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093发布日期:2018-12-07 22:0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ICU患者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号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ICU患者病号服。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病号服为分体式,上衣均为前开襟系扣式设计,存在诸多弊端:对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病号服不方便穿脱,只好选择反穿,反穿上衣只起到遮盖上半身的作用,钮扣常常不扣起来,衣服两侧常被压到患者腰背部下方,易造成压疮;引流管不方便放置,穿脱病号服容易造成非意愿拔管;在进行各项医疗检查和治疗(如中心静脉、PICC置管等)时不利于操作;为外科术后放置胸腹腔引流管患者进行换药等操作时,容易造成着凉,加重病情。因为穿病号裤为操作及病情观察带来诸多不便,临床上危重患者常常不穿病号裤,患者隐私得不到有效保护,对清醒患者的心理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ICU患者病号服,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ICU患者病号服,包括上衣和裤子;

上衣上设置有第一侧开口、第二侧开口、第一前襟开口和第二前襟开口;第一侧开口从背后肩部延伸至腋下,并从腋下延伸至下摆处断开,第一侧开口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连接;第二侧开口与第一侧开口相对设置,位于腋下与下摆之间,第二侧开口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连接;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上,相邻两个粘扣带之间为引流管穿出空间;第一前襟开口从左肩部延伸至胸部,并从胸部延伸至右肩部且与领口贯通,第一前襟开口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连接,第一前襟开口对应空间为心电监护仪导连线穿出空间和/或中心静脉穿刺实施空间;第二前襟开口位于腹部,呈“T”字形或“工”字形,第二前襟开口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连接,第二前襟开口对应空间为胸腹部B超操作空间、腹部伤口观察空间和/或腹部引流管穿出空间;裤子包括裤腿、臀部包裹部、胯部包裹部以及连接臀部包裹部和胯部包裹部的裆部包裹部;裤腿由片状材料围合成筒状,连接缝位于外侧,连接缝的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连接;胯部包裹部向上翻转,边缘与臀部包裹部通过粘扣带连接将患者的臀部、胯部和裆部包裹在内。

进一步地,上衣和裤子均由透气性布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衣和裤子均由棉麻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上衣的领口为圆领。

进一步地,粘扣带包括连接带、第一粘接部和多个第二粘接部;多个第二粘接部依次设置在连接带上;第一粘接部与多个第二粘接部中的一个粘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ICU患者病号服具有以下优势:

上衣供穿脱的第一侧开口采用侧向开口与现有前开襟系扣式设计相比,更容易穿脱,可以避免反穿上衣时两侧被压到患者腰背部下方引发的压疮;上衣第一侧开口和第二侧开口上多个粘扣带的设计便于连接侧开口的两侧,也可以将患者的两侧露出,便于引流管的放置,减小穿脱上衣容易时非意愿拔管情况的发生;将第一前襟开口上的粘扣带撕开,即可露出患者的肩部和胸部,便于心电监护仪导连线的穿出和/或对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穿刺;根据患者情况将第二前襟开口上的粘扣带撕开,露出左腹和/或右腹,可对患者进行胸腹部B超、腹部伤口观察和/或引出腹部引流管操作;裤子的设计即便于穿脱,也有效保护患者的隐私;裤腿的设计使患者在穿脱裤子时,不需要弯曲腿部,对于腿部不便的患者更容易实施;臀部包裹部、胯部包裹部以及裆部包裹部的设计不但便于穿脱,更利于对患者相关部位进行诊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ICU患者病号服中上衣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ICU患者病号服中上衣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或图2所示上衣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ICU患者病号服中裤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ICU患者病号服中粘扣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侧开口;102-第二侧开口;103-第一前襟开口;104-第二前襟开口;201-裤腿;202-臀部包裹部;203-胯部包裹部;204-裆部包裹部;300-粘扣带;301-连接带;302-第一粘接部;303-第二粘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ICU患者病号服,包括上衣和裤子;如图1至图3所示,上衣上设置有第一侧开口101、第二侧开口102、第一前襟开口103和第二前襟开口104;第一侧开口101从背后肩部延伸至腋下,并从腋下延伸至下摆处断开,患者从第一侧开口101穿脱上衣,第一侧开口101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300连接;第二侧开口102与第一侧开口101相对设置,位于腋下与下摆之间,第二侧开口102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300连接;第一侧开口101和第二侧开口102上,相邻两个粘扣带300之间为引流管穿出空间;第一前襟开口103从左肩部延伸至胸部,并从胸部延伸至右肩部且与领口贯通,第一前襟开口103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300连接,第一前襟开口103对应空间为心电监护仪导连线穿出空间和/或中心静脉穿刺实施空间;第二前襟开口104位于腹部,呈“T”字形或“工”字形,第二前襟开104口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300连接,第二前襟开口104对应空间为胸腹部B超操作空间、腹部伤口观察空间和/或腹部引流管穿出空间;如图4所示,裤子包括裤腿201、臀部包裹部202、胯部包裹部203以及连接臀部包裹部202和胯部包裹部203的裆部包裹部204;裤腿201由片状材料围合成筒状,连接缝位于外侧以便于穿脱,连接缝的两侧通过多个粘扣带300连接;胯部包裹部203向上翻转,边缘与臀部包裹202部通过粘扣带300连接形成类似于尿不湿的结构,将患者的臀部、胯部和裆部包裹在内。

进一步地,上衣和裤子均由透气性布料制成,加快患者汗液的蒸发,预防身体局部红疹或伤口发炎。

进一步地,上衣和裤子均由棉麻材料制成。棉麻材料质地柔软、通透性特好,能有效吸附人体皮肤上的汗水和微汗,使体温迅速恢复正常,真正达到透气,吸汗的效果,且具有抗静电,防螨止痒的效果,PH值呈酸性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及健康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1或图2所示,上衣的领口为圆领,既美观也便于加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粘扣带300包括连接带301、第一粘接部302和多个第二粘接部303;多个第二粘接303部依次设置在连接带301上;第一粘接部302与多个第二粘接部303中的一个粘接。通过调节粘扣带300的长短,实现对衣服和裤子松紧的微调,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