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盒盖体结构及餐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983发布日期:2019-09-20 21:03阅读:1631来源:国知局
餐盒盖体结构及餐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盒盖体结构及餐盒结构,尤指一种一次性的餐盒盖体结构及餐盒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外食族的比例逐渐增加,为了节省清洁餐具的时间及资源,大部分店家皆采用一次性的餐盒。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的餐盒有塑料和纸质两种。再者,消费者在购买便当时,通常会一起购买饮料或由店家附赠饮料,然而餐盒及饮料(杯子)为分开的物品,携带上较为不便,往往需要一只手拿餐盒,另一只手拿饮料(杯子),造成消费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餐盒盖体结构及餐盒结构,该餐盒盖体具有固定杯子(饮料)的功能,以便将杯子(饮料)及餐盒结合为一体,携带上较为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盒盖体结构,包含:一顶板,该顶板上设置一固定槽,该固定槽呈环型,该固定槽的一侧形成一第一侧壁,该固定槽的另一侧形成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呈环形板体,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具有不同的直径,该固定槽能供杯子的底缘置入,并以该第一侧壁或该第二侧壁卡固定位;以及一上周壁,该上周壁连接于该顶板的边缘。

优选地,该固定槽位于该顶板的中心处。

优选地,该固定槽的另一侧还形成一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呈环形板体,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具有不同的直径,该第一侧壁的直径大于该第二侧壁的直径,该第二侧壁的直径大于该第三侧壁的直径。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的直径、该第二侧壁的直径及该第三侧壁的直径分别为61.5mm、56mm及50mm。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位于该固定槽的外侧,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位于该固定槽的内侧,该第三侧壁位于该第二侧壁的上方,该第一侧壁的下端及该第二侧壁的下端之间连接一底段,该第二侧壁的上端及该第三侧壁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中间段。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具有斜度,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的斜度为2度至8度。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的斜度为5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餐盒结构,包括:一餐盒盖体,该餐盒盖体包含一顶板及一上周壁,该上周壁连接于该顶板的边缘,该上周壁远离该顶板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扣合部,该顶板上设置一固定槽,该固定槽呈环型,该固定槽的一侧形成一第一侧壁,该固定槽的另一侧形成一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呈环形板体,该第一侧壁及该第二侧壁具有不同的直径,该固定槽能供杯子的底缘置入,并以该第一侧壁或该第二侧壁卡固定位;以及一餐盒盒体,该餐盒盒体包含一底板及一下周壁,该下周壁连接于该底板的边缘,该下周壁远离该底板的一端形成一第二扣合部,该餐盒盖体能盖置于该餐盒盒体上,并以该第一扣合部及该第二扣合部相互扣合。

优选地,该固定槽位于该顶板的中心处。

优选地,该固定槽的另一侧还形成一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呈环形板体,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具有不同的直径,该第一侧壁的直径大于该第二侧壁的直径,该第二侧壁的直径大于该第三侧壁的直径。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的直径、该第二侧壁的直径及该第三侧壁的直径分别为61.5mm、56mm及50mm。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位于该固定槽的外侧,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位于该固定槽的内侧,该第三侧壁位于该第二侧壁的上方,该第一侧壁的下端及该第二侧壁的下端之间连接一底段,该第二侧壁的上端及该第三侧壁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中间段。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具有斜度,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的斜度为2度至8度。

优选地,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及该第三侧壁的斜度为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餐盒盖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固定槽,该固定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侧壁,该固定槽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具有不同的直径,当杯子放置于餐盒盖体的顶板上时,杯子的底缘可置入固定槽中,并利用第一侧壁或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卡固定位,因此可分别用以固定不同尺寸的杯子。该餐盒盖体具有固定杯子(饮料)的功能,以便将杯子(饮料)及餐盒结合为一体,携带上较为方便。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餐盒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Ⅱ-Ⅱ剖视图。

图3为图1的Ⅲ-Ⅲ剖视图。

图4为图2的Ⅳ部分详图。

图5为图2的Ⅴ部分详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餐盒结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餐盒结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餐盒结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盒结构,包括一餐盒盖体1及一餐盒盒体2。

该餐盒盖体1较佳是以塑料材质制成,餐盒盖体1的材质并不限制,餐盒盖体1可以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或聚乳酸(PLA)等材质制成。该餐盒盖体1包含一顶板11及一上周壁12,顶板11的形状并不限制,较佳是呈方形,上周壁12连接于顶板11的边缘,上周壁12可由顶板11的边缘向下弯折延伸,且可于上周壁12远离顶板11的一端形成一第一扣合部13(如图5所示),可用以与餐盒盒体2相互扣合固定。

该餐盒盖体1的顶板11上设置一固定槽14,该固定槽14较佳是位于顶板11的中心处,该固定槽14可凹设于顶板11上,亦即该固定槽14可由顶板11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该固定槽14呈环型。请一并参阅图4,该固定槽14的一侧形成一第一侧壁15,该固定槽14的另一侧形成一第二侧壁16,该固定槽14的另一侧亦可进一步形成一第三侧壁17,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皆呈环形板体。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具有不同的直径,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的直径分别为D1、D2及D3,第一侧壁15的直径D1大于第二侧壁16的直径D2,第二侧壁16的直径D2大于第三侧壁17的直径D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的直径D1、第二侧壁16的直径D2及第三侧壁17的直径D3分别为61.5mm、56mm及50mm,但不予以限制。

如图6至图8所示,当杯子(饮料)5放置于餐盒盖体1的顶板11上时,杯子5的底缘51可置入固定槽14中,并利用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或第三侧壁17卡固定位。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具有不同的直径,因此可分别用以固定多种(三种)不同尺寸的杯子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位于固定槽14的外侧,亦即第一侧壁15位于固定槽14靠近顶板11边缘的一侧,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则位于固定槽14的内侧,亦即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位于固定槽14远离顶板11边缘的一侧。第三侧壁17位于第二侧壁16的上方。第一侧壁15的下端及第二侧壁16的下端之间连接一底段18,第二侧壁16的上端及第三侧壁17的下端之间连接一中间段19,底段18及中间段19较佳是呈水平状的板体。

较佳的,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具有斜度θ1、θ2及θ3,使得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呈锥状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为向下递减直径的锥状体,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为向下递增直径的锥状体。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具有斜度,能起到导引的效果,且可配合杯子5的底缘51的斜度,具有较佳的卡固定位效果。

所述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的斜度θ1、θ2及θ3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的斜度θ1、θ2及θ3较佳为2度至8度,最佳为5度,惟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的斜度θ1、θ2及θ3并不限制角度大小,可因应杯子的设计而变化。所述的斜度θ1、θ2及θ3系指第一侧壁15、第二侧壁16及第三侧壁17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该餐盒盒体2较佳是以塑料材质制成,餐盒盒体2的材质并不限制,餐盒盒体2可以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或聚乳酸(PLA)等材质制成。该餐盒盒体2包含一底板21及一下周壁22,底板21的形状并不限制,较佳是呈方形,下周壁22连接于底板21的边缘,下周壁22可由底板21的边缘向上弯折延伸,且可于下周壁22远离底板21的一端形成一第二扣合部23(如图5所示),餐盒盖体1能盖置于餐盒盒体2上,并以第一扣合部13及第二扣合部23相互扣合,使餐盒盒体2与餐盒盖体1相互扣合固定。所述的第一扣合部13及第二扣合部23可为相对应的多段弯折结构,可使餐盒结构内部形成较佳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亦可将上述的第三侧壁17予以省略,亦即只在该固定槽14的一侧形成一第一侧壁15,该固定槽14的另一侧形成一第二侧壁16。本实施例的固定槽14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侧壁,可利用第一侧壁15或第二侧壁16卡固定位杯子5的底缘51,因此可用以固定两种尺寸的杯子。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固定槽14亦可具有多个(如四个或五个)不同直径的侧壁,以便于固定更多种尺寸的杯子。

本实用新型之特点及功能在于:

本实用新型餐盒盖体的顶板上设置有固定槽,该固定槽的一侧形成有第一侧壁,该固定槽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第三侧壁具有不同的直径,当杯子(饮料)放置于餐盒盖体的顶板上时,杯子的底缘可置入固定槽中,并利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或第三侧壁卡固定位,因此可分别用以固定不同尺寸的杯子。本实用新型餐盒盖体具有固定杯子的功能,以便将杯子及餐盒结合为一体,携带上较为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