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滑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196发布日期:2018-10-26 18:5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防滑鞋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制鞋技术领域,鞋底的防滑性是很多生产厂家一直着力解决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鞋底的防滑技术层出不穷。

如授权公告号CN 102349728B,名称为“防滑鞋底及具有该鞋底的鞋”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一种防滑鞋底,其外底包括基底、防滑颗粒,所述基底的材料为防滑的热塑性材料,所述防滑颗粒的上部嵌入所述基底下表面固定,下部露出基底构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突起,所述防滑颗粒散布于所述基底下表面,所述防滑颗粒的上部嵌入所述基底下表面固定是指所述基底成型后所述防滑颗粒热压到基底上,所述热塑性材料为橡胶材料,所述防滑颗粒的上部嵌入所述基底下表面固定是在橡胶基底的硫化时热压到基底上,所述基底下表面排布有定位坑,所述防滑颗粒具有与所述定位坑适配的大小和形状,所述防滑颗粒填充在定位坑内,防滑颗粒上部嵌入基底,防滑颗粒下部露出定位坑构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突起。

上述的这类鞋底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滑效果,但是这类鞋底各部位的防滑性能差别不大,没有充分考虑足部各部位运动时的防滑需求。而且在足部运动过程中,鞋底的后跟部通常磨损较为严重,处于后跟部的防滑颗粒磨损较快,从而影响了整个鞋底的平衡性和穿着舒适性。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效果、穿着舒适的新型防滑鞋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脚前掌的部位为前掌部,鞋底本体对应脚后跟的部位为后跟部,鞋底本体对应足弓的部位为后跟部,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侧,鞋底本体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侧,在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设置多个防滑块,所述前掌部具有第一支撑区和第一防滑区,所述后跟部具有第二支撑区和第二防滑区,第一支撑区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第二支撑区沿着所述后跟部的周沿设置,所述防滑块具有与所述鞋底本体的表面连接的连接面、对应地面设置的支撑面以及设置形成在连接面与支撑面之间的挡墙面,支撑面具有与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衔接的衔接部和朝远离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延伸的延伸部,多个所述防滑块包括布设在第一防滑区的第一组防滑块、布设在第二防滑区的第二组防滑块以及布设在所述足弓部的第三组防滑块,第一组防滑块中的所述防滑块的延伸部设置在衔接部的前侧,第二组防滑块中的所述防滑块的延伸部设置在衔接部的后侧,第三组防滑块中的所述防滑块的延伸部设置衔接部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组防滑块与所述第三组防滑块之间设有用于进行过渡转向的第四组防滑块,所述第二组防滑块与所述第三组防滑块之间设有用于进行过渡转向的第四组防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区中设有用于辅助鞋底转向的弧形导向槽,弧形导向槽的凹口朝向所述鞋底本体的内侧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跟部的后侧的下表面形成向上延伸的翘曲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滑块与所述鞋底本体的下表面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相邻所述防滑块部分区域叠设在一起。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根据鞋底的运动特点设计防滑块的位置和朝向,第一组防滑块能够防止鞋底本体向前打滑,同时在提起鞋底时,第一组防滑块不易嵌入地面(尤其是泥地、沙地等),能够更加顺畅从地面中提起,第二组防滑块能够防止鞋底向后打滑,保证了鞋底平稳落地,而第三组防护块能够防止鞋底本体向外侧打滑,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具有防滑效果好、落地稳定、起步顺畅、穿着舒适的优点。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相邻防滑块部分堆叠在一起,所有防滑块排布成类似于鳞片结构,具有造型新颖,防滑块整体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鞋底本体 11-前掌部

111-第一防滑区 112-第一支撑区

12-后跟部 121-第二防滑区

122-第二支撑区 13-足弓部

14-下表面 15-内侧

16-外侧 20-第一组防滑块

30-第二组防滑块 40-第三组防滑块

50-第四组防滑块 60-第五组防滑块

70-防滑块 71-连接面

72-支撑面 73-挡墙面

74-衔接部 75-延伸部

80-弧形导向槽 90-翘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型防滑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1可以采用现有鞋底的材质,例如采用EVA和橡胶层复合结构,鞋底本体1对应脚前掌的部位为前掌部11,鞋底本体1对应脚后跟的部位为后跟部12,鞋底本体1对应足弓的部位为足弓部13,足弓部13设置在前掌部11与后跟部12之间,鞋底本体1对应脚背内侧的一侧为内侧15,鞋底本体1对应脚背外侧的一侧为外侧16,在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多个防滑块7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掌部11具有第一支撑区112和第一防滑区111,所述后跟部12具有第二支撑区122和第二防滑区121,第一支撑区112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1的内侧15,第二支撑区122沿着所述后跟部12的周沿设置,在第一支撑区112和第二支撑区122中均不设置防滑块,以增强整个鞋底的耐磨性能。所述防滑块70具有与所述鞋底本体1的表面连接的连接面71、对应地面设置的支撑面72以及设置形成在连接面71与支撑面72之间的挡墙面73,挡墙面73用于防止鞋底本体1打滑。支撑面72具有与所述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14衔接的衔接部74和朝远离所述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延伸的延伸部75。优选地,所述防滑块70与所述鞋底本体1的下表面14一体成型。优选地,相邻所述防滑块70部分区域叠设在一起,在实施例中,一个防滑块70设置延伸部75的一端与相邻的另一个防滑块70设置衔接部74的一端上下叠设在一起,相邻防滑块70紧邻设置,所有防滑块70布设呈类似于龙鳞结构,相邻防滑块70互相牵制,提升了整个防滑块70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所述防滑块包括布设在第一防滑区111的第一组防滑块20、布设在第二防滑区121的第二组防滑块30以及布设在所述足弓部13的第三组防滑块40,第一组防滑块20中的所述防滑块70的延伸部75设置在衔接部74的前侧,第二组防滑块30中的所述防滑块70的延伸部75设置在衔接部74的后侧,第三组防滑块40中的所述防滑块70的延伸部75设置衔接部74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组防滑块20与所述第三组防滑块40之间设有用于进行过渡转向的第四组防滑块50,第四组防滑块50中的防滑块70的朝向(延伸部75的朝向)从朝向外侧逐渐向朝向前侧过渡。所述第二组防滑块30与所述第三组防滑块40之间设有用于进行过渡转向的第四组防滑块60。第四组防滑块60的朝向(延伸部75的朝向)从朝向外侧逐渐向朝向后侧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区112中设有用于辅助鞋底转向的弧形导向槽80,弧形导向槽80的凹口朝向所述鞋底本体1的内侧设置。在实施例中,导向槽80为两道,用于使得鞋底能够更加顺畅地转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跟部12的后侧的下表面形成向上延伸的翘曲部90,该翘曲部90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延伸形成相对地面倾斜的斜面,在鞋底本体1接触地面时,翘曲部90不接触地面,翘曲部90的设置,可以使得鞋底向上抬起时,粘附在鞋底上的雨水向外侧甩出,减小雨水向上甩起而打湿裤子。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