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卡扣结构的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1299发布日期:2020-02-07 22:01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具有卡扣结构的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卡扣结构的伞。



背景技术:

一种现有的伞包含一个中棒、一个设置在该中棒其中一端的上巢、一个设置在该中棒并可相对于该上巢接近或远离的下巢,及多根连接于该上巢或该下巢的伞骨。所述伞骨相反于该中棒的一端会随着该下巢的移动而接近该中棒或是远离该中棒。然而,所述伞骨相反于该中棒的一端接近于该中棒时,所述伞骨会由于缺乏撑张的力量而结构松散。不只是在外观方面予人不整齐的印象,收纳该现有的伞的时候所述伞骨也容易因为晃动而勾住其他物品,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整齐且便于收纳的具有卡扣结构的伞。

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包含中棒、上巢、下巢、伞骨单元,及卡扣单元。所述中棒呈棒状,并具有沿中心轴线设置在两相反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上巢设置在所述中棒的第一端。所述下巢设置在所述中棒并位于所述上巢与所述第二端之间,且能相对于所述上巢接近或远离。所述伞骨单元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上巢的主支骨,及多个连接于所述下巢与各自的主支骨之间的副支骨。所述卡扣单元设置于所述伞骨单元或所述中棒其中一者并包括多个开口分别朝向所述主支骨的收纳槽。

所述具有卡扣结构的伞能在收折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在所述收折状态时,所述下巢远离于所述上巢,所述主支骨相反于所述上巢的一端与所述副支骨相反于所述下巢的一端皆朝所述中棒收合,每一个主支骨卡合于对应的收纳槽内。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下巢接近于所述上巢,所述主支骨相反于所述上巢的一端与所述副支骨相反于所述下巢的一端皆朝远离于所述中棒的方向展开,每一个主支骨由对应的收纳槽脱开。

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所述卡扣单元设置于所述伞骨单元并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副支骨与对应的主支骨之间的第一卡扣件,每一个第一卡扣件具有连接于各自的副支骨与对应的主支骨之间的辅助支骨,及固定于所述辅助支骨的卡扣块。每一个卡扣块具有所述收纳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所述卡扣单元的每一个辅助支骨沿各自的辅助轴线延伸。每一个卡扣块具有固定于所述辅助支骨的基部,及分别沿垂直于所述辅助轴线的方向相间隔并固定于所述基部的侧壁部。所述基部与所述侧壁部共同界定出所述收纳槽,并使得所述卡扣块垂直于所述辅助轴线的截面概呈u形。所述侧壁部具有可挠性且所述侧壁部相反于所述基部的一端约略朝所述收纳槽内弯曲且彼此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对应的主支骨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所述卡扣单元的每一个辅助支骨具有用于供各自的卡扣块嵌入的嵌槽。所述嵌槽的开口朝向对应的主支骨。

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所述卡扣单元设置于所述中棒并包括一设置在所述中棒并位于所述上巢与所述下巢之间的第二卡扣件。所述第二卡扣件具有呈环状套设于所述中棒并固定于所述中棒的定位部,及多个由所述定位部朝外侧凸伸并绕所述中心轴线呈环状排列的卡扣部。每一个卡扣部具有所述收纳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所述卡扣单元设置于所述伞骨单元并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副支骨的第三卡扣件,每一个第三卡扣件具有固定于各自的副支骨的固定部,及由所述固定部朝对应的主支骨凸伸的凹槽部,每一个凹槽部具有所述收纳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收纳槽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收折状态时能辅助所述主支骨保持定位而不晃动,提升整体的整齐度且有利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该第一实施例在一个收折状态;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个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该第一实施例在一个展开状态;

图3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第一卡扣件的一个立体组合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ⅳ-ⅳ所得的一个剖视图;

图5是沿图3中的线ⅴ-ⅴ所得的一个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该第二实施例在一个收折状态;

图7是该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该第二实施例在一个展开状态;

图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二卡扣件套设在一中棒的一个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的一个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该第三实施例在一个收折状态;

图10是该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不完整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该第三实施例在一个展开状态;

图11是图9的一个局部放大图,显示一个第三卡扣件设置在一个副支骨;

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xii-xii所得的一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中棒1、一个上巢2、一个下巢3、一个伞骨单元4,及一个卡扣单元5。

该中棒1呈棒状,并具有沿一个中心轴线c1设置在两相反端的一个第一端11与一个第二端12。

该上巢2设置在该中棒1的第一端11。该下巢3设置在该中棒1并位于该上巢2与该第二端12之间,且能相对于该上巢2接近或远离。

配合参阅图4该伞骨单元4包括多个连接于该上巢2的主支骨41、多个连接于该下巢3与各自的主支骨41之间的副支骨42。该卡扣单元5设置于该伞骨单元4并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副支骨42与对应的主支骨41之间的第一卡扣件51。每一个第一卡扣件51具有一个连接于各自的副支骨42与对应的主支骨41之间的辅助支骨511,及一个固定于该辅助支骨511的卡扣块512。每一个辅助支骨511沿一个辅助轴线r1延伸,并具有一个用于供各自的卡扣块512嵌入的嵌槽513。该嵌槽513的开口朝向对应的主支骨41。每一个卡扣块512具有一个固定于各自的辅助支骨511的基部514,及两个分别沿垂直于该辅助轴线r1的方向相间隔并固定于该基部514的侧壁部515。该基部514与所述侧壁部515共同界定出一个开口朝向对应的主支骨41的收纳槽516,并使得该卡扣块512垂直于该辅助轴线r1的截面概呈u形。所述侧壁部515具有可挠性。所述侧壁部515相反于所述基部514的一端约略朝该收纳槽516内弯曲,且彼此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所对应的主支骨41的直径。

要说明的是,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卡扣件51具有一个卡扣块512,且每一个辅助支骨511具有一个供各自的卡扣块512嵌入的嵌槽513(如图3与图4所示)。此处该卡扣块512与该嵌槽513的数目只是举例而言,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的变化例中,每一个第一卡扣件51可以具有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的卡扣块512。每一个辅助支骨511可以具有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供各自的卡扣块512嵌入的嵌槽513,且所述嵌槽513沿对应的辅助轴线r1排列。

本第一实施例能在一个收折状态与一个展开状态之间转换。在该收折状态时,该下巢3远离于该上巢2,所述主支骨41相反于该上巢2的一端与所述副支骨42相反于该下巢3的一端皆朝该中棒1收合,每一个主支骨41卡合于对应的收纳槽516内。在该展开状态时,该下巢3接近于该上巢2,所述主支骨41相反于该上巢2的一端与所述副支骨42相反于该下巢3的一端皆朝远离于该中棒1的方向展开,每一个主支骨41由对应的收纳槽516脱开。

每一个主支骨41卡合于对应的收纳槽516内时,会在该收纳槽516内保持定位且不会相对于各自的副支骨42晃动(如图5所示)。如此一来,本第一实施例在该收折状态时便能具有较佳的整齐度且有利于收纳。此外,由于所述侧壁部515相反于所述基部514的一端约略朝该收纳槽516内弯曲,能提升所述主支骨41定位于各自的收纳槽516内时的稳固性。

还要说明的是,每一个主支骨41由各自的收纳槽516脱开时,会由于所述侧壁部515具有可挠性,而能推动所述侧壁部515相反于所述基部514的一端挠曲。如此一来,所述侧壁部515朝内弯曲的结构就不会过度影响脱开的过程,使得本第一实施例能顺利地在该收折状态与该展开状态之间转换。

参阅图6、图7与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实施例,该卡扣单元5设置于该中棒1并包括一个设置在该中棒1并位于该上巢2与该下巢3之间的第二卡扣件52。该第二卡扣件52具有一个呈环状套设于该中棒1并固定于该中棒1的定位部521,及多个由所述定位部521朝外侧凸伸并绕该中心轴线c1呈环状排列的卡扣部522。每一个卡扣部522具有一个开口朝向对应的主支骨41的收纳槽523。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每一个主支骨41卡合于对应的收纳槽523内时,会在该收纳槽523内保持定位且不会相对于该中棒1晃动。如此一来,本第二实施例也能够达到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的功效,使得本第二实施例在该收折状态时也能具有较佳的整齐度且有利于收纳。

参阅图9与图1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三实施例,该卡扣单元5设置于该伞骨单元4并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副支骨42的第三卡扣件53。参阅图11与图12,每一个第三卡扣件53具有一个固定于各自的副支骨42的固定部531,及一个由该固定部531朝对应的主支骨41凸伸的凹槽部532。每一个凹槽部532具有一个开口朝向对应的主支骨41的收纳槽533。在本第三实施例中,每一个主支骨41卡合于对应的收纳槽533内时,会在该收纳槽533内保持定位且不会相对于各自的副支骨42晃动。如此一来,本第三实施例也能够达到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的功效,使得本第三实施例在该收折状态时也能具有较佳的整齐度且有利于收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卡扣结构的伞,通过所述收纳槽516、523、533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该收折状态时能辅助所述主支骨41保持定位而不晃动,提升整体的整齐度且有利于收纳,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