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防滑舒适护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2109发布日期:2019-06-05 22:20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开放式防滑舒适护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防滑舒适护膝。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护膝一般常见的有简易式的护膝以及可调整式的护膝。

简易式的护膝通常为由弹性布料一体成形所制成的筒状结构,其穿戴时必须先从足部套入,再将护膝向上拉动经过脚踝与小腿部后套设于膝关节处,将膝关节整体包覆住,限制膝关节的活动范围,避免膝关节过度运动造成伤害。

但这种简易式的护膝使用上极为不便,并且其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膝盖形状、大小任意调整护膝包覆的松紧程度,故常有因太紧而不舒适、因太松而无法达到预期的保护功效的情形发生,无法完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另外一种整片单一材质可调整式的护膝,其根据上述简易式护膝的缺点进行改进,形成一种可直接固定于膝盖关节周围的护膝,其将粘扣件设置于一种弹性布料的两端,使布料的两端相向弯折并且包覆膝盖关节后,利用所述粘扣件进行粘合固定,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膝盖大小、形状自行调整护膝包覆膝盖的松紧程度,同时达成舒适与保护的目的。

但现有的可调整式的护膝佩戴后牢固性差,容易脱落,影响佩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护膝在佩戴过程中滑落的一种开放式防滑舒适护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开放式防滑舒适护膝,包括由OK布制得的护膝主体,所述护膝主体的绒毛面朝外设置,包括呈矩形的护膝前片以及位于护膝前片左、右两侧、用于将护膝前片包覆并固定于膝盖上的侧护片;

其特征在于:

护膝前片,其左、右两侧的中部具有收省结构,使护膝前片具有包覆膝盖的弧度,所述护膝前片内侧的中部具有磁疗层,所述磁疗层的左、右两侧的护膝前片上均缝制有一用于安装弹性金属鱼鳞骨的安装袋,所述安装袋具有开口朝外的弧度,两安装袋之间的区域还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覆盖于磁疗层上并与护膝前片固定,所述防滑层由透气布料制得,其表面均布有多个橡胶凸点;

于护膝前片一侧设置的侧护片,包括位于收省结构上方、并与护膝前片顶部之间具有下过渡部的一上侧护片,以及位于收省结构下方、并与护膝前片底部之间具有上过渡部的一下侧护片,同侧的上侧护片和下侧护片之间具有2.5~5cm的间距;

其中,两上侧护片能够交叠缠绕于膝盖上方,并借助设于任一上侧护片内侧端部的第三魔术贴与另一上侧护片外侧的绒毛面粘接固定,两下侧护片能够交叠缠绕于膝盖下方,并借助设于任一下侧护片内侧端部的第三魔术贴与另一上侧护片外侧的绒毛面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磁疗层与护膝前片借助第一魔术贴固定,所述防滑层与护膝前片借助第二魔术贴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袋的上或下端具有用于穿设弹性金属鱼鳞骨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能够借助封堵条封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封堵条与安装袋借助第四魔术贴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护膝主体的边缘包覆有弹性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护膝主体的外表面设有荧光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未设第三魔术贴的一上侧护片和未设第三魔术贴的一下侧护片的内侧面均水平设有多个弹性气囊,相邻的弹性气囊之间具有透气间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侧护片的宽度大于下侧护片的宽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该护膝中增加收省设计,使护膝前片更贴合于人体膝盖部分的生理曲度,当下肢弯曲时,护膝前片两侧不会鼓起,增加了活动的舒适性;

上侧护片和下侧护片通过特定位置和间距的设置,使得护膝佩戴后,上侧护片缠绕于大腿部分的最下处,即大腿部分的最细处,下侧护片缠绕于小腿部分的最上处,即小腿部分的最细处,从而使得护膝不会由肢体细的部分下滑至粗的部分,保证了佩戴的可靠性,使护膝前片特别是磁疗层能够很好的作用于膝盖部分,而且佩戴后,上侧护片和下侧护片之间具有的缺口,能够增加膝盖弯曲的舒适性;

另外,防滑层的透气设置,能够提高磁疗层对膝盖的作用效果,防滑层橡胶凸点的设置,增加了护膝与肢体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进一步防止护膝下滑,且橡胶凸点的设置还能够防止护膝主体与肢体之间贴合,特别是在运动过后,保证了皮肤能够透气,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开放式防滑舒适护膝,包括由OK布制得的护膝主体,具有一定的弹性,透气吸湿,可以根据膝部形变,自动塑型,完美包裹,减少腿部的拉伤损坏,其中护膝主体的绒毛面朝外设置。护膝主体包括呈矩形的护膝前片11以及位于护膝前片11左、右两侧、用于将护膝前片11包覆并固定于膝盖上的侧护片,佩戴后,护膝前片11半包于膝盖上。

在该护膝中,护膝前片11左、右两侧的中部具有收省结构12,在两侧开始三角形开口,然后缝合,使护膝前片11具有包覆膝盖的弧度,使护膝前片更贴合于人体膝盖部分的生理曲度,当下肢弯曲时,护膝前片11两侧不会鼓起,增加了活动的舒适性和保温性能。

在护膝前片11内侧的中部具有磁疗层13,磁疗层13包括多个恒定磁石粒,恒定磁体呈异极相邻的分布方式,当人在运动、活动和休息中使用该护膝,磁体便会产生的恒定磁场作用于人体,有效促进膝部微循环,可以起到预热作用亦可以减少运动不适、甚至伤害,提高机体机能。

在磁疗层13的左、右两侧的护膝前片11上均缝制有一用于安装弹性金属鱼鳞骨的安装袋14,所述安装袋14具有开口朝外的弧度,弹性金属鱼鳞骨能够使护膝的外观、形状可以被固定以达支撑效力,佩戴后,弹性金属鱼鳞骨位于膝盖两侧,当肢体弯曲时,由于弹性金属鱼鳞骨具有弧度,使其能够很好的随肢体弯曲而变形,并始终与肢体曲度向吻合,佩戴更加舒适。

两安装袋14之间的区域还设有防滑层15,所述防滑层15覆盖于磁疗层13上并与护膝前片11固定,所述防滑层由透气布料制得,其表面均布有多个橡胶凸点。防滑层15的透气设置,能够提高磁疗层13对膝盖的作用效果,防滑层15上橡胶凸点的设置,增加了护膝与肢体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防止护膝下滑,且橡胶凸点的设置还能够防止护膝主体与肢体皮肤之间贴合,特别是在运动过后,保证了皮肤能够透气,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

关于该护膝的佩戴,通过特定的结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护膝下滑。于护膝前片11一侧设置的侧护片,包括位于收省结构12上方、并与护膝前片11顶部之间具有下过渡部的一上侧护片21,以及位于收省结构12下方、并与护膝前片11底部之间具有上过渡部的一下侧护片22,同侧的上侧护片21和下侧护片22之间具有2.5~5cm的间距。其中,两上侧护片21能够交叠缠绕于膝盖上方,并借助设于任一上侧护片21内侧端部的第三魔术贴23与另一上侧护片21外侧的绒毛面粘接固定,两下侧护片22能够交叠缠绕于膝盖下方,并借助设于任一下侧护片22内侧端部的第三魔术贴23与另一上侧护片21外侧的绒毛面粘接固定。

上侧护片21和下侧护片22通过特定位置(上、下过渡部)和间距的设置,使得护膝佩戴后,上侧护片21缠绕于大腿部分的最下处,即大腿部分的最细处,下侧护片22缠绕于小腿部分的最上处,即小腿部分的最细处,从而使得护膝不会由肢体细的部分下滑至粗的部分,保证了佩戴的可靠性,使护膝前片11特别是磁疗层13能够很好的作用于膝盖部分,而且佩戴后,上侧护片21和下侧护片22之间具有的缺口,能够增加膝盖弯曲的舒适性。

并且,进一步的上侧护片21的宽度大于下侧护片22的宽度,使得佩戴更加牢固。

由于护膝佩戴一段时间后需要清洗,为了便于清洗,需要将磁疗层13取下,所以磁疗层13与护膝前片11借助第一魔术贴16固定,所述防滑层15与护膝前片11借助第二魔术贴17固定。第一魔术贴16和第二魔术贴17均包括勾面贴和毛面贴,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方便拆卸,并且优选的,清洗时,裸露部分的魔术贴为毛面贴,易于清洗。

清洗时,最好也要将弹性金属鱼鳞骨取出,防止清洗时,弹性金属鱼鳞骨刺破安装袋14。所以在安装袋14的上或下端具有用于穿设弹性金属鱼鳞骨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能够借助封堵条18封闭。进一步的,封堵条18与安装袋14借助第四魔术贴19固定,第四魔术贴19包括设于安装袋14上的毛面贴和设于封堵条18上的勾面贴。

在护膝主体的边缘包覆有弹性条31,弹性条31能够随侧护片的粘紧而受力裹紧护膝的上、下两端,防止护膝下滑。

在护膝主体的外表面设有荧光条,能够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运动时起到警示作用,提高运动者的安全性。

未设第三魔术贴23的一上侧护片21和未设第三魔术贴23的一下侧护片22的内侧面均水平设有多个弹性气囊24,在佩戴后,弹性气囊24位于护膝内部与肢体后侧贴合,能够减少护膝对肢体的压迫,另外,相邻的弹性气囊24之间具有透气间隙,又能够提高透气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