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7879发布日期:2019-02-19 18:2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进行手术之前,必须进行手臂消毒、穿戴手术衣和无菌手套,方可进行手术,以减少伤口污染;若连续进行第二次手术时,应更换无菌手套和手术衣,再次用消毒液消毒手和前臂。其中,穿戴手术衣和无菌手套过程中,禁止和避免手部接触到手术衣外面和将手触碰到无菌手套的外表面,以及手伸出衣袖之后的穿戴无菌手套过程中,不得用未戴手套的手拉衣袖或接触到其它处,以免污染。这就导致在手术衣和无菌手套的穿戴过程中,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一个不小心或者疏忽,都会造成穿戴过程重新操作,甚至未戴手套的手已经污染到其它处,而未发觉,导致对手术造成污染或者手术失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将手术衣袖及手套进行连体设计,同时通过手术衣袖、无菌手套、宽袖部、松紧带和松紧绳的作用,使得可以避免手的皮肤表面拉衣袖或接触到其它处的情况发生,以及具有避免造成污染、减少穿戴过程重新操作、减少对手术造成污染的状况和手术失败的概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将手术衣袖及手套进行连体设计,同时通过手术衣袖、无菌手套、宽袖部、松紧带和松紧绳的作用,解决了现有在手术衣和无菌手套的穿戴过程中,一个不小心或者疏忽,都会造成穿戴过程重新操作,甚至导致对手术造成污染或者手术失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包括手术衣袖、无菌手套、宽袖部和松紧带;

所述手术衣袖包括上端衣袖和下端衣袖;所述上端衣袖与下端衣袖之间设置有宽袖部,且所述上端衣袖和下端衣袖之间固定连接有松紧绳;

所述宽袖部是将手术衣袖的下端向上提起,然后手术衣袖之间形成的褶皱部分,所述褶皱部分的两端分别为上端衣袖的下端和下端衣袖的上端,即松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褶皱部分的两端;

所述无菌手套与下端衣袖的下端通过松紧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宽袖部位于手术衣袖的中间位置;所述宽袖部位于医生穿戴手术衣时,医生的手部关节处的位置,通过宽袖部和松紧绳的作用,便于医生的手部关节进行活动时,不受到衣袖长度的限制,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使得手术衣袖具有伸缩长短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位于医生穿戴手术衣时,医生手腕部位的上方1cm-15cm。

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内表面车缝连接有伸缩环;所述伸缩环采用弹性卡箍抱箍Q673B钢带型弹性环;同时将所述弹性卡箍抱箍Q673B钢带型弹性环的材质采用更为柔软的弹性片。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环内壁开设有一限位凹槽;医生用五个手蜷缩插入伸缩环,然后展开使得伸缩环进入伸开状态下,所述伸缩环一端与限位凹槽卡住,达到伸开状态;此时,医生便可以方便的将手伸进无菌手套,同时,可以利用两只未完全戴好无菌手套的手进行相互协作,完成无菌手套穿戴操作;

最后,通过巡回护士或者其它人员将松紧带部位的伸缩环,通过穿戴无菌手套的手进行按压,伸缩环一端便与限位凹槽脱离,此时松紧带对医生手腕部进行收缩,使得医生手腕部的衣袖不易摆动;

具有可以避免手的皮肤表面拉衣袖或接触到其它处的情况发生,以及避免造成污染、减少穿戴过程重新操作、减少对手术造成污染的状况和手术失败的概率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设置有一层用于手术衣的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包裹固定于松紧带外层,避免细菌通过松紧带从内渗出,减小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手术衣袖及手套进行连体设计,同时通过手术衣袖、无菌手套、宽袖部、松紧带和松紧绳的作用,使得可以避免手的皮肤表面拉衣袖或接触到其它处的情况发生,以及具有避免造成污染、减少穿戴过程重新操作、减少对手术造成污染的状况和手术失败的概率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宽袖部的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手术衣袖适用于医生手臂长度不同,具有手术衣袖可以伸缩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环的作用,便于医生将手伸过松紧带位置的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的外部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手术衣袖,2-无菌手套,3-宽袖部,4-松紧带,5-上端衣袖,6-下端衣袖,7-松紧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包括手术衣袖1、无菌手套2、宽袖部3和松紧带4;

手术衣袖1包括上端衣袖5和下端衣袖6;上端衣袖5与下端衣袖6之间设置有宽袖部3,且上端衣袖5和下端衣袖6之间胶粘或者车缝连接有松紧绳7;

宽袖部3是将手术衣袖1的下端向上提起,然后手术衣袖1之间形成的褶皱部分,褶皱部分的两端分别为上端衣袖5的下端和下端衣袖6的上端,即松紧绳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褶皱部分的两端;

无菌手套2和下端衣袖6的下端分别通过胶粘与松紧带4固定连接。

优选的,宽袖部3位于手术衣袖1的中间位置;宽袖部3位于医生穿戴手术衣时,医生的手部关节处的位置,通过宽袖部3和松紧绳7的作用,便于医生的手部关节进行活动时,不受到衣袖长度的限制,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使得手术衣袖1具有伸缩长短的功能。

优选的,松紧带位于医生穿戴手术衣时,医生手腕部位的上方1cm-15cm。

优选的,松紧带4设置有一层用于手术衣的无纺布;无纺布包裹固定于松紧带4外层,避免细菌通过松紧带4从内渗出,减小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穿戴过程为:双手依次伸进上端衣袖5、下端衣袖6、松紧带4、无菌手套2,在伸进松紧带4时双手的五指需要不断地展开与收合,达到伸进松紧带4的效果,然后伸进无菌手套2的上部,再利用两只未完全戴好无菌手套2的手进行相互协作,完成无菌手套2穿戴操作。

具体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急救型的手术衣袖及手套,包括手术衣袖1、无菌手套2、宽袖部3和松紧带4;

手术衣袖1包括上端衣袖5和下端衣袖6;上端衣袖5与下端衣袖6之间设置有宽袖部3,且上端衣袖5和下端衣袖6之间固定连接有松紧绳7;

宽袖部3是将手术衣袖1的下端向上提起,然后手术衣袖1之间形成的褶皱部分,褶皱部分的两端分别为上端衣袖5的下端和下端衣袖6的上端,即松紧绳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褶皱部分的两端;

无菌手套2与下端衣袖6的下端通过松紧带4固定连接。

优选的,宽袖部3位于手术衣袖1的中间位置;宽袖部3位于医生穿戴手术衣时,医生的手部关节处的位置,通过宽袖部3和松紧绳7的作用,便于医生的手部关节进行活动时,不受到衣袖长度的限制,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使得手术衣袖1具有伸缩长短的功能。

优选的,松紧带位于医生穿戴手术衣时,医生手腕部位的上方1cm-15cm。

优选的,松紧带4内表面车缝连接有伸缩环;伸缩环采用弹性卡箍抱箍Q673B钢带型弹性环;同时将弹性卡箍抱箍Q673B钢带型弹性环的材质采用更为柔软的弹性片。

优选的,伸缩环内壁开设有一限位凹槽;医生用五个手蜷缩插入伸缩环,然后展开使得伸缩环进入伸开状态下,伸缩环一端与限位凹槽卡住,达到伸开状态;此时,医生便可以方便的将手伸进无菌手套2,同时,可以利用两只未完全戴好无菌手套2的手进行相互协作,完成无菌手套2穿戴操作;

最后,通过巡回护士或者其它人员将松紧带4部位的伸缩环,通过穿戴无菌手套2的手进行按压,伸缩环一端便与限位凹槽脱离,此时松紧带4对医生手腕部进行收缩,使得医生手腕部的衣袖不易摆动;

具有可以避免手的皮肤表面拉衣袖或接触到其它处的情况发生,以及避免造成污染、减少穿戴过程重新操作、减少对手术造成污染的状况和手术失败的概率的优点。

优选的,松紧带4设置有一层用于手术衣的无纺布;无纺布包裹固定于松紧带4外层,避免细菌通过松紧带4从内渗出,减小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