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1207发布日期:2019-09-21 00:3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



背景技术:

现在,有许多人脚出汗很厉害,但又喜欢运动,所以脚气很重,更严重的甚至出现脚趾糜烂的问题,脚臭是由于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脚大量出汗,而这些汗由于不能及时的蒸发,附着在人体的脚部,使得脚部温度升高,导致脚部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由于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角蛋白质,再加上汗液中会有尿素、乳酸等导致脚部散发出臭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运动过程中,脚部大量出汗导致细菌或真菌滋生,由于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角蛋白质,再加上汗液中会有尿素、乳酸等导致脚部散发出臭味,提供了一种祛除防脚臭的鞋子,由于硅胶具有吸湿的作用能够将运动后的脚汗进行一定的祛除,进而避免出汗引起脚部温度升高致使大量真菌的滋生,活性炭能够吸附异味,二者同时作用不仅能够祛除鞋内的异味,还能使鞋内干爽,避免出现脚趾糜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包括鞋本体、鞋底和除臭装置,

所述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透气孔和透气槽,所述鞋本体固装在所述鞋底本体上,在沿所述鞋底本体周边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横向贯穿所述鞋底本体,在所述透气孔的上方开设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纵向贯穿位于所述透气孔上方的鞋底本体,

所述除臭装置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上,所述除臭装置包括吸汗除味填充物、保护层和透气层,所述吸汗除味填充物填充在所述保护层内,所述吸汗除味填充物采用吸水硅胶和活性炭的混合颗粒,所述透气层固定在所述保护层的上方。

所述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气囊、吸气管路和弹性缓冲装置,所述鞋底气囊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内,所述吸气管路的一端贯穿所述鞋底气囊上方的鞋底本体,所述吸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鞋底气囊相连通,在所述吸气管路内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排气管路的一端贯穿所述鞋底气囊一侧的鞋底本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鞋底气囊相连通,在所述排气管路内设置有排气单向阀,所述弹性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和所述除臭装置之间。所述弹性缓冲装置采用弹簧。

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3-4个。

所述透气孔采用入口小内腔大的结构,所述透气孔的入口长度为10-15mm,所述透气孔的入口宽度为3-6mm。

所述透气孔内腔的长度与所述透气孔入口的长度相同,所述透气孔内腔的宽度为5-10mm。

所述透气槽包括斗型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斗型进气通道的大开口开设在所述透气孔内腔顶端,所述斗型进气通道的小开口与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出气口开设在所述鞋底本体上。

所述斗型进气通道的大开口口径为5-10mm,所述斗型进气通道的小开口口径为3-6mm。

所述排气通道的口径为3-6mm。

所述吸汗除味填充物中吸水硅胶与活性炭的添加比例为(1-2):(1-2)。

所述吸汗除味填充物中还可以添加粉竹炭。

所述保护层采用无纺布制成。

所述透气层上均匀开设有贯穿所述透气层的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运动过程中,脚部运动带动鞋的运动,通过透气孔能够将运动中通过鞋底的气流流进鞋底内,再流经透气槽进入鞋内,使得鞋内保持通风透气的状态;硅胶具有吸湿的作用能够将运动后的脚汗进行一定的祛除,进而避免出汗引起脚部温度升高致使大量真菌的滋生,活性炭具有吸附异味的作用,通过设置吸汗除味填充物,将活性炭颗粒和硅胶颗粒混合在一起,由于颗粒大小不一,使整个夹层的透气性增加,同时,硅胶颗粒吸收水分,能够延长活性炭的吸收饱和时间,提高吸附效果,二者同时作用不仅能够祛除鞋内的异味,还能使鞋内干爽,避免出现脚趾糜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透气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鞋底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鞋本体,2为鞋底本体,3为透气孔,4为透气槽,5为吸汗除味填充物,6为保护层,7为透气层,8为斗型进气通道,9为排气通道,10为鞋底气囊,11为吸气管路,12为排气管路,13为弹性缓冲装置,14为进气单向阀,15为排气单向阀。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包括鞋本体1、鞋底和除臭装置,

鞋底包括鞋底本体2、透气孔3和透气槽4,鞋本体1固装在鞋底本体2上,在沿鞋底本体2周边开设有透气孔3,透气孔3横向贯穿鞋底本体2,在透气孔3的上方开设有透气槽4,透气槽4纵向贯穿位于透气孔3上方的鞋底本体2,透气孔3的数量为3-4个,

除臭装置放置在鞋底本体2上,除臭装置包括吸汗除味填充物5、保护层6和透气层7,吸汗除味填充物5填充在保护层6内,保护层6采用无纺布制成,吸汗除味填充物5采用吸水硅胶和活性炭的混合颗粒,吸汗除味填充物6中吸水硅胶与活性炭的添加比例为(1-2):(1-2),吸汗除味填充物5中还可以添加粉竹炭,透气层7固定在保护层6的上方,透气层7上均匀开设有贯穿透气层7的通孔。

在运动过程中,脚部运动带动鞋的运动,通过透气孔能够将运动中通过鞋底的气流流进鞋底内,再流经透气槽进入鞋内,使得鞋内保持通风透气的状态;硅胶具有吸湿的作用能够将运动后的脚汗进行一定的祛除,进而避免出汗引起脚部温度升高致使大量真菌的滋生,活性炭具有吸附异味的作用,通过设置吸汗除味填充物,将活性炭颗粒和硅胶颗粒混合在一起,由于颗粒大小不一,使整个夹层的透气性增加,同时,硅胶颗粒吸收水分,能够延长活性炭的吸收饱和时间,提高吸附效果,二者同时作用不仅能够祛除鞋内的异味,还能使鞋内干爽,避免出现脚趾糜烂的问题。

实施例二

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包括鞋本体1、鞋底和除臭装置,

鞋底包括鞋底本体2、透气孔3和透气槽4,鞋本体1固装在鞋底本体2上,在沿鞋底本体2周边开设有透气孔3,透气孔3横向贯穿鞋底本体2,在透气孔3的上方开设有透气槽4,透气槽4纵向贯穿位于透气孔3上方的鞋底本体2,透气孔3的数量为3-4个,

除臭装置放置在鞋底本体2上,除臭装置包括吸汗除味填充物5、保护层6和透气层7,吸汗除味填充物5填充在保护层6内,保护层6采用无纺布制成,吸汗除味填充物5采用吸水硅胶和活性炭的混合颗粒,吸汗除味填充物6中吸水硅胶与活性炭的添加比例为(1-2):(1-2),吸汗除味填充物5中还可以添加粉竹炭,透气层7固定在保护层6的上方,透气层7上均匀开设有贯穿透气层7的通孔。

透气孔3采用入口小内腔大的结构,采用入口小内腔大的透气孔结构能够使得气体停留在透气孔内的时间,透气孔3的入口长度为10-15mm,透气孔3的入口宽度为3-6mm。

透气孔3内腔的长度与透气孔3入口的长度相同,透气孔3内腔的宽度为5-10mm。

实施例三

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包括鞋本体1、鞋底和除臭装置,

鞋底包括鞋底本体2、透气孔3和透气槽4,鞋本体1固装在鞋底本体2上,在沿鞋底本体2周边开设有透气孔3,透气孔3横向贯穿鞋底本体2,在透气孔3的上方开设有透气槽4,透气槽4纵向贯穿位于透气孔3上方的鞋底本体2,透气孔3的数量为3-4个,

除臭装置放置在鞋底本体2上,除臭装置包括吸汗除味填充物5、保护层6和透气层7,吸汗除味填充物5填充在保护层6内,保护层6采用无纺布制成,吸汗除味填充物5采用吸水硅胶和活性炭的混合颗粒,吸汗除味填充物6中吸水硅胶与活性炭的添加比例为(1-2):(1-2),吸汗除味填充物5中还可以添加粉竹炭,透气层7固定在保护层6的上方,透气层7上均匀开设有贯穿透气层7的通孔。

透气孔3采用入口小内腔大的结构,采用入口小内腔大的透气孔结构能够使得气体停留在透气孔内的时间,透气孔3的入口长度为10-15mm,透气孔3的宽度为3-6mm。

透气孔3内腔的长度与透气孔3入口的长度相同,透气孔3内腔的宽度为5-10mm。

透气槽4包括斗型进气通道8和排气通道9,斗型进气通道8的大开口开设在透气孔3内腔顶端,斗型进气通道8的小开口与排气通道9的进气口相连通,排气通道9的出气口开设在鞋底本体2上,采用斗型结构,使得气流更容易通过斗型结构的大口流入进而经由排气通道进入鞋内。

斗型进气通道8的大开口口径为5-10mm,斗型进气通道8的小开口口径为3-6mm。

排气通道9的口径为3-6mm。

实施例四

一种祛除脚臭的鞋子,包括鞋本体1、鞋底和除臭装置,

鞋底包括鞋底本体2、鞋底气囊10、吸气管路11、排气管路12和弹性缓冲装置13,鞋底气囊10设置在鞋底本体2内,吸气管路11的一端贯穿鞋底气囊10上方的鞋底本体2,吸气管路11的另一端与鞋底气囊10相连通,在吸气管路11内设置有进气单向阀14,排气管路12的一端贯穿鞋底气囊10一侧的鞋底本体2与外界相连通,排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鞋底气囊10相连通,在排气管路12内设置有排气单向阀15,弹性缓冲装置13设置在鞋底本体2和除臭装置之间,弹性缓冲13装置采用弹簧,

除臭装置放置在鞋底本体2上,除臭装置包括吸汗除味填充物5、保护层6和透气层7,吸汗除味填充物5填充在保护层6内,保护层6采用无纺布制成,吸汗除味填充物5采用吸水硅胶和活性炭的混合颗粒,吸汗除味填充物6中吸水硅胶与活性炭的添加比例为(1-2):(1-2),吸汗除味填充物5中还可以添加粉竹炭,透气层7固定在保护层6的上方,透气层7上均匀开设有贯穿透气层7的通孔。

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踩踏鞋底本体进而压缩鞋底本体内的鞋底气囊,鞋底气囊收缩,再抬起时,被压缩后的鞋底气囊能够通过吸气管路吸收鞋内的热空气以保持鞋内的干燥,避免鞋内潮湿以及温度过高而导致的大量真菌的滋生,吸气管路内设置吸气单向阀,则是为了保证吸气管路只能将鞋内的热空气吸收进来,以保证在再次踩踏鞋底本体时将气囊内的热空气不会再次经由吸气管路进入鞋内,而只能通过排气管路排出鞋底本体外;就这样在一踩一抬的过程中鞋内的热空气就经由进气管路、鞋底气囊和排气管路的作用排出鞋内,进而保证鞋内空气干燥。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