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热粘合冷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1417发布日期:2020-03-27 12:45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鞋热粘合冷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鞋热粘合冷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鞋靴胶粘工艺是目前制鞋工业中运用最广的一种工艺,这种工艺的优点是适合各种材料,生产效率高,适合流水线作业。以胶粘鞋为例,成型工艺主要流程如下:面料、里料裁断制帮(包括片边、折边、缝帮等)——制底(包括各种底料整型、处理,绷帮等)——合底(帮底结合)——烘干粘合——冷冻定型——出楦——检验。

在现有的工厂制鞋流水线中,合底工序至检验工序的这一条加工线中,所有的加工设备呈一条直线排列放置,人工在流水线加工设备两旁对鞋帮和鞋底依次进行相应工序的加工操作,在合底时,需要对鞋帮和鞋底进行涂胶,然后拼接在一起,通过烘箱将鞋帮与鞋底之间粘合处的胶水烘干,再通过冷冻机快速定型稳定。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烘箱是设置在生产线输送平台上,冷冻机是单独的设备,放置在烘箱后方,两者分开设置在加工流水线中,市场上现有的急速冷冻机基本上是用的传送带,产品从冷冻机的一侧进,从冷冻机的另一侧出来,这样就必须有两个人分别在冷冻机的两侧进行操作,增加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对生产车间的场地长度需要一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劳动力,且占地面积小的制鞋热粘合冷却处理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鞋热粘合冷却处理设备,包括: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上设有输送装置;烘箱,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上,并被所述输送装置穿过所述烘箱内部,所述烘箱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前后两端;冷冻箱体,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端,并位于所述输送平台上方,所述冷冻箱体顶面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侧位于所述冷冻箱体顶面设有冷冻压缩机,所述冷冻压缩机上设有与所述冷冻箱体内部相连通的排风管,所述冷冻箱体底端一端设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两侧位于所述冷冻箱体底端垂直设有下料支架,所述下料支架内侧设有辅助导轮;循环托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内部,所述循环托料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内部两侧的驱动轮组、第一从动链轮组、第二从动链轮组、第三从动链轮组,以及围绕在所述驱动轮组、第一从动链轮组、辅助导轮、第二从动链轮组和第三从动链轮组上形成闭环的回转链条,所述驱动轮组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所述回转链条上等距设有若干条横杆,所述横杆上活动设有托料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组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斜下方,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组位于所述驱动轮组一侧的所述出入口上方,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组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组斜下方和所述辅助导轮的斜上方之间,所述第三从动链轮组位于所述第二从动链轮组一侧的所述驱动轮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组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内侧的驱动链轮和位于所述冷冻箱体外侧的第一传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杆和驱动电机,所述传动轴杆通过轴承支座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顶部一端,所述传动轴杆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轴杆两端设有同步传动轮,所述同步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组、第一从动链轮组、第二从动链轮组和第三从动链轮组均通过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冷冻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平台前后两端的传动主轴和从动轴,所述传动主轴上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主轴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上连接有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为链杆式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镀铬层。

进一步地,所述托料架包括载物板和垂直设置在所述载物板两侧的悬挂支架,所述悬挂支架的顶端设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平台一侧设有输送控制机箱,所述输送控制机箱与所述输送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一侧设有电控机箱,所述电控机箱与所述冷冻压缩机和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冷冻箱体通支撑架设置在输送平台上方,鞋帮和鞋底通过烘箱将胶水烘干后,可通过冷冻箱体底部的出入口进入冷冻箱体内部,循环托料装置在冷冻箱体内部回转循环快速冷却定型,既保证了鞋帮和鞋底之间的胶水能被烘干粘合,又保证了鞋帮和鞋底快速定型稳定,在相同使用设备的情况下,既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又能很好的节省人力,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托料装置的运行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杆的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料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输送平台;11-传动主轴;111-传动轮;112-转动电机;12-从动轴;121-从动齿轮;13-输送带;20-烘箱;30-支撑架;40-冷冻箱体;41-冷冻压缩机;42-排风管;43-出入口;44-下料支架;45-辅助导轮;50-驱动机构;51-传动轴杆;52-第二传动齿轮;53-同步传动轮;54-驱动电机;60-循环托料装置;61-驱动轮组;611-驱动链轮组;612-第一传动齿轮;62-第一从动链轮组;63-第二从动链轮组;64-第三从动链轮组;65-回转链条;66-横杆;67-托料架;671-载物板;672-悬挂支架;673-挂钩;68-轴承座;70-输送控制机箱;71-电控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制鞋热粘合冷却处理设备,包括输送平台10、烘箱20、支撑架30、冷冻箱体40和循环托料装置60。其中,输送平台10上设有输送装置,烘箱20设置在输送平台10上,并被输送装置穿过烘箱20内部,烘箱20内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具体为红外线加热管。输送平台10一侧设有输送控制机箱70,输送控制机箱70与输送装置电性连接。

输送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平台10前后两端的传动主轴11和从动轴12,传动主轴11上设有传动轮111,传动主轴11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112,传动电机112与输出控制箱70电性连接,从动轴12上设有从动齿轮121,传动轮111与从动齿轮121上连接有输送带13。

具体的,输送带13为链杆式输送带,输送带13上设有镀铬层。便于清理遗留在输送带13上的胶水残留。

支撑架30设置在输送平台10前后两端,冷冻箱体架40设在支撑架30顶端,并位于输送平台10上方,与输送平台10顶面保持平行,冷冻箱体40顶面设有驱动机构50,驱动机构50一侧位于冷冻箱体40顶面设有冷冻压缩机41,冷冻压缩机41上设有与冷冻箱体40内部相连通的排风管42,冷冻箱体40底端一端设有出入口43,出入口43两侧位于冷冻箱体40底端垂直设有下料支架44,下料支架44内侧设有辅助导轮45。

支撑架30一侧设有电控机箱71,电控机箱71与冷冻压缩机41和驱动机构60电性连接。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循环托料装置60设置在冷冻箱体40内部,循环托料装置60包括对称设置在冷冻箱体40内部两侧的驱动轮组61、第一从动链轮组62、第二从动链轮组63、第三从动链轮组64,以及围绕在驱动轮组61、第一从动链轮组62、辅助导轮45、第二从动链轮组63和第三从动链轮组64上形成闭环的回转链条65,驱动轮组61与驱动机构50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回转链条65上等距设有若干条横杆66,横杆66上活动设有托料架67。

具体驱动轮组61设置在驱动机构50斜下方,第一从动链轮组62位于驱动轮组61一侧的出入口43上方,第二从动链轮组63位于第一从动链轮组62斜下方和辅助导轮45的斜上方之间,第三从动链轮组64位于第二从动链轮组63一侧的驱动轮组61下方。并且,驱动轮组61、第一从动链轮组62、第二从动链轮组63和第三从动链轮组64均通过轴承座68设置在冷冻箱体40上。

驱动轮组61包括同轴设置在冷冻箱体40内侧的驱动链轮611和位于冷冻箱体40外侧的第一传动齿轮612。

驱动机构50包括传动轴杆51和驱动电机54,传动轴杆51通过轴承支座设置在冷冻箱体40顶部一端,传动轴杆51上设有第二传动齿轮52,传动轴杆51两端设有同步传动轮53,同步传动轮53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传动齿轮612相连,驱动电机54通过同步带与第二传动齿轮52传动连接。

如图5所示,托料架67包括载物板671和垂直设置在载物板671两侧的悬挂支架672,悬挂支架672的顶端设有能活动挂在横杆66上的挂钩67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冷冻箱体40通支撑架30设置在输送平台10上方,鞋帮和鞋底通过烘箱20将胶水烘干后,可通过冷冻箱体40底部的出入口43进入冷冻箱体40内部,循环托料装置60在冷冻箱体40内部回转循环快速冷却定型,既保证了鞋帮和鞋底之间的胶水能被烘干粘合,又保证了鞋帮和鞋底快速定型稳定,在相同使用设备的情况下,既节省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又能很好的节省人力,结构简单合理。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