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的尼龙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0468发布日期:2020-03-27 19:36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用的尼龙拉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尼龙拉链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耐用的尼龙拉链。



背景技术:

根据拉链的材质,拉链分为三大类:金属拉链、树脂拉链、尼龙拉链。尼龙拉链的链齿是用尼龙单丝通过加热压模缠绕中心线组成。相比金属拉链、树脂拉链,尼龙拉链有成本低、产量大、普及率高的特点。

如图1,现有技术尼龙拉链的链齿22是用尼龙单丝通过加热压模缠绕中心线23组成,将两边链齿与两边布带24通过车缝线21结合形成拉链的两条链带02,再通过拉头01将两条链带并合形成一条可以开合的拉链。由于链齿22系硬质材料,车缝线21必然凸起于链齿的上表面。

拉头01并合两条链带是通过容纳腔的内壁挤压链齿实现的。拉头包括上翼板(接触并挤压链齿的翼板)和下翼板(接触并挤压布带的翼板)。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通过支芯连成一体,形成供链带通过的容纳腔。所述上翼板包括从上方夹持链齿的上板体和从两侧夹持链齿的上凸缘部。由于现有技术尼龙拉链的拉头的上板体内壁为平整的平面,因此,凸起于链齿的车缝线受到最大的挤压力并与拉头的容纳腔内壁滑动摩擦,导致车缝线容易磨断。车缝线磨断,成为尼龙拉链损坏的最主要原因。如能避免车缝线磨断,将大大提高尼龙拉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优化拉链的结构,避免车缝线磨断失效,延长尼龙拉链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尼龙拉链包括链带和拉头。一个拉头将两条链带并合形成一条可以开合的拉链。所述链带,由车缝线将链齿与布带结合而成。所述拉头,包括上翼板和下翼板,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通过支芯连成一体,形成供链带通过的容纳腔。容纳腔的靠近支芯端设有两个导入口,用于导入两条链带。容纳腔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啮合出口,用于导出啮合后的两条链带。所述上翼板包括从上方夹持链齿的上板体和从两侧夹持链齿的上凸缘部。上板体的内表面对应链带车缝线的位置设有两条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从上板体的内表面凹陷,并从导入口端至啮合出口端贯穿上板体,用于避免车缝线与上板体之间的滑动摩擦。

优选地,所述上板体内表面的两侧(即靠近上凸缘部的转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凸齿。所述凸齿从上板体的导入口端延伸至啮合出口端,用于填补链齿的倒角空间并对链齿形成斜向内向下的压力,便于链齿啮合。所述凸齿与上板体的内表面呈阶梯状。所述凸齿与上凸缘部圆弧过渡。该凸齿结构使得链齿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弹性伸缩空间,链齿自动啮合在最佳位置。

优选地,所述下翼板包括向上夹持链齿的下板体和两侧向上夹持布带的下凸缘部。下凸缘部从下板体内表面凸起,形成凹槽。正常情况下,车缝线会因受力而凹陷于布带表面,车缝线与下板体之间不会形成直接接触。但该下翼板结构可以减少布带与下板体之间的摩擦力,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上板体与支芯的连接部设有上筋。上筋凸起于上板体内表面。所述下翼板与支芯的接连部设有下筋。下筋凸起于下翼板的内表面。上筋、下筋用于填补链齿的倒角空间并对链齿产生压力,便于链齿啮合。

本发明尼龙拉链通过在上板体设置让位槽,链齿接触于上板体内表面,避免了车缝线与拉头之间的滑动摩擦,延长了拉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尼龙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尼龙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链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二尼龙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拉链为正向的尼龙拉链。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尼龙拉链包括链带102和拉头101。一个拉头101将两条链带102并合形成一条可以开合的拉链。所述链带102,由车缝线121将缠绕中心线123的链齿122与布带124结合而成。所述拉头101,包括拉片131、上翼板132和下翼板133,上翼板132与下翼板133之间通过支芯134连成一体,形成供链带通过的容纳腔。容纳腔的靠近支芯端设有两个导入口,用于分别导入两条链带。容纳腔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啮合出口,用于导出啮合后的两条链带。所述上翼板132包括从上方夹持链齿的上板体1321和从两侧夹持链齿的上凸缘部1322。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对应链带车缝线的位置设有两条让位槽111。所述让位槽111从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凹陷,并从导入口端至啮合出口端贯穿上板体,用于避免车缝线与上板体之间的滑动摩擦。让位槽111的深度可以根据车缝线的凸起量设置,一般设置1-3毫米即可。拉片131连接于上翼板132的上方。

所述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201的两侧(即靠近上凸缘部的转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凸齿202。所述凸齿202从上板体的导入口端延伸至啮合出口端,用于填补链齿的倒角空间并对链齿形成斜向内向下的压力,便于链齿啮合。所述凸齿202与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呈阶梯状,并与上凸缘部1322圆弧过渡。该凸齿结构使得链齿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弹性伸缩空间,链齿自动啮合在最佳位置。

所述下翼板133包括向上夹持链齿的下板体1331和两侧向上夹持布带的下凸缘部1332。下凸缘部1332从下板体1331内表面凸起,形成凹槽112。该下翼板结构可以减少布带124与下板体1331之间的摩擦力,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所述上翼板132的上板体1321与支芯134的连接部设有上筋141。上筋141凸起于上板体1321内表面。所述下翼板133与支芯134的接连部设有下筋142。下筋142凸起于下翼板的内表面。上筋、下筋用于填补链齿的倒角空间并对链齿产生压力,便于链齿啮合。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拉链为反向的尼龙拉链。如图6、7所示,本实施例尼龙拉链包括链带102和拉头101。一个拉头101将两条链带102并合形成一条可以开合的拉链。所述链带102,由车缝线121将缠绕中心线123的链齿122与布带124结合而成。所述拉头101,包括拉片131、上翼板132和下翼板133,上翼板132与下翼板133之间通过支芯134连成一体,形成供链带通过的容纳腔。容纳腔的靠近支芯端设有两个导入口,用于分别导入两条链带。容纳腔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啮合出口,用于导出啮合后的两条链带。所述上翼板132包括从上方夹持链齿的上板体1321和从两侧夹持链齿的上凸缘部1322。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对应链带车缝线的位置设有两条让位槽111。所述让位槽111从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凹陷,并从导入口端至啮合出口端贯穿上板体,用于避免车缝线与上板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拉片131连接于下翼板133的外表面。

所述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的两侧(即靠近上凸缘部的转角位置)分别设有一个凸齿。所述凸齿从上板体的导入口端延伸至啮合出口端,用于填补链齿的倒角空间并对链齿形成斜向内向下的压力,便于链齿啮合。所述凸齿与上板体1321的内表面呈阶梯状,并与上凸缘部1322圆弧过渡。该凸齿结构使得链齿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弹性伸缩空间,链齿自动啮合在最佳位置。

所述下翼板133包括向上夹持链齿的下板体1331和两侧向上夹持布带的下凸缘部1332。下凸缘部1332从下板体1331内表面凸起,形成凹槽112。该下翼板结构可以减少布带124与下板体1331之间的摩擦力,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所述上翼板132的上板体1321与支芯134的连接部设有上筋141。上筋141凸起于上板体1321内表面。所述下翼板133与支芯134的接连部设有下筋142。下筋142凸起于下翼板的内表面。上筋、下筋用于填补链齿的倒角空间并对链齿产生压力,便于链齿啮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