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湿防水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3769发布日期:2019-02-15 20:0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透湿防水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湿防水鞋。



背景技术:

现今鞋子是成熟发展的产业,已有种类众多的鞋子产品,例如休闲鞋、运动鞋、长、短筒鞋靴及雨靴…等等,其中,鞋面采用布料、纺织品或天然皮革的休闲鞋、运动鞋及长、短筒鞋靴在穿着使用上,虽能将使用者的脚部所散发出的汗湿气有效地向外排出,但是,却无法防止外部水分渗入鞋子内部;另外,鞋面采用塑料皮革的休闲鞋、运动鞋及长、短筒鞋靴在穿着使用上,虽能有效防止外部水分渗入鞋子内部,但是,却无法将使用者的脚部所散发出的汗湿气有效地向外出,往往会让使用者的脚部感到相当闷热与不适。

再者,雨靴是采用橡胶材质射出成型制成,本身虽然具有防水的功能,但是,在穿着时,由于橡胶材质较为密实,使得此种雨靴较为硬挺且重量甚重,在长时间穿着走路的情形下,往往会对于使用者的脚部造成极大的负担及弯曲阻抗,易产生不适感,而且,此种橡胶雨靴也无法由内朝外排出汗湿气,若长时间穿着,使用者的脚部所排出的汗湿气即会闷在此种雨靴内,而让使用者的脚部感到相当闷热与不适。

此外,现在也有业者制造出兼具透气与防水功能的透湿防水鞋,但是,此种透湿防水鞋的鞋面是由数块鞋面裁片车缝而成,车缝在所述鞋面裁片的衔接处的凸出车线,往往会与使用者的脚部产生摩擦,而易让使用者的脚部产生不适感与异物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透湿防水鞋。

于是,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包含鞋面、鞋状内套、接着层,及鞋底。

所述鞋面界定出顶端呈开放状的内部空间。

所述鞋状内套设置于所述鞋面的内部空间内,并包括裁片,及防水单元,所述裁片包括内里布层、位于所述内里布层外侧的泡绵层、固接于所述内里布层与所述泡绵层之间的第一接合层、位于所述泡绵层外侧的表布层、固接于所述泡绵层与所述表布层之间的第二接合层、位于所述表布层外侧的透湿防水层,及固接于所述表布层与所述透湿防水层之间的第三接合层,所述裁片具有主面部,及两个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主面部的两侧并与所述主面部一体连接的侧翼部,所述主面部具有前弧形凸缘、两个互相对称的后端对接缘、连接于所述后端对接缘之间的开口凹缘,及两个互相对称且分别与所述后端对接缘连接的后连接缘,每一侧翼部具有侧对接缘、连接于所述侧对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之间的前弧形衔接缘,及连接于所述侧对接缘与各自的后连接缘之间的后弧形衔接缘,所述后端对接缘互相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互相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分别与所述后连接缘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裁片界定出底端呈封闭状的穿着空间,所述穿着空间形成由所述开口凹缘所围绕出的顶开口,所述防水单元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后端对接缘、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所述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及所述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后连接缘。

所述接着层固接于所述鞋面的内表面与所述鞋状内套的外表面之间,使所述鞋面与所述鞋状内套紧密贴合。

所述鞋底与所述鞋面的底部固接。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所述前弧形凸缘具有两个分别终止于所述侧翼部的前缘终点,每一后端对接缘具有内端点,及外端点,所述开口凹缘从其中一后端对接缘的内端点延伸至另一后端对接缘的内端点,每一后连接缘具有与各自的后端对接缘的外端点连接的后连接缘起点,及终止于各自的侧翼部的后连接缘终点,所述侧对接缘具有前端点,及后端点,所述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间隔前缺槽,所述前弧形衔接缘从所述前端点延伸至其中一前缘终点,所述后弧形衔接缘与其中一后连接缘间隔后缺槽,所述后弧形衔接缘从所述后端点延伸至所述其中一后连接缘的后连接缘终点。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所述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位于所述鞋状内套的前端,所述后端对接缘位于所述鞋状内套的后端,所述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后连接缘位于所述鞋状内套的后端,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位于所述鞋状内套的底端,并与所述后端对接缘互相串接。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所述防水单元具有主防水条、两个第一次防水条,及两个第二次防水条,所述主防水条沿着所述主面部的后端对接缘与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主面部的后端对接缘与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其中一第一次防水条沿着其中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其中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并与所述主防水条相交错,另一第一次防水条沿着另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另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前弧形凸缘,并与所述主防水条相交错,其中一第二次防水条沿着其中一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与其中一后连接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其中一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其中一后连接缘,并与所述主防水条相交错,另一第二次防水条沿着另一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与另一后连接缘固接于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外表面,以覆盖所述另一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与所述另一后连接缘,并与所述主防水条相交错。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每一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的长度实质上等于所述主面部的前弧形凸缘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每一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的长度实质上等于各自的后连接缘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在日规JIS L1092B的防水度标准测试方法下,所测得的防水度是不小于 3000mmH2O的静水压。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在日规JIS L1099B1的透湿度标准测试方法下,所测得的透湿度是不小于3000g/m2/24hr。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还包含束紧单元,所述束紧单元包括两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鞋面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鞋底连接的束紧饰片,及至少一连接于所述束紧饰片之间的束紧带,所述束紧饰片服贴于所述鞋面,每一束紧饰片具有与所述鞋底连接的底端部,及与所述束紧带连接的顶端部。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所述束紧带是一种鞋带,每一束紧饰片的顶端部形成有数个间隔设置的鞋带穿孔,所述束紧带能拆卸地穿设于所述束紧饰片的鞋带穿孔。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还包含收口束圈,所述鞋面具有鞋面顶开口端部,所述鞋状内套具有对应于所述鞋面顶开口端部的内套顶开口端部,所述收口束圈围绕地固设于所述鞋面顶开口端部与所述内套顶开口端部,并遮蔽所述鞋面顶开口端部与所述内套顶开口端部。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还包含黏合层,所述黏合层固接于所述鞋底的顶部与所述鞋面的底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的材质是聚氨基甲酸乙酯、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丙烯或热可塑聚醚酯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将所述裁片的主面部的后端对接缘、所述侧翼部的侧对接缘、所述侧翼部的前弧形衔接缘与所述主面部的前弧形凸缘,及所述侧翼部的后弧形衔接缘与所述主面部的后连接缘,利用超音波分别进行熔接,并利用所述防水单元密封所述裁片的熔接之处,让所述鞋状内套可有效地防止外界的水分渗入,而对使用者的整个足部产生良好的防水作用,而且,所述鞋状内套并可透过所述裁片的透湿防水层向外排除湿气,而维持使用者的脚部干爽,此外,所述鞋状内套可利用所述裁片的特殊剪裁构造配合所述裁片的泡绵层本身的挺性去撑起所述鞋状内套的三维形状,便于使用者将足部穿入所述鞋状内套的穿着空间内,而且,所述鞋状内套的内侧面在对应于使用者的脚背之处可呈现出完全平顺的状态,借以提升穿着的方便性与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湿防水鞋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一不完整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鞋状内套的一裁片的立体图;

图6是该裁片弯折成该鞋状内套的雏型的一立体示意图;

图7是该鞋状内套的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裁片利用超音波熔接而形成该鞋状内套;

图8是一类似于图7的视图,说明该鞋状内套的一防水单元覆盖于该裁片的熔接之处;

图9是图8的一右侧视图;

图10是图8的一左侧视图;

图11是图8的一仰视图;

图12是沿着图8中的线ⅩⅡ-ⅩⅡ所截取的一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湿防水鞋一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外观图;

图1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透湿防水鞋一其他变化样态用来制成一袜状内套的两块裁片;

图15是由所述裁片所制成的该袜状内套穿套于一鞋楦的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袜状内套在穿着时被撑张的立体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3,为本实用新型透湿防水鞋的一第一实施例,该透湿防水鞋包含一鞋面10、一鞋状内套20、一接着层30、一束紧单元40、一鞋底50、一黏合层60,及一收口束圈70。

如图2、3、4所示,该鞋面10具有一鞋面顶开口端部11,该鞋面10界定出一顶端呈开放状的内部空间1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鞋面10是呈袜状,但是,并不以此为限。

该鞋状内套20设置于该鞋面10的内部空间12内,并包括一裁片21,及一防水单元22,该鞋状内套20具有一对应于该鞋面顶开口端部11的内套顶开口端部25。

如图4、5所示,该裁片21包括一内里布层211、一位于该内里布层211外侧的泡绵层212、一固接于该内里布层211与该泡绵层212 之间的第一接合层213、一位于该泡绵层212外侧的表布层214、一固接于该泡绵层212与该表布层214之间的第二接合层215、一位于该表布层214外侧的透湿防水层216,及一固接于该表布层214与该透湿防水层216之间的第三接合层217。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透湿防水层216的材质是聚氨基甲酸乙酯(Polyurethane,PU),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但是不以此为限,该透湿防水层216的材质也可为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thylene,PTF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热可塑聚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TPEE),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材料,而且,该透湿防水层216在日规JIS L1092B的防水度标准测试方法下,所测得的防水度是不小于3000mmH2O的静水压,该透湿防水层216在日规JIS L1099B1的透湿度标准测试方法下,所测得的透湿度是不小于3000g/m2/24hr,该透湿防水层216具有防水与透湿的作用,此外,该第一、二、三接合层213、215、217的材质是接着剂。

如图5、6所示,该裁片21具有一主面部23,及两个对称地设置于该主面部23的两侧并与该主面部23一体连接的侧翼部24。

该主面部23具有一前弧形凸缘231、两个互相对称的后端对接缘 232、一连接于所述后端对接缘232之间的开口凹缘233,及两个互相对称且分别与所述后端对接缘232连接的后连接缘234。该前弧形凸缘231具有两个分别终止于所述侧翼部24的前缘终点235,每一后端对接缘232具有一内端点236,及一外端点237,该开口凹缘233从其中一后端对接缘232的内端点236延伸至另一后端对接缘232的内端点236,每一后连接缘234具有一与各自的后端对接缘232的外端点237连接的后连接缘起点238,及一终止于各自的侧翼部24的后连接缘终点239。

每一侧翼部24具有一侧对接缘241、一连接于该侧对接缘241 与该前弧形凸缘231之间的前弧形衔接缘242,及一连接于该侧对接缘241与各自的后连接缘234之间的后弧形衔接缘243。该侧对接缘 241具有一前端点244,及一后端点245,该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231间隔一前缺槽246,该前弧形衔接缘242从该前端点244 延伸至其中一前缘终点235,该后弧形衔接缘243与其中一后连接缘234间隔一后缺槽247,该后弧形衔接缘243从该后端点245延伸至该其中一后连接缘234的后连接缘终点239。

如图6、7所示,该主面部23的后端对接缘232互相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24的侧对接缘241互相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主面部 23的前弧形凸缘231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所述侧翼部24 的后弧形衔接缘243分别与该主面部23的后连接缘234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的长度实质上等于该主面部23的前弧形凸缘231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每一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243的长度实质上等于各自的后连接缘234的长度,如此,该裁片21即可界定出一底端呈封闭状的穿着空间26,该穿着空间26形成一由该开口凹缘233所围绕出的顶开口261,而且,所述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231位于该鞋状内套20的前端,所述后端对接缘232位于该鞋状内套20的后端,所述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243与所述后连接缘234位于该鞋状内套20的后端,所述侧翼部24的侧对接缘241 位于该鞋状内套20的底端,并与所述后端对接缘232互相串接。如此,如图12所示,该鞋状内套20的内侧面在对应于使用者的脚背之处并不会存在有任何并接痕,而呈现出完全平顺的状态。

如图8所示,该防水单元22固接于该裁片21的透湿防水层216 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后端对接缘232、所述侧翼部24的侧对接缘 241、所述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231,及所述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243与所述后连接缘234。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防水单元22具有一主防水条221、两个第一次防水条222,及两个第二次防水条223。

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如图8、11所示,该主防水条221沿着该主面部23的后端对接缘232与所述侧翼部24的侧对接缘241固接于该裁片21的透湿防水层216的外表面,以覆盖该主面部23的后端对接缘232与所述侧翼部24的侧对接缘241。如图8、9所示,其中一第一次防水条222沿着其中一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231固接于该裁片21的透湿防水层216的外表面,以覆盖该其中一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231的其中一半长度,并与该主防水条221相交错,另一第一次防水条222沿着另一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231固接于该裁片 21的透湿防水层216的外表面,以覆盖该另一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231的另一半长度,并与该主防水条221相交错。如图8、10所示,其中一第二次防水条223沿着其中一侧翼部 24的后弧形衔接缘243与其中一后连接缘234固接于该裁片21的透湿防水层216的外表面,以覆盖该其中一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 243与该其中一后连接缘234,并与该主防水条221相交错,另一第二次防水条223沿着另一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243与另一后连接缘234固接于该裁片21的透湿防水层216的外表面,以覆盖该另一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243与该另一后连接缘234,并与该主防水条221相交错。该主防水条221、所述第一次防水条222与所述第二次防水条223可加强该鞋状内套20整体的防水效果。

如图3、4所示,该接着层30固接于该鞋面10的内表面与该鞋状内套20的外表面之间,使该鞋面10与该鞋状内套20紧密贴合,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接着层30的材质是接着剂。

如图1、2所示,该束紧单元40包括两块对称地设置于该鞋面10 的左、右两侧并与该鞋底50连接的束紧饰片41,及一连接于所述束紧饰片41之间的束紧带42,所述束紧饰片41服贴于该鞋面10,每一束紧饰片41具有一与该鞋底50连接的底端部411,及一与该束紧带42连接的顶端部41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顶端部412形成有数个间隔设置的鞋带穿孔413,该束紧带42是一种鞋带,该束紧带42 能拆卸地穿设于所述束紧饰片41的鞋带穿孔413。

如图3、4所示,该鞋底50与该鞋面10的底部固接,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黏合层60固接于该鞋底50的顶部与该鞋面10的底部之间,该黏合层60的材质是接着剂。

如图1、2所示,该收口束圈70围绕地固设于该鞋面顶开口端部 11与该内套顶开口端部25,并遮蔽该鞋面顶开口端部11与该内套顶开口端部25,以收束该鞋面顶开口端部11与该内套顶开口端部25。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鞋状内套20的裁片21的透湿防水层216具有透湿与防水的双重作用,该裁片21的主面部23的后端对接缘232、所述侧翼部24的侧对接缘241、所述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 与该主面部23的前弧形凸缘231及所述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 243与该主面部23的后连接缘234,均是利用超音波加工的方式熔接在一起,而且,该裁片21在所述后端对接缘232、所述侧翼部24的侧对接缘241、所述侧翼部24的前弧形衔接缘242与该前弧形凸缘 231及所述侧翼部24的后弧形衔接缘243与所述后连接缘234的熔接之处,是分别被该主防水条221、所述第一次防水条222与所述第二次防水条223所密封,相较于现有技术,该鞋状内套20可有效地防止外界的水分渗入鞋子内部,而对使用者的整个足部产生良好的防水作用,同时,该鞋状内套20可透过该裁片21的透湿防水层216向外排除湿气,维持使用者的脚部干爽,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鞋面采用布料、纺织品或天然皮革之类的鞋靴具有透湿防水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鞋面采用塑料皮革之类的鞋靴及现有橡胶雨靴则具有透湿的优点。

二、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该裁片21的特殊剪裁构造配合该裁片21 的泡绵层212本身的挺性去撑起该鞋状内套20的三维形状,除了可支撑该鞋面10,让该鞋面10不会扁塌之外,更可便于使用者将足部穿入该鞋状内套20的穿着空间26内,提升穿着的方便性与舒适性。

三、本实用新型利用该裁片21的特殊剪裁构造,可让该鞋状内套20的内侧面在对应于使用者的脚背之处,呈现出完全平顺的状态 (见图12),不会存在有任何并接痕或车缝线,可让使用在穿着时更加舒适、方便,即便不穿袜子,也不会让使用者的脚背产生异物感。

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

本第二实施例取消在该鞋面10上设置该束紧单元40(见图1)。

如此,该第二实施例也可达到与上述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变化样态中,如图14、15所示,该鞋状内套20也可由两块连接在一起的裁片27、一主防水条28及两个次防水条29所制成,每一裁片27具有一顶缘271,及一连接于该顶缘271两端之间的周缘272,该裁片27的周缘272互相对接并利用超音波熔接在一起。

该主防水条28沿着该裁片27的周缘272固接于该裁片27的外表面,以覆盖该裁片27的周缘272,而且,其中一次防水条29固接于该裁片27的前端并位于该主防水条28的外侧且与该主防水条28 相交错,另一次防水条29固接于该裁片27的后端并位于该主防水条 28的外侧且与该主防水条28相交错,该其中一次防水条29是对应于使用者的脚部的脚尖处,该另一次防水条29是对应于使用者的脚部的脚跟处,该主防水条28与所述次防水条29也可加强该鞋状内套20 整体的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透湿防水鞋,不但可全面地防水与透湿,而且,在穿着时相当舒适、方便,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