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证件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086发布日期:2018-11-30 19:27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证件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证件卡的连接装置,具体讲是一种证件扣。



背景技术:

通常的证件卡主要用来存放各种工作证件或身份证明,公司员工佩戴证件卡,能凸显企业形象,同时也起到保护证件的作用。证件扣是用于连接证件卡与绳子,一般的证件卡上都设有挂孔,证件扣一端与挂孔连接,证件扣的另一端与挂绳连接。如中国专利CN 203353814 U公开的证件扣,其上端用于连接和固定挂绳,下端与证件卡的挂孔连接,但其下端的连接块与本体的扣合方式不稳定,仅通过定位柱与环形凸块插接的摩擦力来实现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损会使卡扣不牢固,使连接的稳定性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性列好的证件扣。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证件扣,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连接挂绳的连接机构,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本体另一端端面设有可翻折的连接块,所述翻折后的连接块与凹槽连接,所述凹槽上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定位柱的上端连接,第一限位块与定位柱形成倒扣,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定位孔,连接块与凹槽连接后,定位孔与倒扣扣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插接的方式再加上第一限位块的配合,第一限位块与定位柱形成一个倒钩来扣住连接块,使连接块与本体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使得证件扣与证件卡的挂接更加牢固,整体的结构也较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的自由端设有折弯,折弯为连接块与凹槽分离时的提供着力点,便于分开定位柱与定位孔。

作为优选,第一限位块下端面的面积大于定位柱上端面的面积,第一限位块的下端面抵合在连接块远离凹槽一端的端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上端面为球面;这样的球面设置,使得第一限位块的上端面对定位孔有一个引导的作用,便于定位柱与定位孔的插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柱的外壁上设有在连接块盖合在凹槽上时对连接块下限位的第二限位块;则连接块盖合在凹槽上时,连接块不易被继续往下压入,从保证定位柱与定位孔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防止过压后出现连接块折弯处断裂的情况。

作为优选,述第二限位块沿定位柱的轴向延伸,且第二限位块下端与凹槽的底面连接;则这样第二限位块还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得定位柱与凹槽底面连接的强度更高,同时定位柱自身的强度也更高,保证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的宽度小于等于凹槽的宽度;则这样设置后,可防止外物进入到凹槽中,同时整体也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中部为柔性连接件;则这样设置后,使得连接块翻折次数更高,进而延长连接块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近凹槽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三限位块,连接块与凹槽连接后,第三限位块与凹槽的内壁卡接;这样设置可以防止连接块与凹槽连接后连接块往远离定位柱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第一限位块一直扣在连接块上,进而保证连接块连接后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近凹槽一端的端面设有内凹,所述内凹沿定位孔的边缘延伸,这样的设置在定位柱与定位孔的插接时,内凹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得定位柱与定位孔插接更加顺畅,使用感受较好,同时定位孔设有内凹的边缘弹性较好,也便于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证件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证件扣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证件扣连接块与凹槽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证件扣的剖示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证件扣连接块与凹槽连接后的剖示图。

如图所示:1、本体,2、凹槽,21、定位柱,211、第一限位块,212、第二限位块,3、连接块,31、定位孔,32、折弯,33、柔性连接件,34、第三限位块,35、内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证件扣,它包括本体1,本体1的一端(右端)设有连接挂绳的连接机构,本体1的另一端(左端)设有凹槽(2),本体1的左端设有可翻折的连接块3,翻折后的连接块3与凹槽2连接,凹槽2上设有定位柱21,定位柱21垂直于凹槽2的槽底,定位柱21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块211,第一限位块211的下端与定位柱21的上端连接,第一限位块211下端面的面积大于定位柱21上端面的面积,连接块3上设有定位孔31,连接块3与凹槽2连接后,定位柱21与定位孔31插接,第一限位块211的下端面抵合在连接块3远离凹槽2一端的端面(即第一限位块211的下端面抵合在连接块3翻折后的上端面)。

连接块3的自由端设有折弯32,折弯32也可理解为是连接块3的自由端内凹形成的,折弯32为连接块3与凹槽分离时的施力点,方便使用者打开连接块3。

第一限位块211的上端面为球面,当然第一限位块211的上端面也可为锥面。

定位柱21的外壁上设有在连接块3盖合在凹槽2上时对连接块3下限位的第二限位块212,即第二限位块212用于对连接块3的下限位。

第二限位块212沿定位柱21的轴向延伸,且第二限位块212下端与凹槽2的底面连接。

连接块3的宽度等于凹槽2的宽度。

连接块3中部为柔性连接件33。

连接块3近凹槽2一端的端面(即连接块3翻折后的下端面)设有第三限位块34,连接块3与凹槽2连接后,第三限位块34与凹槽2左端的内壁卡接。

连接块3近凹槽2一端的端面设有内凹35,内凹35沿定位孔31的边缘延伸。

上述各部分均为一体式结构,这样便于一次注塑成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以上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