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脑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4906发布日期:2018-12-21 19:1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电脑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脑包。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包一般包括外包体和设置在外包体内的内胆包。携带时,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内胆包内,内胆包放置在外包体内,从而对笔记本电脑进行保护。常规设计的内胆包缝合于外包体的内侧壁面,当外包体受到外界碰撞时,可以很容易的传导至内胆包,受力过大时,会导致内胆包内的电脑损坏;

传统设计的充电组件设置于外包体的侧壁上,充电电源增加了包体的厚度,极大的影响了电脑包的使用,储存空间小,且充电电源在内部与电脑的接触距离很小,当受到外界的碰撞时,充电电源与电脑会进行磕碰,导致相互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脑包,其能实现对内包体内的电脑缓冲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电脑包,包括外包体和设置在外包体内的内胆包;所述内胆包与外包体之间设置有使内胆包悬空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机构支撑内胆包在内胆包下方与外包体的底部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充电电源与电源线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源线组件一端与所述充电电源电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外包体的连接器组件,电源线组件将电源线经连接器组件伸出或者缩回。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为内胆包的两侧面与外包体内壁面连接的拉链连接结构;或者所述支撑结构为将内胆包外侧面与外包体的内壁面车缝连接的车缝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包悬设于所述外胆包的中部,内胆包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内胆包的弹性支撑件和/或所述内胆包与外胆包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和/或所述外胆包的底面设置有弹性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电源线伸缩固定口,所述电源线组件的电源线经所述电源线伸缩固定口伸出,当电源线组件的电源线缩回时,所述电源线伸缩固定口将电源线一端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壳体旋合连接,封闭或打开电源线伸缩固定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组件包括绕线器和电源线,所述绕线器固定于所述绕线器固定结构,所述绕线器固定结构连接固定于所述外包体的底部,所述充电电源通过电源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包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器固定结构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安装板的卡槽,所述绕线器底部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安装固定件,所述安装固定件和卡槽将所述绕线器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器包括绕线器壳体、设置在绕线器壳体内的绕线结构、平面涡旋簧和卷绕在绕线结构上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绕设于所述绕线机构,绕线器壳体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电源线一端伸入所述绕线器外壳的第一缺口,绕设于绕线结构,经绕线器外壳的第二缺口伸出,当电源线被拉出,绕线机构带动平面涡旋簧正向旋转,当牵引力消失时,所述平面涡旋簧反向旋转绕线机构复位,电源线缩回。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按键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绕线结构,当所述按键按下时,所述按键的一部分与所述限位件脱离,绕线机构自由运动,当所述按键升起时,所述按键的一部分与所述限位件抵触,停止绕线机构旋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连接带和照明配件,所述连接带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外包体或背带固定连接,所述自由端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照明配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向所述照明配件供电,所述连接座和所述连接器组件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电连接机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通过设置悬空的内胆包,使得该内胆包前后都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使得在遭遇撞击的时候减轻一定的冲击力;并且通过在悬空内胆包下部设置充电电源和绕线器使得该多功能包的空间利用更为的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的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包体;2、内胆包;21、支撑结构;3、充电电源;4、绕线器;41、凹槽;42、按键;43、第一缺口;44、绕线器壳体;5、连接器组件;51、壳体;52、保护盖;53、密封圈;54、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5、显示灯;6、电源线;7、连接带;71、连接座;8、照明配件;81、灯体;82、可调光开关;83、配件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可以是手提电脑包、双肩背包、单肩背包或者锥形的公文包等等,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于手提电脑包进行详尽的说明,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思路得到的双肩背包、单肩背包以及锥形公文包也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电脑包,包括外包体1和设置在外包体1内的内胆包2;所述内胆包2与外包体1之间设置有使内胆包2悬空的支撑结构21,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结构21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内胆包2与外包体1两侧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及与外包体1的底部存在一定的间隔,比较优选的是将内胆包2设置在外包体1内的正中间,这样设置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优点:第一,当该电脑包在遭到物体撞击的时候,使得内胆包2的前后面均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并且一般外包体1的材料也是比较抗压的材料,这样使得当存在有冲击力冲击到该包体上的时候,内胆包2前后的缓冲空间可以卸掉一部分冲击力,从而对内胆包2内的电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二,当该电脑包放置的时候,由于内胆包2设置于正中间,故而受力比较平衡,在放置的时候可以直立放置,不会将所有的重量加到电脑的一个侧边或者一个角;并且由于支撑结构21的存在使得,对内胆包2存在一个向上提拉的力,从而使得电脑接触到底边的力也就会减少,以实现对电脑的保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21为内胆包2两侧与外包体1之间的拉链连接结构;或者所述支撑结构21为将内胆包2侧面与外包体1缝纫连接的缝纫连接结构;或者还可以是内胆包2与外包体1的顶部之间通过拉链连接结构固定,这些支撑结构21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得内胆包2悬空;第三,电源线组件和充电电源3设置于悬空的内胆包2与外包体1的底部之间的空腔,有效利用了多余空间,不占用储物空间,提高储物空间的使用效率;第四、还能够有效减少包体的厚度,现有方案是充电电源3+电脑的厚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电脑包仅满足电脑的厚度即可。

所述外包体1内底部设置有充电电源3和绕线器4,所述充电电源3和绕线器4均位于内胆包2的正下方,一电源线6绕设于绕线器4上,该电源线6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这里所说的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也即是电源线的两个接头,所述第二接线端用于与充电电源3相接;现有的电脑包一般都没有内置的充电电源以及绕线器,即使有其位置设置也并不十分合理,不合理的设置造成的是对空间的浪费,在电脑包有限的空间中,如果存在有不合理的空间设置,这样会使得其电脑包显得较为的拥挤,从而缩小了内胆包2与其他结构接触的距离,从而还是会对该内胆包2内的电脑造成一定的碰撞损伤,并且由于充电电源3处于外包体1的内部,对电脑的接触损伤比外部的接触损伤会更为的严重。由于在先有内胆包2的悬空设计,这样在进行空间利用的时候,内胆包2的下部空间也就变得不容易利用,会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但在本实施例中,将绕线器4和充电电源3设置于外包体1的底部,也即是内胆包2的正下方,这样使得这一部分空间也比较合理的利用了起来,并且更为优选的设计是,让充电电源3的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绕线器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同,这样当内胆包2与底部接触的时候也不会存在有倾斜的情况,因为如果充电电源3与绕线器4存在有高度不一致的情况,在竖直放置的时候,会存在有力的偏移,使得水平方向上左右两边不平衡;如果高度差过大,则偏移的幅度也会过大,从而无法竖直放置,则没有办法达到比较优异的功能;故而在进行高度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充电电源3与绕线器4的高度设计为一致;更为优选地,还可以在充电电源3和绕线器4上设置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为圆弧形凹槽,这样的圆弧形凹槽与内胆包2的底部契合;在具体设置的时候还可以设置在内胆包2的底部;

这样当竖直放置的时候,由于上有支撑结构21稳定内胆包2,下有支撑座来支撑内胆包2的底部,从而使得整体放置更加稳定;特别是对于商务人员来说,当外出沟通的时候,经常会找不到合适的放包的地方去倚靠,有时候不得不将其靠在椅子上,而由于椅子上面会比较光滑,从而使得电脑包容易向一边滑动,这样也使得电脑存在潜在的损伤的可能,当其滑落下椅子的时候,会损伤电脑;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则可以不用考虑找地方放包,只需要专注于工作即可,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出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除了上述的结构外,所述外包体1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器组件5,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器组件5包括壳体51和保护盖52,所述保护盖52包括盖体和设置于盖体四周的密封圈53,所述盖体与密封圈53一体成型。所述壳体51上设置供第一接线端伸出的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4和容置第一接线端的第一腔体,所述电源线组件的电源线经所述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4伸出,当电源线组件的电源线缩回时,所述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4将电源线一端固定。所述保护盖52与壳体51可转动连接使得该第一腔体以形成密闭空间或者开放空间,这里的可转动连接可以是枢接或者其他的连接方式。所述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4依次设置于壳体51上。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一个感应部件以感应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4内是否存在有电源线,如果感应到电源线则控制显示灯55进行显示。

设置连接器组件5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用户在不使用电源线的时候,将电源线回收以对电源线的端位进行保护,因为如果电源线的充电头如果长期处于外部,则有可能出现外力撕扯的情况,当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则会对其内的结构也造成一定的损伤,这样使得该多功能包的充电结构较为的脆弱,而通过设置连接器组件5,不仅可以防止充电结构不容易收到损伤,还可以使得其在下雨的时候,保护其不受到外界湿气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电器类产品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器4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直接将绕线器4固定在外包体1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其通过安装板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外包体1上,具体的,所述绕线器4的上设置有凹槽41,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用于插入供绕线器4的凹槽41内以使得绕线器4与安装板固定。绕线器4的选择可以是束线形式或者也可以是采用微型电机的形式来对电源线进行操作。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物理结构来实现收线以及放线。如图4所示,所述绕线器固定结构包括安装板和设置于安装板的卡槽,所述绕线器底部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安装固定件,所述安装固定件和卡槽将所述绕线器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板。该暗转固定件为凹槽41,该凹槽41用于与卡槽相互配合固定。

所述绕线器4包括绕线器壳体44、设置在绕线器壳体44内的绕线结构、平面涡旋簧和卷绕在绕线结构上的电源线6,所述电源线6绕设于所述绕线机构,绕线器壳体44设置有第一缺口43和第二缺口,所述电源线6一端伸入所述绕线器外壳44的第一缺口,绕设于绕线结构,经绕线器外壳44的第二缺口伸出,当电源线6被拉出,绕线机构带动平面涡旋簧正向旋转,当牵引力消失时,所述平面涡旋簧反向旋转绕线机构复位,电源线缩回。

绕线器壳体44分为上盖和下盖,上盖与下盖之间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绕线器壳体44的下盖上设置有立柱,将平面涡旋簧安装在绕线结构内,然后将绕线结构及平面涡旋簧插入下盖内,同时要将平面涡旋簧的一端卡在下盖立柱上,立柱上设置有小卡槽,这个小卡槽为三角凸点,设置这个小卡槽的目的是为方便绕线结构的拿取,小卡槽也能够防止平面涡旋簧将绕线结构部分弹出。

该绕线器4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按键42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绕线结构,当所述按键42按下时,所述按键42的一部分与所述限位件脱离,绕线机构自由运动,当所述按键升起时,所述按键42的一部分与所述限位件抵触,停止绕线机构旋转。通过设置于外包体1的按键4可以方便的控制绕线器4的运动,拉出或者缩回充电线,便捷使用。由于在立柱内设置有弹簧,故而当松开按键42的时候由于弹簧回复力作用,使得按键42可以回到原位。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夜间照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设置于该多功能电脑包上的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连接带7和照明配件8,所述连接带7的一端与外包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7的另一端形成自由端,另一端与外包体1或电脑包的背带固定连接,所述自由端设置有连接座71,所述照明配件8设置于所述连接座71,所述连接座71向所述照明配件8供电,所述连接座71和所述连接器组件5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电连接机构。电连接机构可以设计为插针和插槽,设置于连接器组件5的插针或插槽与充电电源电连接,由充电电源充电。具体的,所述连接座71上设有卡扣和卡扣拆卸按键,所述照明配件8包括灯体81、设置在灯体81前端带有LED光源的灯头和设置在灯体81后端的配件连接座83,所述配件连接座83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座71上设有USB插头,所述配件连接座83上设有与所述USB插头配对的USB插槽;所述连接带7内预埋有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二电源线的一端与USB插头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另一端引入外包体1内,从而与充电电源3连接。当其为双肩包或者单肩包的时候,可以将电源线预埋在双肩包或者单肩包的包带内,然后导入外包体1的内侧以实现电连接。

所述灯体81上设置有可调光开关82,所述灯体81内设置有电池。通过设置照明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为的广泛与方便,当处于夜间需要照明的时候,不需要用户再从口袋中掏出手机来开启手电筒模式,而是通过直接开启可调光开关82即可实现照明,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

当用户手提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多功能电脑包的时候,其在放置电脑包会更加的方便,用户只需要直接找相应的平面(比如桌面)放置上去即可;当受到外来的力的时候,由于内胆包2前面具有缓冲空间,使得其对冲击力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减轻外来力对内胆包2内的电脑的冲击。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电脑包具有充电功能,并且在外包体1的一侧开设有相应的电源线伸缩固定口54,使得包体内的电源线可以伸出来,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供电。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