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套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1233发布日期:2019-02-01 19:3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套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皮套键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套键盘。



背景技术:

皮套键盘是一种里面夹有一个USB键盘或蓝牙键盘的,可以接连且保护手机、MID、平板电脑等的皮套。将键盘与相关设备连接,USB连接或蓝牙连接,即可使用外接键盘进行控制或打字。皮套键盘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对平板电脑等设备起到保护作用,二是提供了一个外接键盘。

现有的皮套键盘通常都是采用一个保护壳将平板电脑等设备套入其中,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不便于操作使用。另外,在支撑固定方面,现有的皮套键盘通常在打开之后是通过皮套本身折叠起来起支撑作用,这种方式的不足是如果频繁的折叠皮套,会出现磨损,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会影响其支撑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改进的皮套键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皮套键盘,包括底板和面板,底板和面板可盖合或打开,为皮套键盘的主体结构;底板面向面板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皮套内置键盘;面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即支撑板和设备固定板组成,支撑板和设备固定板通过面板内置的金属旋转轴承连接,支撑板旋转后对皮套键盘起支撑作用;设备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固件和右固件,设备固定板的下侧边与底板连接;并且,设备固定板的下侧设置有下固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皮套键盘,其中,底板和面板为常规的连接结构的底板和面板,构成皮套键盘的主体结构;本申请的关键在于,面板的上下两部分,即支撑板和设备固定板,采用面板内置的金属旋转轴承连接,这种轴承连接方式,即便支撑板频繁的反复转动折叠也不会对面板本身造成磨损,不仅耐用,而且美观。并且,本申请的皮套键盘通过左固件、右固件和下固件对平板电脑进行固定,不会影响操作,且取用方便。

优选的,下固件下方设置有笔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皮套键盘特别设置了笔套,可以方便携带笔。现有的皮套键盘做笔套比较少,而且就算做笔套,也是通过键盘皮套车缝的方式嵌入在皮套边缘,这种方式只是为笔提供了一个容纳空间,不能很好的固定。而本申请特别设置了笔套结构,能够方便笔的容纳和固定。

优选的,底板的一面设置皮套内置键盘,另一面为皮套外皮层;支撑板和设备固定板分别套设在相应的皮套外壳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底板、支撑板和设备固定板都是采用的硬质的塑料或者金属板或者其它材质的硬质材料制成的,皮层或者皮套外壳采用真皮或者仿真皮制备,一方面,使用起来手感更好,实用性更强;另一方面,更加美观,有质感。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皮套键盘,采用金属旋转轴承连接支撑板,避免其反复折叠磨损,并且,金属旋转轴承使用寿命长,间接的延长了皮套键盘的使用寿命。另外,本申请的皮套键盘通过左固件、右固件和下固件对平板电脑进行固定,不会影响操作,取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皮套键盘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皮套键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笔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01为平板电脑、1为底板、3为笔套、11为皮套内置键盘、21为支撑板、22为设备固定板、23为金属旋转轴承、210和220为皮套外壳、221为左固件、222为右固件、223为下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理解和说明本申请,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实施例

本例的皮套键盘,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1和面板,底板1和面板可盖合或打开,为皮套键盘的主体结构。底板1面向面板的一面固定设置有皮套内置键盘11;另一面为皮套外皮层。面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即支撑板21和设备固定板22组成,支撑板21和设备固定板22通过面板内置的金属旋转轴承23连接,支撑板21旋转后对皮套键盘起支撑作用;设备固定板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固件221和右固件222,设备固定板22的下侧边与底板1连接;并且,设备固定板22的下侧设置有下固件223。

本侧的皮套键盘,使用时,通过左固件221、右固件222和下固件223将平板电脑01固定在设备固定板22上,简单方便;打开面板后,支撑板21旋转后对整个皮套键盘起支撑作用;皮套内置键盘11通过常规的连接方式与平板电脑01连接,例如USB连接或者蓝牙连接。

本例的一个改进结构中,在下固件223下方设置有笔套3,如图3所示。并且,支撑板21和设备固定板22分别套设在相应的皮套外壳210和220内。

本例的皮套键盘与现有的皮套键盘相比有如下优势:

第一,通过金属旋转轴承连接支撑板,避免了支撑板磨损,更美观耐用;

第二,平板电脑通过三点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使用更加方便;

第三,本例的皮套键盘特别设置有笔套,方便容纳和固定笔。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