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织物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262发布日期:2019-11-12 21:38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织物鞋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环保织物鞋子。



背景技术:

针织鞋面具有以下的有点:1、传统的运动鞋面由皮革或经编针织而成,针织鞋面不像皮革等产品污染较大,较为环保;2、针织透气较轻,消费者穿在脚上不会有脚臭;3、成品鞋生产企业只要购买鞋底,就可以将其直接粘合成为一双完整的鞋子,将节省不少的工序,人工成本也将得到降低。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两个问题:1,鞋身采用针织制成,材料通常为棉、麻等线材,成本高且湿水后不容易干;2,鞋底通常采用超耐磨塑料/橡胶,丢弃后自然界需要长时间才能分解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且丢弃后容易被降解的针织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织物鞋子,它包括鞋身、鞋垫、粘合层以及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身底部通过缝纫线与鞋垫缝纫连接,所述鞋垫通过粘合层与鞋底粘合,所述鞋身为双层针织鞋身,并且针织线材的材质为废旧塑料瓶制成的纱线,所述鞋垫为可循环泡沫垫,所述粘合层为泡沫粘合剂(软质胶水,粘合后不会对鞋子的形变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所述鞋底为木糠鞋底。

具体的,所述鞋身采用针织一体编制而成,具体方法是使用电脑横机在脚部模型上连续针织成一个完整的鞋身,该技术为现有技术,本申请没有对该方法做出任何改进,写在此处仅供实施者便于实施本方案。

具体的,所述双层针织鞋身的面料结构采用罗纹组织,罗纹组织包括若干沿面料经线方向分布的循环单元,所述循环单元包括沿面料纬线方向依次成圈的第一路纬纱以及第二路纬纱编织而成。公知的,废旧塑料瓶得到的纱线其强度参差不齐,故使用两路纬纱成圈,第二路纬纱成圈的位置就是第一路纬纱的非成圈位置,使得两路纬纱形成的织物互相纠缠,即使其中一路局部出现断裂,也不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崩坏。可提高鞋面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身的鞋口处使用缝纫线缝纫锁边。其作用是防止针织面料边缘线头脱落,另外也客观上提高了鞋口的耐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口前端呈V字型。较为开放式的鞋口使得厚脚掌和瘦脚掌的人士均可以穿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身的斜面部分与鞋后跟部分之间的交界处使用缝纫线绗缝,由于此处是鞋身受力变化最频繁的部位,故使用绗缝加强其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环保材料,可缓解社会的废旧塑料瓶问题,减少白色污染问题,针对废旧塑料瓶制成的纱线其强度一致性较差的情况,还采用特殊的两路纬纱针织结构,使得各为互补结构,大大提高鞋身强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鞋身的针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身;2、鞋垫;3、粘合层;4、鞋底;5、第一路纬纱;6、第二路纬纱;7、脚部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环保织物鞋子,它包括鞋身1、鞋垫2、粘合层3以及鞋底4,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身1底部通过缝纫线与鞋垫2缝纫连接,所述鞋垫2通过粘合层3与鞋底4粘合,所述鞋身1为双层针织鞋身,并且针织线材的材质为废旧塑料瓶制成的纱线,所述鞋垫2为可循环泡沫垫,所述粘合层3为泡沫粘合剂(软质胶水,粘合后不会对鞋子的形变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所述鞋底4为木糠鞋底。

所述鞋身1采用针织一体编制而成,具体方法是使用电脑横机在脚部模型7上连续针织成一个完整的鞋身1,该技术为现有技术,本申请没有对该方法做出任何改进,写在此处仅供实施者便于实施本方案。

如图2所示,所述双层针织鞋身1的面料结构采用罗纹组织,罗纹组织包括若干沿面料经线方向分布的循环单元,所述循环单元包括沿面料纬线方向依次成圈的第一路纬纱5以及第二路纬纱编织6而成。公知的,废旧塑料瓶得到的纱线其强度参差不齐,故使用两路纬纱成圈,第二路纬纱成圈的位置就是第一路纬纱的非成圈位置,使得两路纬纱形成的织物互相纠缠,即使其中一路局部出现断裂,也不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崩坏。可提高鞋面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也就是泡沫粘合剂)采用靖江市宇东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YD212软质胶;所述鞋垫采用清远市新恒发包装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服装用PE泡沫垫;所述木糠鞋底采用佛山市南海起弘鞋材有限公司提供的木糠鞋底(可生物降解)。所述“废旧塑料瓶得到的纱线”购买自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废塑料瓶再生纱线。

实施例2

所述鞋身1的鞋口处使用缝纫线缝纫锁边。其作用是防止针织面料边缘线头脱落,另外也客观上提高了鞋口的耐磨性能。

所述鞋口前端呈V字型。较为开放式的鞋口使得厚脚掌和瘦脚掌的人士均可以穿入。

所述鞋身1的斜面部分与鞋后跟部分之间的交界处使用缝纫线绗缝,由于此处是鞋身受力变化最频繁的部位,故使用绗缝加强其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