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1538发布日期:2019-12-24 20:1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拉链穿头大多数都是用人工来完成的,但人工给拉链穿头需要先对拉链进行剪断、齐头才有办法进行,且若是技术不熟练的新人更是穿不进去,所以人工穿头的效率低,成本高。

中国专利文献中,专利号为:“cn201520431935.5”公开了一种拉链穿头机。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拉链穿头机结构复杂、穿头时间长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所述的安装板的另一侧上安装有前进牵引机构、后退牵引机构、送头、拉头滑轨、分带插针定位装置及模具座,分带插针定位装置上固定有检测拉链刀口的接近传感器,模具座上安装有能上下滑动的拉头模具及上下滑移的拉链压板。该拉链穿头机在保证拉链输出时拉头的尾部在前方的同时将送头、拉头滑轨及拉头模具设置在安装板的同一侧,去掉了原有的拉头模具的推送装置,简化了结构,缩短了穿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公开了拉链压板上升夹持拉链,分带插针定位装置中的插针落下将拉链分开,拉头模具上升,拉头模具到位后,拉头上的保险打开,拉头被装到拉链的刀口上,后退牵引机构牵动拉链后退,拉链穿入拉头,分带插针定位装置中的插针升起,后退牵引机构将拉头连同拉链一起拉出,拉头模具下降,拉链压板下降让开拉头,后退牵引机构停止,前进牵引机构将已经穿头的拉链段拉出,进行下一个拉链段的穿头。

但是,由于拉头上的拉片有各种款式,有一些拉片的宽度大于拉头本体,上述公开的插针只是单一宽度,不能对上述拉片宽度大于拉头本体的拉头进行加工,如果使用与拉片宽度形同的插针,拉链则不能穿入到拉头本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该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中的分带插针由宽度不一样的分带部组成,可以对多种拉头进行加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包括一横板,设置在所述横板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连接有分带插针。所述分带插针包括第一分带部,第二分带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分带部和第二分带部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宽度沿所述第一分带部至所述第二分带部方向递减;所述第二分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分带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分带部的宽度大于拉片的宽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带插针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分带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第一分带部依次穿过拉链的链齿之间,所述第一分带部在拉链的链齿之间时,拉片穿过拉链的链齿之间,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带插针往回移动,所述第二分带部位于拉链的链齿之间时,拉链的链齿能够穿入拉头中。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支撑件设置有所述横板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动端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动端穿过所述横板,并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分带部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为多杆气缸。

优选地,所述横板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中设置有上、下贯同通导向腔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带插针沿所述导向腔体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分带部的侧壁与所述导向腔体的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座和盖板;所述导向座的一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中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导向座上,与所述导向槽形成所述导向腔体。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上方,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第一分带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头相适配的到“t”形缺口;所述螺栓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分带插针包括第一分带部,其一端延伸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延伸有第二分带部,所述第二分带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分带部的宽度。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带插针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分带部将拉链分开,所述拉链沿所述导向部至所述第一分带部时,所述拉链分开一开口,使得拉片能够穿过所述开口。而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分带插针向上移动,所述拉链沿所述导向部移动至所述第一分带部,所述拉链的开口缩小,使得所述拉链与所述拉头贴合。当牵引机构牵动拉链移动,拉链穿入拉头。能够一些拉片大于拉头本体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中分带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3,一种穿头机的分带插针装置,包括一横板1,设置在所述横板1上驱动机构3,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的分带插针4。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支撑件31、第一气缸32和第二气缸33。所述支撑件31设置有所述横板1上,所述第一气缸32设置在所述支撑件31上,所述第二气缸33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2的活动端上,所述第二气缸33的活动端设置有连接件5,所述横板1上设置有避空所述连接件5的避空孔,所述连接件5穿过所述避空孔与所述分带插针4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32为多杆气缸。多杆气缸能够保证所述所述分带插针4移动的稳定性。

所述分带插针4包括第一分带部41。所述第一分带部41的一端通过连接件5与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其另一端沿远离所述驱动机构3方向依次延伸有导向部42和第二分带部43。所述导向部42的宽度沿延伸方向递减;所述第二分带部4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分带部41的宽度,所述第一分带部41的宽度大于拉片的宽度。

所述第一气缸32驱动所述第二气缸3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分带部43将拉链的链齿分开,所述第二气缸33驱动所述分带插针4继续移动,使得所述导向部42和所述第一分带部41依次穿过拉链的链齿,当所述第一分带部41插在拉链的链齿之间的时候,拉头的拉片能够穿过拉链的链齿,而后,所述第二气缸33驱动所述分带插针4往回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分带部43穿过拉链的链齿之间,此时,穿头机的牵引机牵动拉链移动,拉链的链齿穿入拉头,所述第一气缸32驱动所述分带插针4往回移动,使得所述分带插针4离开拉链,牵引机构将已经穿头的拉链段拉出,进行下一拉链段的穿头。

能够对一些拉片大于拉头本体进行加工,避免了因为拉片大于拉头本体二不能穿过拉链的链齿开口导致加工失败。

优选地,所述横板1的底面还设置有导向件6;所述导向件6中设置有导向腔体,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分带插针4沿所述导向腔体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分带部41的侧壁与所述导向腔体的内壁贴合。提高了所述分带插针4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6包括导向座61和盖板62;所述导向座61的一端与所述横板1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61中设置有导向槽63;所述盖板62设置在所述导向座61上,与所述导向槽63形成一上、下贯通的导向腔。所述盖板62与所述导向座61可拆卸连接,当所述分带插针4在所述导向槽63中卡住的时候,可以拆卸所述盖板62,对所述分带插针4进行检修。

优选地,所述盖板62上设置有第一缺口64,所述第一缺口64设置在所述导向槽63上方,所述第一缺口64的宽度小于所述导向槽63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5为螺栓,所述第一分带部4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栓头相适配的到“t”形缺口45;所述螺栓与所述驱动机构3的活动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栓头卡紧所述“t”形缺口45,所述螺栓推动所述分带插针4上、下移动。当所述分带插针4出现磨损等情况,便于更换,降低更换配件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第一气缸32驱动所述第二气缸33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分带部43将拉链的链齿分开,所述第二气缸33驱动所述分带插针4继续移动,使得所述导向部42和所述第一分带部41依次穿过拉链的链齿,当所述第一分带部41插在拉链的链齿之间的时候,拉头的拉片能够穿过拉链的链齿,而后,所述第二气缸33驱动所述分带插针4往回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分带部43穿过拉链的链齿之间,此时,穿头机的牵引机牵动拉链移动,拉链的链齿穿入拉头,所述第一气缸32驱动所述分带插针4往回移动,使得所述分带插针4离开拉链,牵引机构将已经穿头的拉链段拉出,进行下一拉链段的穿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