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耐用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785发布日期:2019-02-15 20:00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耐用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耐用运动鞋,属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滑性、耐用性、舒适性以及弹性等是运动鞋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因素。优异的防滑性能能够辅助运动者急停和转向,更好地发挥动作,因此,运动鞋的鞋底都要设置各种防滑条纹,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防滑条纹逐渐磨损,从而使得鞋底的防滑性能下降,如果能够保证鞋底长时间具有较好的防滑性,则能够提高鞋底的使用寿命。而富有弹性的运动鞋,能够起到更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减少运动者受伤。传统的运动鞋,为了改善鞋底的防滑性能一般是通过设置复杂的防滑纹路,为了改善鞋底的弹性,一般是通过改善鞋底的生产配方或者在鞋底上设置气垫,为了兼具较好的防滑性和较佳的弹性,或需要进行复杂的设计,或者需较大的成本。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防滑性好、弹性较佳的防滑耐用运动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耐用运动鞋,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面,鞋底包括大底和复合在大底上的中底,大底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防滑块,以鞋底对应人体足部前掌的位置为前掌部,对应人体足部的后跟的位置为后跟部,对应人体足部的足弓的位置为足弓部,后跟部至前掌部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在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左右方向,还包括龙骨脊块,龙骨脊块沿所述大底的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大底的左右方向的中部,多个所述防滑块至少包括设置在龙骨脊块上的第一防滑块组和设置在龙骨脊块上的第二防滑块组,第一防滑块组包括多个第一防滑块,多个第一防滑块从所述后跟部布设至所述前掌部,相邻第一防滑块之间形成第一折弯槽,第一折弯槽从龙骨脊块的下表面贯穿至所述大底的下表面,相邻第二防滑块包括多个第二防滑块,相邻第二防滑块之间形成第二折弯槽,第二折弯槽从龙骨脊块的下表面贯穿至所述大底的下表面,多个第二防滑块从所述后跟部布设至所述前掌部,第一组防滑块与第二组防滑块之间形成龙骨槽,龙骨槽从所述后跟部延伸至所述前掌部,龙骨槽从龙骨脊块的下表面向所述大底的下表面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底于所述龙骨脊块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三防滑块组和第四防滑块组,第三防滑块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大底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三防滑块,所述第四防滑块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大底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四防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底的前端部一体成型有向上延伸的包头部,包头部经所述中底,并延伸至所述鞋面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上设有供足部穿入的鞋口和与鞋口连通的鞋舌口,鞋舌口上设有鞋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鞋面包裹度的调整块,调整块的一端为固定在所述鞋面的左侧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上设有魔术贴公贴,所述鞋面的右侧设有与魔术贴公贴配合的魔术贴母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整块为TPU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舌口上设有松紧带,松紧带分别固定在所述鞋舌口沿左右方向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底的周沿于所述后跟部形成加高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跟部安装有提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底为橡胶大底,所述中底为EVA中底。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大底的下表面设置龙骨脊块,龙骨脊块上设置多个第一防滑块和第二防滑块,第一防滑块与第二防滑块之间形成龙骨槽,第一防滑块、第二防滑块以及龙骨槽布设成类似于轮胎的防滑纹理,提升了鞋底的防滑性能,保证穿着的安全性,第一折弯槽和第二折弯槽的设置能提升鞋底的易弯折性能,辅助动作的充分发挥,龙骨槽可以接纳第一防滑块和第二防滑块的形变,减小第一防滑块和第二防滑块的磨损,保证第一防滑块和第二防滑块长时间内具有较佳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鞋面 11-鞋口

12-鞋舌口 13-鞋舌

14-松紧带 20-中底

21-加高部 22-龙鳞

30-大底 31-前掌部

32-足弓部 33-后跟部

40-调整块 41-魔术贴公贴

42-魔术贴母贴 43-翅膀部

50-提带 60-第一防滑块

61-第一折弯槽 70-第二防滑块

71-第二折弯槽 80-龙骨脊块

81-龙骨槽 91-第三防滑块

92-第四防滑块 300-包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2,一种防滑耐用运动鞋,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面10,鞋底与鞋面10采用粘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鞋底包括大底30和复合在大底30上的中底20,在实施例中,大底30为橡胶大底,中底20为EVA中底,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采用上述两种材质。

本实用新型中,大底30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防滑块,防滑块与大底30一体成型。以鞋底对应人体足部前掌的位置为前掌部31,对应人体足部的后跟的位置为后跟部33,对应人体足部的足弓的位置为足弓部32,后跟部33至前掌部31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在水平面内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左右方向。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龙骨脊块80,龙骨脊块80呈扁平的长条状,龙骨脊块80沿所述大底30的前后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大底30的左右方向的中部,多个所述防滑块至少包括设置在龙骨脊块80上的第一防滑块组和设置在龙骨脊块80上的第二防滑块组,第一防滑块组包括多个第一防滑块60,在实施例中,第一防滑块60在14至16块,多个第一防滑块60从所述后跟部33布设至所述前掌部31,相邻第一防滑块60之间形成第一折弯槽61,第一折弯槽61从龙骨脊块80的下表面贯穿至所述大底30的下表面。相邻第二防滑块包括多个第二防滑块70,在实施例中,第二防滑块70对应第一防滑块60设置,在14至16块,当然,第一防滑块60和第二防滑块70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数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鞋子的大小进行相应的设计。相邻第二防滑块70之间形成第二折弯槽71,第二折弯槽71从龙骨脊块80的下表面贯穿至所述大底30的下表面,多个第二防滑块70从所述后跟部33布设至所述前掌部31,第一组防滑块与第二组防滑块之间形成龙骨槽81,龙骨槽81从所述后跟部33延伸至所述前掌部31,龙骨槽81从龙骨脊块80的下表面向所述大底30的下表面延伸。本实用新型中,龙骨脊块80与大底30一体成型,第一防滑块60和第二防滑块70均与龙骨脊块80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底30于所述龙骨脊块80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三防滑块组和第四防滑块组,第三防滑块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大底30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三防滑块91,所述第四防滑块组包括多个沿所述大底30的前后方向设置的第四防滑块92。第三防滑块91和第四防滑块92大体呈“V”形,“V”形的开口朝向鞋底的前端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底30的前端部一体成型有向上延伸的包头部300,包头部300经所述中底20,并延伸至所述鞋面10的前端,且包头部300在鞋底的左右方向做了加宽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面10上设有供足部穿入的鞋口11和与鞋口11连通的鞋舌口12,鞋舌口12上设有鞋舌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鞋面包裹度的调整块40,调整块40的一端为固定在所述鞋面10的左侧的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上设有魔术贴公贴41,所述鞋面10的右侧设有与魔术贴公贴41配合的魔术贴母贴42,使用时将魔术贴公贴41贴合在魔术贴母贴42适当的位置,可以调整鞋面10的包裹度,保证穿着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整块40为TPU块,在调整块40上形成多个翅膀部43,多个翅膀部43形成在调整块40的自由端的外沿,通过这种贴带和翅膀设计,赋予运动鞋独特的视觉效果,象征超越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鞋舌口12上设有松紧带14,松紧带14分别固定在所述鞋舌口12沿左右方向的两端,松紧带14对能够防止鞋舌口12变形,提升鞋舌13的包裹度,改善运动鞋穿着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中底20的周沿于所述后跟部33形成加高部22,通过设置加高部22,增加整个鞋面的稳定性,形成安全稳定的保护作用,避免足部侧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跟部33安装有提带50,以方便整个运动鞋的脱穿。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