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人摔倒自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6318发布日期:2019-04-29 11:46阅读:20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老人摔倒自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老人摔倒自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30多万人以上死于跌倒,其中60岁以上的人占≥50%,而跌倒损伤股骨部和腰部的≥70%,由于摔倒是不定向的,而现在的防摔保护装置只能解决后摔保护;全社会人口的跌倒死亡率为4.7/10万。跌倒损伤康复后,20-30%老年人引起身体机能下降,独立生活能力降低,甚至过早死亡。目前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千万老年人至少要发生2 .5千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人民币。

老年人在生活中摔伤是非常普遍的,但造成的后果尤为严重。老年人因机体逐渐衰老,可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下降。同时由于自身感知和外部信息的中枢过程减慢,平衡能力下降及听力的障碍等原因,容易发生意外的绊倒或滑倒。另外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化,造成关节僵硬,容易造成运动障碍而摔倒。其后果可造成躯体损伤;还可能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老年人摔倒伤害部位绝大多数是臀部股骨附近及其关联区域受伤,现在的保护装置一般重点保护的是颈部,腰部及腰部周围是属于辐射保护的,因此其保护效果非常差。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国全面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近几年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带来的老年人摔倒后伤亡的事故也随着大幅度增加。

还有,由于红外感应运用的原理是测距,当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安全气囊摊开,但是在生活中,老人周身有遮挡物或者其他情况时,常常会发生误触发,触发后的由于安全气囊弹开,这不仅有可能会使老人摔倒,同时还会受到惊吓,导致误伤,情形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人摔倒自动防护装置,该装置通过红外传感器与陀螺仪传感器模块共同作用,对于腰部以及腰部周围实时有效的保护,无论是前摔侧摔或者后摔都能够及时保护,判断摔倒精准度高,不会发生误触发;本装置在穿戴时非常方便,轻巧,不会影响用户正常走路或者其他动作,另外本装置可以多次使用,经济实用,还能够针对不同体型的人进行快速调节气囊围绕在腰部的位置,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一种老人摔倒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气囊,气罐,U形插片,红外测距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电磁阀,单片机,腰部固定带,其特征是所述气罐固定在U形插片上;所述气罐通过导管与气囊连接,气囊弹开后与身体接触的一面为扁平状,气罐可拆卸的固定在U形插片上,且在导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腰部固定带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单片机,且在单片机旁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在单片机上扣合有外壳,外壳上预留有电源安装槽;所述腰部固定带端部外侧也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腰部固定带四分之一处固定有陀螺仪传感器;所述U形插片安插在腰部固定带上,且分布在单片机两侧;所述电磁阀通过弹簧线与单片机连接;所述腰部固定带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的一端设有卡头,在腰部固定带的另一端等距的打有通孔;所述腰部固定带穿戴在用户衣服最外层的腰部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感应触发距离为15-30cm之间的任意距离。

优选地,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检测触发角度为40-5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气罐可拆卸的与腰部固定带相固定。

优选地,腰部固定带穿戴在身上时,在身体前侧的两边也可安插两个U形插片以及气罐与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精准判断老人是否摔倒,不会发生误触发,避免在老人不注意时气囊突然弹开,造成心理上以及身体上的损伤,另外本装置前后均设有安全气囊,可以保证用户以任何形式任何角度摔倒,均能够对老人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特别是对臀部股骨附近及其关联区域,能够有效的进行保护,同时用户在穿戴上该防护装置时,不会影响任何其他动作,穿戴简单,另外椭圆球状的设计可以增大用户的接触面积,可以柔和的吸收更多外力,受力更加均衡,不会由于局部受力对老人身体产生局部挤压过重,对身体局部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的气罐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判断框图。

图中,气囊1,气罐2,U形插片3,红外测距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电磁阀6,单片机7,腰部固定带8,卡头8-1,通孔8-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老人摔倒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气囊1,气罐2,U形插片3,红外测距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电磁阀6,单片机7,腰部固定带8,其特征是所述气罐2固定在U形插片3上;所述气罐2通过导管与气囊1连接,气囊1弹开后与身体接触的一面为扁平状,气罐2可拆卸的固定在U形插片3上,且在导管上设有电磁阀6;所述腰部固定带8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单片机7,且在单片机7旁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在单片机7上扣合有外壳,外壳上预留有电源安装槽;所述腰部固定带8端部外侧也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所述腰部固定带四分之一处固定有陀螺仪传感器5;所述U形插片3安插在腰部固定带8上,且分布在单片机7两侧,若用户体型较大,将所述U形插片3挪动至靠近腰部两侧边缘处,由于是穿戴在衣服外面,衣服通常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放置U形插片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生错位,使效果达到最优化,拖用户体型瘦小,可将U形插片适当向单片机7处挪动,以适应瘦小体型的用户;所述电磁阀6通过弹簧线与单片机7连接;所述腰部固定带8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的一端设有卡头8-1,在腰部固定带8的另一端等距的打有通孔8-2;所述腰部固定带8穿戴在用户衣服最外层的腰部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4感应触发距离为15-30cm之间的任意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陀螺仪传感器5检测触发角度为40-5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7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7。

进一步地,所述气罐2可拆卸的与腰部固定带8相固定。

进一步地,腰部固定带8穿戴在身上时,在身体前侧的两边也可安插两个U形插片以及气罐与气囊。

实施例1

一种老人摔倒自动防护装置,包括气囊1,气罐2,U形插片3,红外测距传感器4,陀螺仪传感器5,电磁阀6,单片机7,腰部固定带8,其特征是所述气罐2固定在U形插片3上;所述气罐2通过导管与气囊1连接,气囊1弹开后与身体接触的一面为扁平状,气罐2可拆卸的固定在U形插片3上,且在导管上设有电磁阀6;所述腰部固定带8的中部外侧固定有单片机7,且在单片机7旁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在单片机7上扣合有外壳,外壳上预留有电源安装槽;所述腰部固定带8端部外侧也设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所述腰部固定带四分之一处固定有陀螺仪传感器5;所述U形插片3安插在腰部固定带8上,且分布在单片机7两侧,若用户体型较大,将所述U形插片3挪动至靠近腰部两侧边缘处,由于是穿戴在衣服外面,衣服通常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以放置U形插片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生错位,使效果达到最优化,拖用户体型瘦小,可将U形插片适当向单片机7处挪动,以适应瘦小体型的用户;所述电磁阀6通过弹簧线与单片机7连接;所述腰部固定带8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的一端设有卡头8-1,在腰部固定带8的另一端等距的打有通孔8-2;所述腰部固定带8穿戴在用户衣服最外层的腰部位置处,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4感应触发距离为20cm;所述陀螺仪传感器5检测触发角度为45度角,45度为摔倒临界角度;所述单片机7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7。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防护装置连接关系是陀螺仪和红外测距传感器4与单片机7相连接用于接收信号,单片机7与电机相连接接收到信号后电机装置开启,使气罐22开启向安全气囊1充气实现安全气囊11的打开,实现防护装置打开。利用陀螺仪传感器54模块,测量人体倾斜的角度,当角度达到人体摔倒时的最大角度时(大于45度),陀螺仪会接收到信号,向主控设备输出信号。陀螺仪传感器54模块是利用测量人体倾斜的角度来实现其功能的,可以准确的判断老人是否处于摔倒状态。利用3红外测距传感器4:设定测量距离为20cm,当人体摔倒接近地面20cm的时候,测距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向主控设备输出信号。测距传感器反应时间迅速大约0.02秒之内输出信号,可以很好的为老人提供保护。利用陀螺仪传感器54和红外测距传感器4同时测量老人摔倒时的状态,如果,当陀螺仪和红外测距传感器43同时接收到信号时,向主控设备即单片机7输入信号,之后半片机向电机输出信号使电机装置开启;利用电机与气罐2相连接,当电机接收到信号时自动开启,拉开气罐2的拉环,使气罐2自动向安全气囊1充气,实现安全气囊1打开的功能。安全气囊1主要是为了保护老人的腰部,为老人的安全提供支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