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1199发布日期:2019-01-08 21:0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也越来越讲究,水龙头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也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冬季,特别是中国的北方,由于天气寒冷,常常造成自来水龙头冻结。用水烫、火烧等传统方法很难使其畅通,致使清晨取水困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北方冬季供水的技术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能够有效的解决水龙头的防冻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包括入水管、出水管、阀门和推动装置,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中空活塞,所述中空活塞为T型,上端设置有出水孔,下端设置于入水管内,入水管一端与中空活塞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阀门,阀门通过连杆与阀门开关相连;所述推动装置一端与中空活塞下端相连,另一端与连杆相连。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连接杆Ⅰ、连接杆Ⅱ、转轮、支撑杆Ⅰ、支撑杆Ⅱ、杠杆和连接杆Ⅲ,所述支撑杆Ⅰ和支撑杆Ⅱ设置于入水管上,支撑杆Ⅰ的端部与转轮的圆心转动连接,支撑杆Ⅱ的端部与杠杆铰接,所述杠杆一端与转轮的外缘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Ⅲ铰接,连接杆Ⅲ一端与中空活塞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杠杆铰接,支撑杆Ⅱ与杠杆的铰接点设置于靠近转轮的一端,所述连接杆Ⅰ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Ⅱ铰接,连接杆Ⅱ一端与连接杆Ⅰ铰接,另一端与转轮铰接,连接杆Ⅱ与转轮的连接点与转轮圆心的距离小于转轮的半径。

所述入水管、储水腔和阀门均设置在土层下,阀门开关设置于土层上,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土层上。

所述中空活塞与储水腔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凸台。

所述中空活塞与储水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Ⅰ。

所述中空活塞与入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Ⅱ。

所述储水腔的下壁上设置有气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储水腔,当阀门关闭时,设置于土层上的出水管内没有积水,在低温情况下就不会结冰,不会造成出水管冻结的现象,使水龙头随时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有效的解决了水龙头冻结而无法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推动装置放大图。

图中标记:1、阀门开关;2、出水管;3、凸台;4、储水腔;5、密封圈Ⅰ;6、中空活塞;7、气孔;8、推动装置;9、密封圈Ⅱ;10、入水管;11、阀门;12、连杆;13、出水孔;81、连接杆Ⅰ;82、连接杆Ⅱ;83、支撑杆Ⅰ;84、支撑杆Ⅱ;85、杠杆;86、连接杆Ⅲ;87、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包括入水管10、出水管2、阀门11和推动装置8,所述入水管10和出水管2之间设置有储水腔4,所述储水腔4内设置有中空活塞6,所述中空活塞6为T型,上端设置有出水孔13,下端设置于入水管10内,入水管10一端与中空活塞6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阀门11,阀门11通过连杆12与阀门开关1相连;所述推动装置8一端与中空活塞6下端相连,另一端与连杆12相连。

所述推动装置8包括连接杆Ⅰ81、连接杆Ⅱ82、转轮87、支撑杆Ⅰ83、支撑杆Ⅱ84、杠杆85和连接杆Ⅲ86,所述支撑杆Ⅰ83和支撑杆Ⅱ84设置于入水管10上,支撑杆Ⅰ83的端部与转轮87的圆心转动连接,支撑杆Ⅱ84的端部与杠杆85铰接,所述杠杆85一端与转轮87的外缘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Ⅲ86铰接,连接杆Ⅲ86一端与中空活塞6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杠杆85铰接,支撑杆Ⅱ84与杠杆85的铰接点设置于靠近转轮87的一端,所述连接杆Ⅰ81一端与连杆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Ⅱ82铰接,连接杆Ⅱ82一端与连接杆Ⅰ81铰接,另一端与转轮87铰接,连接杆Ⅱ82与转轮87的连接点与转轮87圆心的距离小于转轮87的半径。

所述入水管10、储水腔4和阀门11均设置在土层下,阀门开关1设置于土层上,所述出水管2的出水口设置于土层上。

所述中空活塞6与储水腔4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环状的凸台3。

所述中空活塞6与储水腔4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Ⅰ5。

所述中空活塞6与入水管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Ⅱ9。

所述储水腔4的下壁上设置有气孔7。

当扭动阀门开关1打开阀门11时,连杆12随着阀门开关1的转动而向上运动,带动连接杆Ⅰ81向上运动,带动连接杆Ⅱ82向上运动,带动转轮87绕着圆心转动,带动杠杆85围绕支撑杆Ⅱ84倾斜,将连接杆Ⅲ86向上顶,从而将中空活塞6向上推。

水流依次流过阀门11、入水管10和中空活塞6,通过中空活塞6顶部的出水孔13流过,经出水管2的出水口最终流出。凸台3将中空活塞6挡住,避免中空活塞6储水腔4的上壁而造成出水困难的情况。

当扭动阀门开关1关闭阀门11时,连杆12随着阀门开关1的转动而向下运动,带动连接杆Ⅰ81向下运动,带动连接杆Ⅱ82向下运动,带动转轮87绕着圆心转动,带动杠杆85围绕支撑杆Ⅱ84倾斜,将连接杆Ⅲ86向下拉,从而将中空活塞6向下拉。出水管2中剩余的水由于重力而运动至储水腔4中,保证出水管2在阀门11关闭的情况下没有剩余的水,即达到防冻的目的。

当再次打开阀门11后,中空活塞6向上运动的同时,将储水腔4中剩余的水推向出水管2,然后从出水管2的出水口流出。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室外防冻水龙头,包括入水管10、出水管2、阀门11和推动装置8,所述入水管10和出水管2之间设置有储水腔4,所述储水腔4内设置有中空活塞6,所述中空活塞6为T型,上端设置有出水孔13,下端设置于入水管10内,入水管10一端与中空活塞6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阀门11,阀门11通过连杆12与阀门开关1相连;所述推动装置8一端与中空活塞6下端相连,另一端与连杆12相连。

所述推动装置8包括连接杆Ⅰ81、连接杆Ⅱ82、转轮87、支撑杆Ⅰ83、支撑杆Ⅱ84、杠杆85和连接杆Ⅲ86,所述支撑杆Ⅰ83和支撑杆Ⅱ84设置于入水管10上,支撑杆Ⅰ83的端部与转轮87的圆心转动连接,支撑杆Ⅱ84的端部与杠杆85铰接,所述杠杆85一端与转轮87的外缘铰接,另一端与连接杆Ⅲ86铰接,连接杆Ⅲ86一端与中空活塞6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杠杆85铰接,支撑杆Ⅱ84与杠杆85的铰接点设置于靠近转轮87的一端,所述连接杆Ⅰ81一端与连杆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Ⅱ82铰接,连接杆Ⅱ82一端与连接杆Ⅰ81铰接,另一端与转轮87铰接,连接杆Ⅱ82与转轮87的连接点与转轮87圆心的距离小于转轮87的半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