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7478发布日期:2019-10-12 23:59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
背景技术
:当前的手机大多为超薄化设计,而其使用的SIM卡普遍设计在手机壳体的侧端,当需要取出或更换SIM卡时,需要借助SIM卡针,将其插入手机壳体上指定的插孔并触动设于手机壳体内的卡托锁紧装置,以此弹出供SIM卡安装设置的卡托,然后再将承载于卡托上的SIM卡取出或更换。但是,由于SIM卡针体积小不便携带且容易遗失,用户外出时通常无法携带SIM卡针,这给外出需要携带SIM卡针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变。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以克服上述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方便人们随身携带SIM卡针,且具有不易遗失、方便提取使用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SIM卡针的拉头,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和与所述绳带部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所述头部内收容有SIM卡针,所述头部包括与所述绳带部连接的基体和套接于所述基体外的套体,所述SIM卡针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基体。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基体具有一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定位部,所述SIM卡针具有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定位部的安装部和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顶针部,所述顶针部具有位于所述通槽内的第一状态和伸出于所述通槽的第二状态。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安装部的中部设有圆形穿孔,所述定位部穿过所述圆形穿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基体的上端与所述绳带部连接,所述套体的内部中空且下端开口,所述套体的上端具有可供所述绳带部穿过的避让孔,所述套体自上而下的套设于所述基体外并完全的包覆所述通槽。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基体的底部具有底座,所述底座外露于套体。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通槽形成于所述基体的前侧,所述基体的后侧设有凸条,所述套体的后侧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凸条匹配的条形凹陷,所述凸条嵌入至所述条形凹陷内。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绳带部采用的是截面为圆形的细绳。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绳带部与所述头部是注塑在一起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中,所述定位部由两个相间隔开的立柱组成。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的拉头,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拉头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和与所述绳带部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所述头部内收容有SIM卡针,所述头部包括与所述绳带部连接的基体和套接于所述基体外的套体,所述SIM卡针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基体。由于所述拉头通常是与衣物或背包连接在一起的,这就很好的帮助用户随身携带SIM卡针,而且不用担心取卡遗失,且取用的时候也十分方便。当用户需要使用所述SIM卡针时,所述SIM卡针可在不与所述基体分离的情况下使用,防止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完毕后所述SIM卡针的丢失。同时,所述套体仍受到所述绳带部的约束故而不容易遗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参考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绳带部1头部2SIM卡针3基体25套体26通槽251定位部252底座253凸条254安装部3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SIM卡针3的拉头的较佳实施例,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1和与绳带部1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2,头部2内收容有SIM卡针3。本实施例中,SIM卡针3可旋转地收容于头部2。绳带部1采用的是截面为圆形的细绳,绳带部1与头部2是注塑在一起的。头部2包括与绳带部1连接的基体25和套接于基体25外的套体26,SIM卡针3可旋转地安装于基体25。参见图1,基体25的上端与绳带部1连接。基体25的前侧凹陷形成一左右贯通的通槽251,在通槽251的中上部设有由两个相间隔开的立柱组成的定位部252。基体25的底部具有底座253,基体25的后侧设有凸条254。套体26的内部中空且下端开口,同时,套体26的上端具有可供绳带部1穿过的避让孔,套体26的后侧的内表面具有与凸条254匹配的条形凹陷。SIM卡针3包括中部设有圆形穿孔341的安装部34和与安装部34连接的呈细长的针状的顶针部32。参见图2,组合状态下,定位部252穿过SIM卡针3的安装部34的圆形穿孔341,以使SIM卡针3可旋转地套接在定位部252上,且此时的顶针部32容置在通槽251内,套体26自上而下的套设于基体25外并完全的包覆通槽251从而防止SIM卡针3意外掉落。另外,基体25底部的底座253外露于套体26,以方便用户将基体25拔出套体26。再有,凸条254嵌入至条形凹陷内,使得基体25与套体26的结合更加稳定,防止基体25与套体26意外分离。当用户需要使用SIM卡针3时,只需一手捏住基体25的底座253、一手捏住套体26即可将基体25自套体26拔出,此时,套体26任受到绳带部1的约束故而不容易遗失。然后通过旋转SIM卡针3可以将SIM卡针3的顶针部32转出通槽251(参见图4),此后,用户可使用顶针部32进行SIM卡更换操作。使用完毕后,旋转SIM卡针3直到顶针部32完全的进入到通槽251内(参见图3),然后将套体26套接在基体25的外侧即可将SIM卡针3重新存放在头部2中,以待下一次使用。当然,也可以直接将套体26自上而下的套接在基体25的外侧,因为,在套体26相对基体25下移的过程中,套体26可顶推外露于通槽251的顶针部32,并带动SIM卡针3旋转,使得顶针部32转入至通槽251内。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拉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拉头包括用于连接衣物或背包的绳带部1和与绳带部1连接的用于供用户拿捏的头部2,头部2内收容有SIM卡针3。由于拉头通常是与衣物或背包连接在一起的,这就很好的帮助用户随身携带SIM卡针3,而且不用担心取卡遗失,且取用的时候也十分方便。2、SIM卡针3可在不与基体25分离的情况下使用,防止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完毕后SIM卡针3的丢失。3、基体25的后侧设有凸条254,套体26的后侧的内表面具有与凸条254匹配的条形凹陷,组合状态下,凸条254嵌入至条形凹陷内,使得基体25与套体26的结合更加稳定,防止基体25与套体26意外分离。4、使用完毕后,可以直接将套体26自上而下的套接在基体25的外侧,因为,在套体26相对基体25下移的过程中,套体26可顶推外露于通槽251的顶针部32,并带动SIM卡针3旋转,使得顶针部32转入至通槽251内。5、当用户需要使用SIM卡针3时,套体26仍受到绳带部1的约束故而不容易遗失。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