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屏交互展示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5055发布日期:2019-07-06 10:2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屏交互展示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屏交互展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在真实的社交场合,还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交世界中,能够拥有一副让人心悦的面容显得至关重要。比如,常用的社交工具通常都具有美颜功能,通过预设的美颜模板,使用户的面孔呈现出化妆后或滑稽的效果。

现阶段,在现实的世界中,用户要想知道自己化妆后的视觉效果,必须通过试妆,由本人或化妆师进行实际化妆才能得知化妆后的效果,需要浪费大量的化妆时间,以及需要消耗切实存在的化妆品,比如假睫毛、口红等,造成物质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虚拟的网络社交世界中,用户在不化妆的前提下,无法达到实际化妆的效果,无法实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化妆的样式及采用特定品牌化妆品所达到的化妆效果。用户不可能购买众多的化妆品品牌供自己选用,此外用户在不试用的前提下,无法得到何种化妆品更适合自己使用,缺少现实世界选购化妆品的参考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屏交互展示方法及装置,能够让用户在虚拟世界达到化妆的效果,同时可以作为现实世界选购化妆品的参考依据,使用户具有更多的化妆选择,同时节约样品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屏交互展示方法,包括:

获取待进行美容修饰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

给定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所述部位主体包括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

选择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将所述部位主体包含的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包括唇彩样式、腮红样式、眉毛样式和眼影样式;

选择所述美容修饰类型,根据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

获取滑动动作指令,根据所述滑动动作指令将通过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优选方案,通过第一展示窗口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通过第二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通过第三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使用提示;

所述第二展示窗口透明显示在所述第一展示窗口上方,所述第三展示窗口与所述第一展示窗口叠加展示;

所述第一展示窗口通过滑动分割线将利用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包括用户面部图像信息,通过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用户面部图像的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进行美容修饰。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优选方案,根据实物唇彩的品牌和色彩对所述唇彩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腮红的品牌、粉质或油质对所述腮红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眉笔的品牌或色号对所述眉毛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眼影的品牌或形状对所述眼影样式进行展示。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优选方案,获取所述滑动动作的滑动行程,将所述滑动行程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的显示宽度进行比对,给定复位预设值,当所述滑动行程小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还原美容修饰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当所述滑动行程大于等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根据所述滑动行程将美容修饰前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优选方案,美容修饰前后的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过程中,对试妆主体图像中的用户面部位置进行调整使所述美容修饰类型与用户面部位置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屏交互展示装置,包括:

试妆主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进行美容修饰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

部位主体给定模块,用于给定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所述部位主体包括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

部位主体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

修饰类型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部位主体包含的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包括唇彩样式、腮红样式、眉毛样式和眼影样式;

美容修饰模块,用于选择所述美容修饰类型,根据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

滑动对比模块,用于获取滑动动作指令,根据所述滑动动作指令将通过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窗口控制模块,所述窗口控制模块通过第一展示窗口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窗口控制模块通过第二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窗口控制模块通过第三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使用提示;

所述第二展示窗口透明显示在所述第一展示窗口上方,所述第三展示窗口与所述第一展示窗口叠加展示;

所述第一展示窗口通过滑动分割线将利用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包括用户面部图像信息,通过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用户面部图像的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进行美容修饰。

修饰类型展示模块根据实物唇彩的品牌和色彩对所述唇彩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腮红的品牌、粉质或油质对所述腮红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眉笔的品牌或色号对所述眉毛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眼影的品牌或形状对所述眼影样式进行展示。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装置的优选方案,通过滑动对比模块获取所述滑动动作的滑动行程,将所述滑动行程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的显示宽度进行比对;给定复位预设值,当所述滑动行程小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还原美容修饰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当所述滑动行程大于等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根据所述滑动行程将美容修饰前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作为分屏交互展示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位置匹配模块,用于在美容修饰前后的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过程中,对试妆主体图像中的用户面部位置进行调整使所述美容修饰类型与用户面部位置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获取待进行美容修饰的试妆主体图像,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给定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选择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将部位主体包含的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选择美容修饰类型,根据美容修饰类型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获取滑动动作指令,根据滑动动作指令将通过美容修饰类型美容修饰前后的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对比展示。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让用户在虚拟世界达到化妆的效果,无需实际的购买化妆品,节约化妆时间和化妆开资,同时可以作为现实世界选购化妆品的参考依据,使用户具有更多的化妆选择,避免选择不必要的化妆品,使用户更快的找到能够凸显个人形象的化妆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分屏交互展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分屏交互展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屏交互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进行美容修饰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

s2:给定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所述部位主体包括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

s3:选择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将所述部位主体包含的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包括唇彩样式、腮红样式、眉毛样式和眼影样式;

s4:选择所述美容修饰类型,根据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

s5:获取滑动动作指令,根据所述滑动动作指令将通过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展示窗口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通过第二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通过第三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使用提示。所述第二展示窗口透明显示在所述第一展示窗口上方,所述第三展示窗口与所述第一展示窗口叠加展示。第一展示窗口、第二展示窗口和第三展示窗口可以基于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进行设计,比如将手机主屏幕通过第一展示窗口显示试妆主体图像,在手机主屏幕的下部通过第二展示窗口显示美容修饰类型,在手机主屏幕的右上角或左上角通过第三展示窗口显示美容修饰类型的使用提示。第一展示窗口通过滑动分割线将利用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包括用户面部图像信息,通过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用户面部图像的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进行美容修饰。具体的,试妆主体图像需要包括用户的面部图像信息,通过对用户的面部区域进行识别判断出具体的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区域,进而通过预先设定的美容修饰类型对用户面部图像的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进行美容修饰。

具体的,面部识别算法基于人脸识别算法,对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进行计算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基于局部特征区域的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方法。第一步,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定义;第二步,人脸局部区域特征的提取,依据经过样本训练后得到的变换矩阵将人脸图像向量映射为人脸特征向量;第三步,局部特征选择(可选);后一步是进行分类。分类器多采用组合分类器的形式,每个局部特征对应一个分类器,后可用投票或线性加权等方式得到终识别结果。人脸识别综合运用了数字图像/视频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多种技术,核心技术是人脸识别算法。人脸识别的算法有4种:基于人脸特征点的识别算法、基于整幅人脸图像的识别算法、基于模板的识别算法、利用神经网络进行识别的算法。

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实物唇彩的品牌和色彩对所述唇彩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腮红的品牌、粉质或油质对所述腮红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眉笔的品牌或色号对所述眉毛样式进行展示;根据实物眼影的品牌或形状对所述眼影样式进行展示。实物唇彩指的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唇彩品牌种类及具体型号或显示效果,对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唇彩品牌及使用效果进行采集和处理,形成不同的唇彩样式。类似的,实物腮红指的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腮红品牌种类及具体型号或显示效果,对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腮红品牌及使用效果进行采集和处理,形成不同的腮红样式。类似的,眉毛样式和眼影样式也可以采用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品牌及使用效果进行采集和处理,形成对应的眉毛样式和眼影样式模型。如眼影样式有粉末状、棒状、膏状、乳液状和铅笔状等。

分屏交互展示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所述滑动动作的滑动行程,将所述滑动行程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的显示宽度进行比对,给定复位预设值,当所述滑动行程小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还原美容修饰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当所述滑动行程大于等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根据所述滑动行程将美容修饰前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美容修饰前后的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过程中,对试妆主体图像中的用户面部位置进行调整使所述美容修饰类型与用户面部位置匹配。具体的,以使用手机集成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为例,按压分屏控制按钮,可以从左到右滑动,通过滑动按钮左边屏幕不显示妆容,右边还是显示妆容,当滑动到最右边时,全屏不显示妆容,呈现默认相机的效果,当滑块小于屏幕宽度百分之三十时,放手滑块左移复位,当大于屏幕宽度百分之三十时,放手滑块固定,可以校准面部位置来实现分屏试妆。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屏交互展示装置,包括:

试妆主体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待进行美容修饰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

部位主体给定模块2,用于给定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所述部位主体包括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

部位主体选择模块3,用于选择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

修饰类型展示模块4,用于将所述部位主体包含的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包括唇彩样式、腮红样式、眉毛样式和眼影样式;

美容修饰模块5,用于选择所述美容修饰类型,根据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

滑动对比模块6,用于获取滑动动作指令,根据所述滑动动作指令将通过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

分屏交互展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窗口控制模块7,所述窗口控制模块7通过第一展示窗口对所述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窗口控制模块通过第二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窗口控制模块通过第三展示窗口对所述美容修饰类型进行使用提示。所述第二展示窗口透明显示在所述第一展示窗口上方,所述第三展示窗口与所述第一展示窗口叠加展示,第一展示窗口通过滑动分割线将利用美容修饰类型进行美容修饰的前后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包括用户面部图像信息,通过所述美容修饰类型对用户面部图像的唇部、腮部、眉部和眼部进行美容修饰。

修饰类型展示模块4根据实物唇彩的品牌和色彩对所述唇彩样式进行展示;修饰类型展示模块4根据实物腮红的品牌、粉质或油质对所述腮红样式进行展示。

分屏交互展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滑动对比模块6获取所述滑动动作的滑动行程,将所述滑动行程与所述试妆主体图像的显示宽度进行比对;给定复位预设值,当所述滑动行程小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还原美容修饰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当所述滑动行程大于等于所述复位预设值时,根据所述滑动行程将美容修饰前后的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此外,还包括位置匹配模块8,用于在美容修饰前后的所述试妆主体图像对比展示过程中,对试妆主体图像中的用户面部位置进行调整使所述美容修饰类型与用户面部位置匹配。

具体的,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实现滑动对比模块6的代码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待进行美容修饰的试妆主体图像,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展示,给定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选择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的部位主体,将部位主体包含的美容修饰类型进行展示选择美容修饰类型,根据美容修饰类型对试妆主体图像进行美容修饰,获取滑动动作指令,根据滑动动作指令将通过美容修饰类型美容修饰前后的试妆主体图像进行对比展示。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让用户在虚拟世界达到化妆的效果,无需实际的购买化妆品,节约化妆时间和化妆开资,同时可以作为现实世界选购化妆品的参考依据,使用户具有更多的化妆选择,避免选择不必要的化妆品,使用户更快的找到能够凸显个人形象的化妆品。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