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1198发布日期:2019-01-08 21:0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脑卒中偏瘫患者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病员服。



背景技术:

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达80%;脑卒中患者患病后高位调节神经受损,致使调节功能丧失,造成身体相关部位瘫痪;瘫痪后,因相关神经调节弱化,肩关节整体性被破坏,以及肩关节周围肌肉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使肩关节周围的固定结构强度降低,加上瘫痪上肢的重力牵拉,易造成瘫痪侧肩关节半脱位;瘫痪后,一些护理和康复训练不当,引起肩部损伤,也会造成瘫痪侧肩关节半脱位。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预防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服装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预防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用品诸多,但受其构造所限,其结构繁复,使用繁琐,实际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病员服,用于预防偏瘫患者关节下垂导致关节脱位的现象发生。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脑卒中偏瘫患者病员服,包括衣服本体和袖管,衣服本体胸前设有衬布,衬布的两侧与衣服本体之间设有敞开式插口,衬布下部设有下黏贴条,袖管上设有搭扣凸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衬布内层设有内黏贴条,袖管上设有黏贴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袖管设有尼龙搭扣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衣服本体底部为套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衣服本体反面设有穿刺口,穿刺口设有盖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患者可将偏瘫患肢从敞开式插口插入衬布与衣服本体中,从而固定上肢,预防偏瘫患者关节下垂导致关节脱位。还可将袖管上的搭扣凸块和衬布下部的下黏贴条进行固定,以不同的姿势固定患者的患肢,避免保持同一姿势过久使肢体僵硬,可增加患者舒适度。衬布内层的内黏贴条可与袖管上的黏贴块进行配合,增强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

其中:1、衣服本体; 2、袖管;2-1黏贴块;2-2搭扣凸块;3、衬布;4、敞开式插口;5、下黏贴条;6、穿刺口;7、内黏贴条;8、尼龙搭扣层;9、套口;10、盖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和图2所示,衣服本体1胸前设有衬布3,衬布3的两侧与衣服本体1之间设有敞开式插口4,衬布3内层设有内黏贴条7,衬布1下部设有下黏贴条5。袖管2上设有搭扣凸块2-2、黏贴块2-1和尼龙搭扣层8。衣服本体1底部为套口9,衣服本体1反面设有穿刺口6,穿刺口6设有盖布10。

使用时,患者通过套口9将病员服穿置于身上,患者可将偏瘫患肢从敞开式插口4插入衬布3与衣服本体1之间,从而固定上肢。衬布3内层的内黏贴条7与袖管2上的黏贴块2-1进行配合,增强固定效果。还可将袖管2上的搭扣凸块2-2和衬布3下部的下黏贴条5进行固定,以不同的姿势固定患者的患肢,避免保持同一姿势过久使肢体僵硬,可增加患者舒适度。袖管2设有尼龙搭扣层8,便于卷曲袖管2,方便观察患者上肢情况。衣服本体1的穿刺口6可用于进行穿刺引流,适用于需要进行腰大池腰椎穿刺的患者,患者保持弓卧位姿势即可进行穿刺。盖布10可在无需穿刺时盖住穿刺口6。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