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45444发布日期:2020-04-10 22:35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防水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防水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口罩由整体的过滤棉料或无纺布构成,滤料较厚。因罩内面紧紧贴合脸部,会造成脸部皮肤不适、使用不卫生且过滤效果不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后丢弃,会造成浪费,使用成本高。另有电子送风口罩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本申请设计人改进申请了zl2018210981337的一种防护口罩,解决了可替换滤料、方便清洗和拆装、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制造的等技术问题。但上述技术方案不能适应在如矿业开采等极端的潮湿工作环境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防水、防潮和方便替换过滤模块、方便清洗和拆装和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制造的防水防护口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防水防护口罩,包括罩体,罩体前侧设有开口的过滤腔、后侧设有口鼻腔,过滤腔开口中设有可拆装的过滤模块,其中:过滤模块外侧面设有防水挡板。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过滤模块外侧面设置防水挡板,通过防水挡板将外表的水液挡住,防止水液弹入或进入过滤模块中而影响过滤和透气效果。罩体佩戴好后,口鼻在口鼻腔中呼吸。可拆装过滤模块设置在过滤腔外侧的开口处,其内侧形成与口鼻腔连通的内容腔,经过滤的空气在内容腔中缓冲容置进入口鼻腔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别适应在如矿业开采等极端的水气和潮湿工作环境使用。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过滤模块外侧面和防水挡板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层,通气间隙层的侧部形成进气道。通过将防水挡板和过滤模块外侧面之间设置通气间隙层,并在通气间隙层的侧部设置向上的进气道,将外表的水液挡住的同时,纯空气出进气道通畅进入,过滤模块中过滤。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罩体后侧设有向后延伸套筒式罩框,罩框中形成口鼻腔、自由端形成喇叭口,罩体后侧面和喇叭口之间形成外导流槽。通过罩体后侧设有向后延伸的套筒式罩框,套筒式罩框的内部形成套设口鼻的口鼻腔,套筒式罩框的自由外端部为开口,开口扩径呈喇叭口在与口鼻腔脸颊对应位时实现自由调节至相适配贴合位的技术效果。罩体佩戴好后与口鼻腔脸颊的贴合边仅为套筒壁端面的小面积接触,解决现在口罩避免贴合面过大而造成脸部皮肤不适的技术问题。脸部通过贴合边与口鼻腔的前壁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使脸部不会贴紧口鼻腔前壁面。同时略向外翻的喇叭口与罩体内壁之间形成外导流槽,外部的水液通过外导流槽,通过外导流槽将外部及脸部的液体向下导流,保证罩框外的脸颊洁净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过滤模块包括支架座、前扣盖和过滤体,过滤体通过前扣盖扣设在支架座中,前扣盖和支架座的外环边之间形成卡扣环槽,前扣盖上设有通气孔,防水挡板设置在通气孔所对的外侧。过滤模块通过其支架座装设在罩体上,后支架装设在支架座上,可拆装过滤模块的支架座也是可从过滤腔拆下的。但在更换过滤体时,只需将防水挡板和后支架从支架座上打开,进行更换过滤体即可,实现更换过滤体的目的。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过滤腔和口鼻腔之间设有进气阀,过滤腔通过进气阀与口鼻腔单向相通,口鼻腔设有单向外通的出气阀。过滤腔与口鼻腔之间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进气阀,过滤腔与口鼻腔之间通过进气阀单向连通,鼻子吸气时通过进气阀将罩体外的空气吸进过滤腔,通过过滤腔中的可拆装过滤模块过滤,气体过滤后通过进气阀进入口鼻腔中。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通气间隙层的下侧部形成进气道。过将防水挡板和过滤模块外侧面之间设置通气间隙层,并在通气间隙层的下侧部设置向上的进气道,将外表的水液挡住的同时,纯空气出进气道通畅进入,过滤模块中过滤。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防水挡板的板面呈外拱形、具有卡扣环边,通过卡扣边扣设在罩体或过滤模块上。板面呈外拱形的防水挡板与过滤模块外侧面之间设置通气间隙层,通过卡扣环边与罩体或过滤模块卡扣密封固定在罩体或过滤模块上。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口鼻腔中设有容液槽。通过口鼻腔中设置容液槽,使口鼻腔中冷热交换产生的水液和汗液集留至容液槽实现罩内干燥洁净,容液槽设置在在口鼻腔下部为宜。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前扣盖上半部分设通气孔,防水挡板下侧边低于通气孔,防水挡板下侧边与前扣盖下半部分之间形成下通的进气道。在满足进气量的条件下通过前扣盖上半部分设通气孔,其下半部分为密封面板。防水挡板上边和左右两边构成的卡扣环边与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过滤腔呈左右对称设置在罩体前侧。罩体后侧中部形成口鼻腔,口鼻腔两侧的罩体前侧形成左右对称开口向前的过滤腔。过滤腔与口鼻腔之间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设有进气阀,过滤腔与口鼻腔之间通过进气阀单向连通,鼻子吸气时通过进气阀将罩体外的空气吸进过滤腔,通过过滤腔中的可拆装过滤模块过滤,气体过滤后通过进气阀进入口鼻腔中。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环过滤腔开口设有凹槽,支架座设有卡扣环边,卡扣环边扣设在凹槽中,卡扣环槽夹紧凹槽的外壁。通过支架座设有卡扣环边扣设在滤腔开口的凹槽中实现支架座及过滤模块整体可从罩体上拆下清洗,口鼻腔、过滤腔也可进行清洗。前扣盖和支架座的外环边之间形成卡扣环槽夹紧凹槽的外壁实现进一步压紧密封过滤模块和罩体的密封连接效果。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罩体为软胶罩。由于罩体为软胶罩,实现通过支架座设有卡扣环边扣设在滤腔开口的凹槽中实现支架座及过滤模块整体可从罩体上拆下清洗,口鼻腔、过滤腔也可进行清洗。前扣盖和支架座的外环边之间形成卡扣环槽夹紧凹槽的外壁实现进一步压紧密封过滤模块和罩体的密封连接效果。同时不影响罩体与进气阀、出气阀的密封连接效果。进气阀、出气阀、可拆装过滤模块设置在罩体上,可从罩体上拆下清洗,口鼻腔、过滤腔也可进行清洗,由于罩体为软胶罩,不影响罩体与进气阀、出气阀的密封连接效果。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防水挡板为透明体。通过将防水挡板设置为透明体构成过滤体的外部观察窗,实现方便观察挡设于其中的过滤体使用状况,可以明确确定是否更换的状态,以进行过滤体的更换以保证过滤效果的目的。

上述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容置槽中设有吸附棉。保湿棉设置在容置槽中,容置槽在口鼻腔下部针对冷热交换的水雾和湿气以及容置槽中的液体进行吸附,实现罩内干燥洁净。容置槽壁面可设有凸起扣,吸附棉可以扣设在凸起扣中。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后视图;

图7是图4的仰视图;

图8是图4的右视图;

图9是本发明过滤模块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过滤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右视图;

图12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3是图10的仰视图;

图14是图10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水防护口罩,包括罩体1,罩体1前侧设有开口的过滤腔12、后侧设有口鼻腔11,过滤腔12开口中设有可拆装的过滤模块2,过滤模块2外侧面设有防水挡板13。

过滤模块2外侧面和防水挡板13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层3,通气间隙层3的侧部形成进气道31。

罩体1后侧设有向后延伸套筒式罩框14,罩框14中形成口鼻腔11、自由端形成喇叭口141,罩体1后侧面和喇叭口141之间形成外导流槽142。

过滤模块2包括支架座21、前扣盖22和过滤体43,过滤体43通过前扣盖22扣设在支架座21中,前扣盖22和支架座21的外环边之间形成卡扣环槽24,前扣盖(22)上设有通气孔221,防水挡板(13)设置在通气孔(221)所对的外侧。

过滤腔12和口鼻腔11之间设有进气阀4,过滤腔12通过进气阀4与口鼻腔11单向相通,口鼻腔11设有单向外通的出气阀5。

通气间隙层3的下侧部形成进气道31。

防水挡板13的板面呈外拱形、具有卡扣边,通过卡扣环边扣设在罩体1或过滤模块2上。

口鼻腔11中设有容液槽6。

前扣盖22上半部分设通气孔221,防水挡板13下侧边低于通气孔221,防水挡板13下侧边与前扣盖22下半部分之间形成下通的进气道31。

过滤腔12呈左右对称设置在罩体1前侧。

环过滤腔12开口设有凹槽121,支架座21设有卡扣环边211,卡扣环边211扣设在凹槽121中,卡扣环槽24夹紧凹槽121的外壁。

罩体1为软胶罩。

防水挡板13为透明体。

容置槽6中设有吸附棉。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在过滤模块2外侧面设置防水挡板13将外表的水液挡住,防止水液弹入或进入过滤模块2中而影响过滤和透气效果。罩体1后侧套筒式罩框14的自由外端部为开口,开口扩径呈喇叭口141在与口鼻腔脸颊对应位时实现自由调节至相适配贴合位的技术效果。罩体1佩戴好后与口鼻腔脸颊的贴合边仅为套筒壁端面的小面积接触,解决现在口罩避免贴合面过大而造成脸部皮肤不适的技术问题。脸部通过贴合边与口鼻腔11的前壁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使脸部不会贴紧口鼻腔11前壁面。同时略向外翻的喇叭口与罩体内壁之间形成外导流槽142,外部的水液通过外导流槽,通过外导流槽将外部及脸部的液体向下导流,保证罩框外的脸颊洁净的技术效果。

罩体佩戴好后,口鼻在口鼻腔11中呼吸。可拆装的过滤模块2设置在过滤腔12外侧的开口处,其内侧形成与口鼻腔连通的内容腔,经过滤的空气在内容腔中缓冲容置进入口鼻腔中。口鼻腔11与口鼻相对,鼻子吸气时,进气阀4打开、出气阀5关闭,通过进气阀4将罩体1外的空气吸入过滤腔12,空气经过滤腔12内的过滤体过滤后通过进气阀4进入口鼻腔11,供口鼻吸气;口鼻呼气时,进气阀4关闭、出气阀5打开,口鼻呼出的气体通过空气导流槽13导流至口鼻腔11下方的出气阀5,通过出气阀5排出罩1体外,吸附棉放置在放置槽4中,吸附棉贴紧脸部,实现吸油、吸汗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从使用测试的效果看,可证明本发明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上述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