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耳仔快卸尼龙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627发布日期:2019-09-20 21:00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配耳仔快卸尼龙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快卸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



背景技术:

尼龙带,为尼龙材质的带子。尼龙带具有色彩多样的有点,可以根据需要编织成不同的颜色;同时手感极佳,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同时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适合配合耳仔在手表上使用。

在传统的耳仔配尼龙带的结构中,耳仔与尼龙带装配时是用车线联结,是固定的不可拆卸与替换,使用范围与外观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能够通过一套耳仔快速替换多条尼龙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包括上尼龙带层、下尼龙带层、中部为通孔的带扣和快卸组件,快卸组件包括用于快速装卸的快卸公件和快卸母件,上尼龙带层的上表面从外带内依次设置有快卸公件和快卸母件,上尼龙带层设置于下尼龙带层的上方,上尼龙带层第一端和下尼龙带层的第一端固接,上尼龙带层的第二端连接有带扣,所述上尼龙带层的第二端下表面和下尼龙带层的第二端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快卸公件和快卸母件。

进一步地,所述快卸公件为魔术贴,所述快卸母件为与魔术贴对应配合的魔术毛。

进一步地,所述上尼龙带层的第一端的末端设置有所述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所述魔术毛紧邻所述魔术贴设置在上尼龙带层的上表面,所述魔术贴的长度小于所述魔术毛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魔术贴的宽度小于所述带扣的通孔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上尼龙带层的第二端下表面设置有所述魔术毛,所述下尼龙带层的第二端的上表面对应设置有所述魔术贴。

进一步地,所述带扣为边缘弧形过渡的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带扣为金属带扣。

进一步地,所述上尼龙带层上穿设有两个耳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在尼龙带上设置快卸组件,来实现尼龙带与耳仔之间的快速装卸,达到了根据需要快速更换尼龙带的效果,提高了尼龙带更换效率,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的装入耳仔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的耳仔安装状态的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的使用状态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代表含义为″或″。

参照图1-4,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包括上尼龙带层11、下尼龙带层12、中部为通孔的带扣30和快卸组件,快卸组件包括用于快速装卸的快卸公件和快卸母件,上尼龙带层11的上表面从外带内依次设置有快卸公件和快卸母件,上尼龙带层11设置于下尼龙带层12的上方,上尼龙带层11第一端和下尼龙带层12的第一端固接,上尼龙带层11和下尼龙带层12的第二端分离设置,且在上尼龙带层11的第二端连接有带扣30,上尼龙带层11的第二端下表面和下尼龙带层12的第二端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快卸公件和快卸母件。通在尼龙带上设置快卸组件,来实现尼龙带本身以及与耳仔20之间的快速装卸,达到了根据需要快速更换尼龙带的效果,提高了尼龙带更换效率,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快卸公件为魔术贴41,快卸母件为与魔术贴41对应配合的魔术毛42。魔术毛42是细小柔软的纤维,魔术贴41是较硬带钩的刺毛,在使用时,魔术贴41与魔术毛42接触,魔术贴41上的刺毛会勾住魔术毛42,使得魔术贴41与魔术毛42在一定程度上连接紧固,魔术贴41和魔术毛42的结合能够抵抗住一定程度的拉扯力,在需要将魔术贴41和魔术毛42分离的时候,可以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分别对魔术贴41和魔术毛42用力使其分离,通过魔术贴41和魔术毛42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紧固连接,同时其装卸过程足够简单,能够实现尼龙带之间的快速装卸,进一步实现耳仔20与尼龙带之间的快卸连接。

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上尼龙带层11的第一端的末端设置有魔术贴41,魔术贴4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设置,魔术毛42紧邻魔术贴41设置在上尼龙带层11的上表面,魔术贴41的长度小于魔术毛42的长度。使用时,向外延伸设置的魔术贴41穿过带扣30的通孔,往回弯折,贴合设置在上尼龙带层11的魔术毛42上,完成尼龙带在手腕50上的佩戴。

具体的,魔术贴41的宽度小于带扣30的通孔的宽度,这样魔术贴41在穿过带扣30的通孔时,无需进行折叠才可以通过,保证魔术贴41在使用过程中的形状稳定,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参考图2和3,上尼龙带层11的第二端下表面设置有魔术毛42,下尼龙带层12的第二端的上表面对应设置有魔术贴41。上下相对设置的魔术贴41和魔术毛42可以实现上尼龙带和下尼龙带之间的快卸连接,便于后续取出或者装入对应的耳仔20。应该知道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上尼龙带层11的第二端下表面设置魔术贴41,下尼龙带层12的第二端的上表面对应设设置有魔术毛42。

参考图1,带扣30为边缘弧形过渡的椭圆形结构,椭圆形的结构边缘圆滑过渡,避免在带扣30在使用时对用户手腕50或者对尼龙带造成损害。

具体的,带扣30为金属带扣30,金属带扣30结构强度大,抗拉和抗压强度高。

具体的,上尼龙带层11上穿设有两个耳仔20,其中包括6H和12H耳仔20各一个。

参考图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配耳仔快卸尼龙带的使用过程如下:

上尼龙带层11的带扣30引着上尼龙带层11依次从6H位的耳仔20和12H的耳仔20的孔位穿过,两个耳仔20穿设于上尼龙带层11,上尼龙带层11和下尼龙带层12上的魔术贴41与魔术毛42相粘连,然后上尼龙带层11上向外延伸的魔术贴41穿过上尼龙带层11上的带扣30,反拆与魔术毛42粘连,完成装配,拆卸时顺序相反即可。

本方案通过在尼龙带上设置快卸组件,来实现尼龙带与耳仔20之间的快速装卸,达到了根据需要快速更换尼龙带的效果,提高了尼龙带更换效率,同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