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852发布日期:2019-01-04 23:0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医生或护士在给患者打针时,常常采用专用砂轮(或是开口器)在针剂药瓶的瓶颈处划痕,然后用手或是手穿戴传统棉手套将瓶颈掰开,如果划痕不是很好的话,掰瓶时容易将瓶口掰碎,即便是穿戴手套也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操作起来手指套灵活性也不够,造成操作很不方便;因此说,现有技术中的普通手套在执行上述医疗操作时仍然存在容易划伤,防护性能较差以及操作不方便的技术缺陷。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传统棉质手套还具有穿戴不方便(戴上费时费力),通气性差等技术缺陷,其不易大范围推广和使用;

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迫切需要研发一种新型医用操作手套去解决临床中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包括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和第三拇指套以及连接片;

其中,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拇指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片连接;

所述第一拇指套用于套接大拇指,所述第二拇指套用于套接食指,所述第三拇指套用于套接中指;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上述三个拇指套的底部均为手指穿入口;

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均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为棉质层,外层为橡胶防护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上述三个拇指套的顶部收缩,且其顶部还设置有通气口。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上述三个拇指套的手指穿入口均为圆形手指穿入口。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手指穿入口的圆周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卷边,且所述环形卷边的卷起方向为由内层向外层卷起。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片为橡胶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橡胶防护层具体为丁腈橡胶防护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丁腈橡胶防护层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凹凸防滑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凹凸防滑纹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的外层的所述丁腈橡胶防护层表面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凹凸防滑纹为横向条状纹或是竖向条状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凹凸防滑纹为网格形状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分析上述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主要由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和第三拇指套以及连接片等结构构成;

其中,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拇指套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拇指套用于套接大拇指,所述第二拇指套用于套接食指,所述第三拇指套用于套接中指;

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上述三个拇指套的底部均为手指穿入口;

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均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为棉质层,外层为橡胶防护层。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其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拇指套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以其避免了传统五指手套连接处过于紧密紧张,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而且其拇指套的底部开口,也保证了手套的通气性,也有利于调整穿戴的舒适位置,且其操作灵活性也有所提升。

同时又因为其由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第三拇指套构成,且上述三个拇指套的底部均为手指穿入口;所以其穿戴只需穿戴大拇指以及食指和中指这“三指”,穿戴简单方便,而且可直接从拇指套的底部直接穿入,省时省力,所以大拇指以及食指和中指的直接穿戴方式可保证医护人员快递完成穿戴以及脱下手套操作;

同时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第三拇指套设计成双层结构,其内层为棉质层,外层为橡胶防护层。所以其保证通气性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手套的防护性能,可有效的避免针剂药瓶开口以及碎片的划伤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防护性能卓越,可有效起到防护作用,同时穿戴以及脱下手套操作更方便,同时在对药剂药瓶执行开口操作时也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第一拇指套以及第三拇指套去掉橡胶防护层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1-第一拇指套;2-第二拇指套;3-第三拇指套;4-连接片;5-手指穿入口;6-棉质层;7-橡胶防护层;8-通气口;9-环形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包括第一拇指套1,第二拇指套2和第三拇指套3;

其中,所述第一拇指套1、所述第二拇指套2、所述第三拇指套3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拇指套之间通过连接片4连接;

所述第一拇指套1用于套接大拇指,所述第二拇指套2用于套接食指,所述第三拇指套3用于套接中指;所述第一拇指套1、所述第二拇指套2、所述第三拇指套3上述三个拇指套的底部均为手指穿入口5;

所述第一拇指套1、所述第二拇指套2、所述第三拇指套3均为双层结构,其内层为棉质层6,外层为橡胶防护层7。

分析上述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主要由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和第三拇指套以及连接片等结构构成;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其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顺序排列,相邻两个拇指套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所以其避免了传统五指手套连接处过于紧密紧张,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而且其拇指套的底部开口,也保证了手套的通气性,也有利于调整穿戴的舒适位置,且其操作灵活性也有所提升。

同时又因为其由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第三拇指套构成,且上述三个拇指套的底部均为手指穿入口;所以其穿戴只需穿戴大拇指以及食指和中指这“三指”,穿戴简单方便,而且可直接从拇指套的底部直接穿入,省时省力,所以大拇指以及食指和中指的直接穿戴方式可保证医护人员快递完成穿戴以及脱下手套操作;

同时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第三拇指套设计成双层结构,其内层为棉质层,外层为橡胶防护层。所以其保证通气性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手套的防护性能,可有效的避免针剂药瓶开口以及碎片的划伤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防护性能卓越,可有效起到防护作用,同时穿戴以及脱下手套操作更方便,同时在对药剂药瓶执行开口操作时也更方便。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还具有其他具体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穿戴方便并提升通气性能,对此详见后续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具体结构做一下详细说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拇指套1、所述第二拇指套2、所述第三拇指套3上述三个拇指套的顶部收缩,且其顶部还设置有通气口8。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上述三个拇指套的手指穿入口5均为圆形手指穿入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具体结构中,上述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第三拇指套的顶部收缩可以对人的手指顶部形成保护,同时其顶部还设置有一个通气口该有利于通气,保证医护人员的操作舒适性,也避免手指操作频繁出汗,从而也减少了细菌的滋生。

同时在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第三拇指套的底部设置有手指穿入口,该手指穿入口为圆形形状,便于手持更好更方便的穿入。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指穿入口5的圆周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卷边9,且所述环形卷边9的卷起方向为由内层向外层卷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具体结构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指穿入口的快速穿入性能,其还在手指穿入口的圆周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卷边,该环形卷边的卷起方向为由内层向外层卷起;这样一来,医护人员只要将对应拇指的一小部分穿入,随后就会很快很容易完成后续全部拇指的穿戴了。因此说,该环形卷边(或称底部卷边)显著提升了拇指套的穿戴便利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4为橡胶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具体结构中,连接片是连接两个相邻拇指套的主要结构,其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为了保证连接片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连接可靠性,其连接片优选使用橡胶片(其结构强度较好,而且有一定的硬度以及抗拉伸性),附着在两个拇指套之间,可以在保证连接可靠性的同时,也保证两个拇指套之间的灵活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防护层具体为丁腈橡胶防护层。所述丁腈橡胶防护层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凹凸防滑纹。所述凹凸防滑纹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拇指套、所述第二拇指套、所述第三拇指套的外层的所述丁腈橡胶防护层表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具体结构中,橡胶防护层可以选择使用多种形式的防护层;例如: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氨酯橡胶、聚硫橡胶、氯醇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等。很显然,上述橡胶防护层优选使用丁腈橡胶防护层;该丁腈橡胶防护层相比较其他橡胶防护层具有较好的热塑性以及弹性。同时该丁腈橡胶防护层具有突出的高弹性,表现为有很高的伸长率。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摩擦系数和耐酸碱腐蚀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橡胶防护层包括但并不限于使用上述丁腈橡胶防护层的结构,选用其他结构橡胶防护层也可以。

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防滑性能,其可以在丁腈橡胶防护层的表面上设计凹凸防滑纹,利用该凹凸防滑纹提升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使用时的可操控性,避免药剂药瓶(即注射药剂药瓶)发生脱落问题。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凹凸防滑纹为横向条状纹或是竖向条状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具体结构中,上述凹凸防滑纹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条状纹,具体可以优选为横向条状纹或是竖向条状纹。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凹凸防滑纹为网格形状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的具体结构中,上述凹凸防滑纹并不局限于使用条状纹,其还可以使用网格形状纹,其同样也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结构设计更合理;其中,上述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主要由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和第三拇指套以及连接片等结构构成;很显然,上述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和第三拇指套以及连接片等具体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连接关系,位置布局都具有独特的设计。因此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实用性强等技术特点。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先将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依次对应穿入到第一拇指套,第二拇指套以及第三拇指套内,然后就可以利用该手套直接对药剂药瓶执行开口操作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其具有开口操作方便(即开口操作灵活),穿戴方便(即省时),通气性好,防护性卓越以及产品可靠性强等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防割伤医用操作手套,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