纶线1b的结构构造能达到提高了衣身1的耐磨、抗扭能力,进而当本短袖洗后或者被折叠、揉搓后能快速恢复其本样,增强了抗皱褶的能力。

内单丝51可以由若干纳米纤维丝捆绑组合构成,增强其本身的韧性,将三根内单丝51呈三角状排布,利用三角结构最稳定的原理设置,提高第一涤纶线1a的韧性及结构强度。两根外单丝对三根内单丝51进行包覆,而且两根外单丝之间的螺旋缠绕方式相反,提高了第一涤纶线1a的结构稳定性,杜绝出现松散的情况。在第一涤纶线1a和第二涤纶的增强自身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弹性,在和人皮肤接触时,对皮肤的刺激性小,增强了舒适度。

衣领3由若干布条31及蕾丝片32组合构成,相邻两根布条31之间通过若干粗线连接,粗线呈网状设置,衣领3后背设有开口30,开口30两侧包裹有条形部3a,两条形部3a通过钮扣开合。

布条31和蕾丝片32再加上网格的配合设置,使得衣领3具有极强的个性,增加了美观度。条线部的设置提高了钮扣的装配稳定性。

衣身1的胸前位置上设有三组防皱条,防皱条由衣身1布料折叠后沿折痕处缝纫制成,三组防皱条当中置于中间组的防皱条数量大于另外两组的防皱条数量。

考虑到女人的特殊构造,在穿衣时会将胸前布料撑起,故而在衣身1的胸前设置防皱条,保证当衣身1不容易皱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