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止滑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771发布日期:2019-01-13 16:29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止滑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止滑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是鞋子一个部件,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内底和外底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内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

目前缺少针对有积水的路面一种有效防打滑的鞋底,不能有效止滑,在有积水的路面行走时易发生滑倒等现象,易危害人身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有积水的路面行走时进行止滑的鞋底。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止滑鞋底,包括外底和内底,所述外底和内底相对一侧通过胶水进行粘接,所述内底的内部设有按摩机构,所述内底的两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粘接有缓冲块,所述外底的内部填充有多个弹性块,所述外底的下侧壁中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斜槽和多个第二斜槽,多个所述第一斜槽和多个第二斜槽对称设置,所述外底的下侧壁还一体成型有多个止滑块,每个所述止滑块的表面设有多条刻痕,所述外底的前后端下侧壁均设有向外的凸起条。

上述结构中,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鞋底与有积水的路面接触时,挤压水通过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向内侧流动,再流至外侧,避免水与鞋底长时间接触造成的摩擦力减少,更易发生滑动的现象,设置凸起条能有效防止倾倒,刻画刻痕,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防滑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底采用MD材料制成,所述内底采用EVA橡塑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MD材料质轻、弹性及抗震性能好,EVA橡塑材料轻便,有弹性,进而增加了鞋底的弹性,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填充在内底内部的多个形变块,每个所述形变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每个所述形变块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均延伸至内底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垫片。

采用上述结构,脚底与垫片接触时,挤压连接柱往下移动,形变块和空腔发生形变,脚底离开垫片时,形变块和空腔恢复,能有效对脚底向下的力进行缓冲吸附,使使用者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形变块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每个所述连接管与形变块的一端均与空腔的内部连通,所述内底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流道,每个所述流道均与其中一个形变块内的空腔内部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外部空气通过流道流至空腔内,当脚底与垫片接触,连接柱下移挤压形变块,使空腔内的空气排出,当脚底离开垫片时,空气再次进入空腔中,进而通过空气的排出排入对脚底的下压力进行缓冲,有效提升穿戴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块和缓冲块均由高抗冲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高抗冲聚苯乙烯材料具有抗冲击和耐磨性较好功能,鞋底运用在跑步方面时能有效缓冲鞋底与地面接触时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垫片均为磁石鞋垫。

采用上述结构,磁石鞋垫能在垫片与脚底接触时能起到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鞋底,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底的内部设置形变块和空腔,通过流道实现空气的排出和排入以及形变块的形变,对脚底与垫片接触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吸附,穿戴更加舒适;通过在鞋底设置凸起条、刻痕、第一斜槽和第二斜槽增加鞋底的防滑能力,提升使用安全,通过磁石鞋垫对使用者的脚底进行按摩,起到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和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起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外底;2-内底;3-流道;4-垫片;5-连接柱;6-形变块;7-空腔;8-弹性块;9-连接管;10-凸起条;11-第一斜槽;12-第二斜槽;13-止滑块;14-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水面止滑鞋底,包括外底1和内底2,所述外底1和内底2相对一侧通过胶水进行粘接,所述内底2的内部设有按摩机构,所述内底2的两侧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粘接有缓冲块14,所述外底1的内部填充有多个弹性块8,所述外底1的下侧壁中部开设有多个第一斜槽11和多个第二斜槽12,多个所述第一斜槽11和多个第二斜槽12对称设置,所述外底1的下侧壁还一体成型有多个止滑块13,每个所述止滑块13的表面设有多条刻痕,所述外底1的前后端下侧壁均设有向外的凸起条10。

上述结构中,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一斜槽11和第二斜槽12,鞋底与有积水的路面接触时,挤压水通过第一斜槽11和第二斜槽12向内侧流动,再流至外侧,避免水与鞋底长时间接触造成的摩擦力减少,更易发生滑动的现象,设置凸起条10能有效防止倾倒,刻画刻痕,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防滑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底1采用MD材料制成,所述内底2采用EVA橡塑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MD材料质轻、弹性及抗震性能好,EVA橡塑材料轻便,有弹性,进而增加了鞋底的弹性,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填充在内底2内部的多个形变块6,每个所述形变块6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7,每个所述形变块6的上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5,每个所述连接柱5均延伸至内底2的上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垫片4。

采用上述结构,脚底与垫片4接触时,挤压连接柱5往下移动,形变块6和空腔7发生形变,脚底离开垫片4时,形变块6和空腔7恢复,能有效对脚底向下的力进行缓冲吸附,使使用者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形变块6之间通过连接管9相互连接,每个所述连接管9与形变块6的一端均与空腔7的内部连通,所述内底2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流道3,每个所述流道3均与其中一个形变块6内的空腔7内部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外部空气通过流道3流至空腔7内,当脚底与垫片4接触,连接柱5下移挤压形变块6,使空腔7内的空气排出,当脚底离开垫片4时,空气再次进入空腔7中,进而通过空气的排出排入对脚底的下压力进行缓冲,有效提升穿戴的舒适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8和缓冲块14均由高抗冲聚苯乙烯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高抗冲聚苯乙烯材料具有抗冲击和耐磨性较好功能,鞋底运用在跑步方面时能有效缓冲鞋底与地面接触时的冲击力。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垫片4均为磁石鞋垫。

采用上述结构,磁石鞋垫能在垫片4与脚底接触时能起到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酸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等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