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跟鞋天皮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0871发布日期:2019-01-29 17:42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跟鞋天皮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跟钉,特别涉及一种高跟鞋天皮钉。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鞋跟钉要么在与垫块的连接处做的过于薄,虽然在注塑成型时流入鞋跟钉的体积较大,但是鞋跟钉的强度得不到满足,易断或撕裂,当做的过于厚时,流入鞋跟钉的体积过小,导致鞋跟钉与垫块之间的连接不够紧密,此外还有鞋跟钉装入高跟鞋时磨损较多、难以装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跟鞋天皮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跟鞋天皮钉,包括钉本体,所述的钉本体具有与鞋跟相连的上端部和与垫块相连的下端部,所述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上端部外侧面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的上端部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槽以上端部的轴线为中心环绕设置,所述的限位槽为梯形结构,且限位槽由外向内宽度逐渐减小,所述的下端部为圆台形结构,且下端部的直径向上端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的下端部沿轴向设有两层灌胶槽,所述的灌胶槽为十字型结构,且灌胶槽在下端部表面具有四个灌口,所述的灌胶槽之间形成加强环。

所述的上端部的顶端设有倒圆。

所述的加强环的厚度小于灌胶槽的高度。

所述的下端部的底端端面设有定位孔,所述的定位孔贯穿灌胶槽。

所述的定位孔直径向上端部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的定位孔延伸至上端部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跟鞋天皮钉具有多处灌口,提高注塑定型后的连接紧密性,同时设置定位孔限制鞋跟钉从垫块上拔出,通过倒圆以及限位槽的设置加强鞋跟钉与高跟鞋鞋跟的连接强度,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跟鞋天皮钉,包括钉本体1,所述的钉本体1具有与鞋跟相连的上端部2和与垫块相连的下端部3,所述的上端部2和下端部3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表明钉本体1本身是由一块材料经过切削等工序加工而成,结构自身强度具有保证。所述的上端部2外侧面设有若干限位槽4,所述的上端部2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槽4以上端部2的轴线为中心环绕设置,传统是设置凸块,但实际应用中,凸块易因外力作用撕裂垫块,故设置限位槽4,在注塑成型后能避免此类情况,提高连接紧密性。所述的限位槽4为梯形结构,且限位槽4由外向内宽度逐渐减小,相当于垫块凸出的部分嵌入限位槽4,进一步提高组合结构强度。所述的下端部3为圆台形结构,且下端部3的直径向上端部2方向逐渐减小,在注塑成型时,垫块是由外向内将下端部3包裹住,故此种设计能提高垫块相对鞋跟钉向下的力,防止脱离、崩裂或撕裂,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的下端部3沿轴向设有两层灌胶槽5,所述的灌胶槽5为十字型结构,且灌胶槽5在下端部3表面具有四个灌口,多处灌口设计意味着多处连接点,有效分散外力,避免马上达到强度疲劳极限,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的灌胶槽5之间形成加强环7,加强下端部3侧面的结构强度,与肋板作用相似。

所述的上端部2的顶端设有倒圆6,方便鞋跟钉插入鞋跟,减少磨损,提高流畅度。

所述的加强环7的厚度小于灌胶槽5的高度,增大了注塑时流入下端部3内的体积,同时不会明显影响加强环7的功效。

所述的下端部3的底端端面设有定位孔8,所述的定位孔8贯穿灌胶槽5,方便注塑时的定位。

所述的定位孔8直径向上端部2方向逐渐增大,与倒刺原理类似,当垫块由下端部3拔出时,遇到定位孔8的倾斜斜面受到阻力,以此提高连接的紧密性。

所述的定位孔8延伸至上端部2内,使得垫块与上端部2之间也有直接的连接关系,提高整体的连接紧密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跟鞋天皮钉具有多处灌口,提高注塑定型后的连接紧密性,同时设置定位孔限制鞋跟钉从垫块上拔出,通过倒圆以及限位槽的设置加强鞋跟钉与高跟鞋鞋跟的连接强度,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