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增高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735发布日期:2020-05-29 13:09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增高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鞋子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增高鞋。



背景技术:

增高鞋是外观与普通鞋子相同,穿了能达到增高效果的鞋子,但从外形上看非常接近普通鞋,所以又有人将增高鞋称为隐形增高鞋。由于采用鞋内加增高层的物理增高方式,与高跟鞋原理一样,穿上立即改变身高形象,脱下增高鞋后还是原来的升高。

现有的增高鞋一般直接将增高层固定于鞋内或者通过增加增高鞋垫来达到增高效果,但是不管是增高层还是增高鞋垫,其高度都是由厂家直接固定的,消费者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降低或者升高鞋子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增高鞋,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增高鞋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降低或者升高鞋跟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增高鞋,包括鞋底和围设于鞋底外延的鞋面;所述鞋底包括掌部和跟部,跟部固定设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上配合鞋底顶部设有升降层,升降层顶部设有相配合的缓冲层。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跟部内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齿合,第一锥齿轮轴向固定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蜗杆,第一蜗杆齿合有第二涡杆,第二涡杆顶部与升降层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轴向固定设有横向设置的旋钮件,所述旋钮件穿设于跟部左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涡杆内部轴向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配合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于跟部底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涡杆外的支撑柱上套设有相配合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高度大于第二涡杆的移动高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蜗杆顶部设有轴承,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设置于跟部对应位置。

优选地,所述升降层包括与掌部相配合的第二升降部和与跟部相配合的第一升降部,所述第一升降部由金属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升降部由硫化橡胶制成。

优选地,所述金属复合材料为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第二升降部上设有一用于安装第一升降层的t形卡槽,所述第一升降层设有与所述t形卡槽相配合的连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部和缓冲层间嵌有若干第一弹性气囊和若干第二弹性气囊,任一第一弹性气囊通过气管连通一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设于第二升降部后侧,所述第二弹性气囊设于第二升降部前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气囊的高度小于第二弹性气囊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鞋跟高度,操作简单方便;通过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弹性气囊有效保护地面对脚掌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1-鞋底,2-鞋面,3-升降层,4-缓冲层,11-掌部,12-跟部,31-第一升降部,32-第二升降部,321-连接部,51-第二弹性气囊,52-第二弹性气囊,121-第一锥齿轮,122-第二锥齿轮,123-第一涡杆,124-第二涡杆,125-旋钮件,126-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增高鞋,包括鞋底和围设于鞋底外延的鞋面;所述鞋底包括掌部和跟部,跟部内固定设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上配合鞋底顶部设有升降层,升降层顶部设有相配合的缓冲层。

本发明中,鞋底和鞋面形成可容纳脚部的容纳腔,所述缓冲层设于容纳腔内与鞋底相配合,升降层设于缓冲层和鞋底间并与高度调节件固定连接,跟部后侧设有用于嵌设高度调节组件的容纳腔,高度调节组件嵌设于鞋底跟部内用于调节容纳腔中升降层的高度。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可转动安装于跟部内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齿合,第一锥齿轮轴向固定设有竖直向上的第一蜗杆,第一蜗杆齿合有第二涡杆,第二涡杆顶部与升降层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轴向固定设有横向设置的旋钮件,所述旋钮件穿设于跟部左侧。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旋钮件设于第二锥齿轮的中心轴上并向后延伸至跟部外侧,所述旋钮件用于转动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在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反向转动使固定在第二锥齿轮上的第一涡杆同向转动,第一涡杆转动带动第二涡杆转动的同时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具体为:当旋钮件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轮逆时针转动,第二锥齿轮在第一锥齿轮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涡杆顺时针转动,第二涡杆在第一涡杆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的同时向下运动;反之则第二涡杆顺时针转动的同时向上运动。

所述第二涡杆内部轴向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配合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于跟部底端。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并穿设于跟部内,其底端固定设置于鞋底底部,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螺纹,所述限位槽与支撑柱上的螺纹相配合,用于对第二旋钮件施加一个向上的力来支撑第二涡杆,防止人体体重过重损坏第二涡杆,保证穿戴的安全性。

所述第二涡杆外的支撑柱上套设有相配合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高度大于第二涡杆的移动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支撑柱的基础上套设一压缩弹簧,进一步增加对第二涡杆的支撑力。

所述第一蜗杆顶部设有轴承,所述第一锥齿轮底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设置于跟部对应位置。

本发明中,轴承用于实现第一锥齿轮及第一涡杆在鞋底跟部内的转动。

所述升降层包括与掌部相配合的第一升降部和与跟部相配合的第二升降部,所述第一升降部由金属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升降部由硫化橡胶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复合材料为铝合金,铝合金相比同体积的其他金属件质量轻且硬度高,将第一升降部设置成铝合金材料,防止第一升降部发生形变造成脚后跟一侧用力的情况,提高行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升降层是在高度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将第一升降部提高,其第二升降部基本保持不变的,若第二升降部仍采用金属复合材料会造成升降层作为一平面与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这会使得前脚掌无法对地面产生压力,因此本发明选用硫化橡胶层作为第二升降部,其具有高弹性使得高度调节组件在对第一升降部进行高度调节使不会影响第二升降部的高度,保证行走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所述第一升降部上设有一用于安装第二升降部的t形卡槽,所述第二升降部设有与所述t形卡槽相配合的连接部。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升降部的纵截面为“t”形卡槽,所述第一升降部的连接部与该卡槽相配合,所述连接部由前向后套设入“t”形卡槽内,该连接操作简单且可拆卸,可实现部件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所述第二升降部和缓冲层间嵌有若干第一弹性气囊和若干第二弹性气囊,任一第一弹性气囊通过气管连通一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设于第二升降部后侧,所述第二弹性气囊设于第二升降部前侧。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将第二升降部从左往右均分成7分,最左侧的为1/7处,最右侧的为7/7处;所述第一弹性气囊设于第二升降部的5/7或/和6/7处,所述第二弹性气囊设于第二升降部的2/7或/和3/7处;所述的5/7及6/7处对应的是前脚掌前侧与鞋底完全接触的部分,2/7及3/7处对应的是前脚掌后侧的足弓位置,其与鞋底不是完全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弹性气囊对应一第二弹性气囊,所述第一弹性气囊和对应的第二弹性气囊的空气总量恒定;增高鞋在高度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增加高度时,其前脚掌对鞋底的作用力会增加,通过设置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弹性气囊,当鞋子踩下时,首先由第二弹性气囊中的气通过气管压入第一弹性气囊,第一弹性气囊中的气体保持充足,然后第一弹性气囊压缩将空气通过气管压入第二弹性气囊,实现前脚掌对地面的缓冲。

所述第一弹性气囊的高度小于第二弹性气囊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中的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前脚掌向后缓慢向上设有足弓,因此前脚掌后侧与鞋底具有一定空隙,前脚掌后侧下压时第二弹性气囊中只有一部分气体会通过气管输送到第一弹性气囊,当第二弹性气囊高度大于第一弹性气囊高度时,其输送到第一弹性气囊的气体相对增加,有效保护地面对脚掌的冲击力。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