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汗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8905发布日期:2019-06-13 15:0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汗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汗鞋垫。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鞋子的要求越来越高,鞋子的种类日益增多,鞋垫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物品,它的种类也日益增多,有增高鞋垫,防蚊鞋垫,防静电鞋垫,吸汗鞋垫等。现在人们对功能性鞋垫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吸汗鞋垫,特别是在工厂中,周围环境较差,工人需要穿工作鞋,这种透气性较差的鞋子,这类鞋子会使得脚会产生大量的汗,不仅使得工作人员穿着不舒服,也很容易引发脚气问题。现有的吸汗鞋垫,在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吸水性能,但工人时间工作长,负重大等特点往往被忽视,大多数鞋垫都没有起到缓冲和防滑功能,因此,急需一种有缓冲和防滑功能的吸汗鞋垫。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汗鞋垫,通过缓冲层和防滑层的加入,使得舒适性增强,鞋子和鞋垫的连接更加牢靠,通过缓冲层和防滑层的孔洞设计,提高了鞋垫的透气性。

一种吸汗鞋垫,包括吸汗层,所述吸汗层包括导流层、吸水层、绒毛层、锁水层以及防水层,所述吸汗层的表层为导流层,所述导流层下部为所述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下部为所述绒毛层,所述绒毛层下部为所述锁水层,所述锁水层下部为所述防水层,所述吸汗层下部为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下部为防滑层,所述缓冲层和所述防滑层上贯通开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导流层为PE打孔膜层。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为PU材质,位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6mm,位于前脚掌和后脚跟之间的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3mm。

优选地,所述防滑层为橡胶材质,位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所述防滑层上设置有防滑块。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和所述防滑层上所述通孔的进气孔设置于所述缓冲层的上表面,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防滑层的侧面和底部。

优选地,所述吸汗层、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防滑层之间为胶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缓冲层和防滑层的加入,使得舒适性增强,鞋子和鞋垫的接触更加牢靠,通过缓冲层和防滑层的孔洞设计,提高了鞋垫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汗鞋垫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汗鞋垫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汗鞋垫的仰视图。

图中:1-吸汗层;2-缓冲层;3-防滑层;4-通孔;5-导流层;6- 吸水层;7-绒毛层;8-锁水层;9-防水层;10-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吸汗鞋垫,包括吸汗层1,所述吸汗层1包括导流层5、吸水层6、绒毛层7、锁水层8、防水层9,所述吸汗层 1的表层为导流层5,所述导流层5下部为吸水层6,所述吸水层6 下部为绒毛层7,所述绒毛层7下部为锁水层8,所述锁水层8下部为防水层9,所述吸汗层1下部为缓冲层2,所述缓冲层2下部为防滑层3。

如图1-3所示,所述导流层5为PE打孔膜层,所述缓冲层2为 PU材质,位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缓冲层2厚度为6mm,位于前脚掌和后脚跟之间的缓冲层的厚度为3mm,所述防滑层3为橡胶材质,位于前脚掌和后脚跟处的防滑层3上设置有防滑块10,所述缓冲层2 和防滑层3上贯穿开设有通孔4,所述通孔4的进气孔设置于缓冲层 2的上表面,出气口设置于防滑层3的侧面和底部,所述吸汗层1、所述缓冲层2以及所述防滑层3之间为胶水连接。

当工作人员的脚底出汗时,汗水首先由导流层5引入到吸水层6,当吸水层6有水时,绒毛层7的吸水性较强,会将水吸附到其内部,汗水最终到达锁水层8,该锁水层8为树脂,能将汗水锁住,使得人的脚底保持干爽,缓冲层2的通孔4的设计能加快气体的流通,加强脚垫的透气性,且缓冲层2被压缩时能积累一部分能量,在恢复时回馈一部分能量,使得走路更加便捷,脚底的防滑层3为橡胶材质,其上的防滑块10为凸出圆柱体,使得鞋子和鞋垫的接触更加牢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