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摔倒防护腰带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1706发布日期:2019-05-15 22:2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摔倒防护腰带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摔倒防护腰带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的衰老,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跌倒就是“罪魁祸首”之一。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上。跌倒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独立生活能力,并造成了老年人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惧。跌倒往往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害,有时造成的后果对老年人来说甚至是致命的。老年人跌倒时,往往是一侧髋股部首先着地,由于该部位缺少软组织缓冲,这样就会使髋股部直接触地受力,从而容易发生髋股骨骨折。

摔倒防护腰带就是针对老年人跌倒而出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包括控制芯片、充气装置和折叠气囊等,可在老人跌倒之前启动充气装置对折叠气囊进行充气,对穿戴者的髋股部进行保护,现有的摔倒防护腰带存在以下问题:折叠气囊通常只是简单折叠并固定,缺乏对折叠气囊的保护,在正常佩戴时,容易导致折叠气囊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折叠气囊进行有效保护,且不影响折叠气囊正常打开的摔倒防护腰带外壳。

一种摔倒防护腰带外壳,其包括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设有收纳气瓶的气瓶收纳部、容纳折叠气囊的容纳腔,所述外壳本体上设有撕裂缝,所述撕裂缝上缝合有撕裂线,所述折叠气囊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容纳腔连接,所述折叠气囊可在充气后向下展开将所述撕裂线撑破,并从所述撕裂缝弹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叠气囊的上端与容纳腔之间缝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本体设有防水外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外层上设有反光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外层内设有加强内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本体上设有卡扣带,所述卡扣带的两端通过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裂缝设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摔倒防护腰带外壳通过设置容纳折叠气囊的容纳腔,在外壳本体上设有撕裂缝,在撕裂缝上缝合有撕裂线,将折叠气囊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连接,折叠气囊可在充气后向下展开将撕裂线撑破,并从撕裂缝弹出对穿戴者的进行保护,其可对折叠气囊进行有效保护,且不影响折叠气囊的使用,可以使穿戴者更加舒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摔倒防护腰带外壳的展开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摔倒防护腰带外壳的展开示意图二。

标记说明:10、外壳本体;11、气瓶收纳部;12、撕裂缝;13、反光条;14、卡扣带;15、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摔倒防护腰带外壳,该摔倒防护腰带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0,外壳本体10设有收纳气瓶的气瓶收纳部11、容纳折叠气囊的容纳腔,外壳本体10上设有撕裂缝12,撕裂缝12设于外壳本体10的底部,撕裂缝12上缝合有撕裂线,折叠气囊设于上述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连接,折叠气囊可在充气后向下展开将撕裂线撑破,并从撕裂缝12弹出。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气囊与容纳腔之间缝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本体10设有防水外层和加强内层,容纳腔设于该加强内层内,该防水外层用于防水,该加强内层用于更好地保护折叠气囊。防水外层上设有反光条13,用于起到警示作用,保护穿戴者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本体10上设有卡扣带14,卡扣带14的两端通过卡扣15连接。穿戴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外壳本体10与折叠气囊可以分开生产,在生产完成后,通过撕裂缝12将折叠气囊的上端与容纳腔之间缝合固定,将折叠气囊折叠入容纳腔后,用撕裂线将撕裂缝12缝合。

本实用新型的摔倒防护腰带外壳通过设置容纳折叠气囊的容纳腔,在外壳本体上设有撕裂缝,在撕裂缝上缝合有撕裂线,将折叠气囊设于容纳腔内并与容纳腔连接,折叠气囊可在充气后向下展开将撕裂线撑破,并从撕裂缝弹出对穿戴者的进行保护,其可对折叠气囊进行有效保护,且不影响折叠气囊的使用,可以使穿戴者更加舒适。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