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1957发布日期:2020-01-14 23:1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折叠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主要用于盛装液体。但是现有的杯子的形态固定,不能改变,占用空间大,使得杯子不便携带。特别是外出游玩时,存储空间有限,所需携带东西较多,如何满足即能盛装足够量水又方便携带,占据空间小的杯子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而占用空间小的折叠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杯,包括:杯身,其顶部具有杯口;所述杯身的口径从所述杯身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小,所述杯身上具有柔性部,所述柔性部沿所述杯身的周向环绕设置,使得所述杯身能够折叠收起;杯盖,盖设于所述杯口;支付芯片,设置于所述杯身的底部。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杯身的底部向所述杯口的方向凹陷有一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安全盒体,所述安全盒体内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支付芯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盒体包括间隔设置的顶盖和底板,所述支付芯片贴紧所述底板,并与所述顶盖之间具有间隔。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杯盖包括杯盖体和封口盖,所述杯盖体的外周边缘间隔设置有饮用孔和凹槽;所述封口盖一端与所述杯盖体可旋转连接,另一端用于盖设所述饮用孔或装配于所述凹槽中。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杯身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杯身、中杯身和下杯身;所述下杯身的高度不大于所述中杯身的高度,且所述下杯身与所述中杯身之间具有所述柔性部而使所述下杯身能够折叠收容于所述中杯身的内部;所述中杯身的高度不大于所述上杯身的高度,且所述中杯身与所述上杯身之间具有所述柔性部而使所述中杯身能够折叠收容于所述上杯身的内部。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杯身的口径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变小,且所述中杯身顶部的口径小于所述上杯身的口径,所述中杯身底部的口径大于所述下杯身的口径。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杯套,所述杯套为环形,其套设于所述杯身上,所述杯套与其所套设位置的所述杯身的口径相匹配。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杯身顶部的外周向外侧凸设有卡钩;所述杯身顶部还设有内侧卡件和外侧卡件;所述内侧卡件的外周设有第一凸出部,所述外侧卡件位于所述内侧卡件的外周,所述外侧卡件的内侧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凸出部抵接;所述外侧卡件设有凹槽,所述卡钩与所述凹槽卡接。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卡件还包括主体部和回弯部,所述主体部呈环形,所述回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凸出部间隔设置,所述回弯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底端并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内侧卡件还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所述本体部呈环形,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顶部并向外周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底部与所述主体部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延伸部并间隔设置。

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卡件顶部的内侧壁环设有密封圈;所述内侧卡件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杯盖的外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杯包括杯身、杯盖和支付芯片,杯身的口径从杯身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小,杯身上具有柔性部,柔性部沿杯身的周向环绕设置,使得杯身能够折叠收起。杯盖盖设于杯口而封闭杯身。支付芯片设置于杯身的底部。因此,该折叠杯不仅具有盛装液体的功能,还能折叠,使得携带方便,且还具有支付芯片,而扩展了该折叠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叠杯其中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折叠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折叠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折叠杯折叠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折叠杯外侧卡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折叠杯内侧卡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封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图7中封口盖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杯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图9中杯套的俯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中折叠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折叠杯;11、杯身;111、上杯身;1111、卡钩;1112、限位环;112、中杯身;113、下杯身;114、外侧卡件;1141、主体部;1142、回弯部;1143、第二凸出部;115、内侧卡件;1151、本体部;1152、延伸部;1153、第一凸出部;117、安全盒体;1171、顶盖;1172、底板;1173、定位柱;12、杯盖;121、杯盖体;1211、进气孔;122、封口盖;1221、本体;1222、卡扣;1223、连接孔;1224、封堵块;1225、排气孔;1226、延伸孔;123、连接轴;124、密封圈;13、支付芯片;14、杯套;141、散热筋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杯1,不仅能够折叠,方便携带,还具有金融功能,增加了折叠杯1的功能。

参阅图1和图2,该折叠杯1包括杯身11、杯盖12、支付芯片13和杯套14。

杯身11的顶部开口而形成杯口,底部封口而形成杯底。本实施例中,杯身11为中空的柱状结构,而能够盛装液体。

具体地,杯身11的材质为柔性材料,而使得杯身11可折叠。本实施例中,杯身11的材质为硅胶。硅胶安全无毒又环保,因此该折叠杯1安全无毒且环保。其他实施例中,杯身11还可以为热塑性弹性体(tpe)。tpe安全无毒且环保。

参阅图3和图4,沿杯身11的高度方向,即由杯口至杯底,杯身11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杯身111、中杯身112和下杯身113,杯口位于上杯身111的顶部,杯底位于下杯身113的底部,中杯身112连接上杯身111和下杯身113。

本实施例中,上杯身111呈圆柱形。即沿杯身11的高度方向,上杯身111的口径一致。其他实施例中,上杯身111还可呈倒圆台形,即沿杯身11的高度方向,上杯身111的口径逐渐减小。

上杯身111顶部的内侧壁向内侧凹陷,且上杯身111顶部的外周向外侧凸设有卡钩1111和限位环1112。限位环1112位于卡钩1111的外周并向上伸出。

参阅图5,外侧卡件114包括主体部1141、回弯部1142和第二凸出部1143。具体地,主体部1141呈环形,回弯部1142与第二凸出部1143均位于主体部1141的内侧并间隔设置,回弯部1142设置于主体部1141的底端并与主体部1141、第二凸出部1143之间形成凹槽。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出部1143的外周圆滑过渡。

外侧卡件114与上杯身111卡接时,将上杯身111的卡钩1111卡接于外侧卡件114的凹槽内,实现外侧卡件114与上杯身111的连接。

外侧卡件114与上杯身111连接后,第二凸出部1143与主体部1141、卡钩11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本实施例中,外侧卡件114的外周与上杯身111的外周平齐。

参阅图6,内侧卡件115包括本体部1151、延伸部1152和第一凸出部1153。本体部1151呈环形,延伸部1152设置于本体部1151的顶部,第一凸出部1153与延伸部1152均位于本体部1151的外周并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出部1153的外周圆滑过渡。

内侧卡件115与外侧卡件114连接时,延伸部1152的底部与外侧卡件114的主体部1141的顶部抵接,第一凸出部1153位于第二凸出部1143的下方并与第二凸出部1143抵接,即第一凸出部1153位于容置空间内。

内侧卡件115的内侧壁还设有内螺纹,即内螺纹设置于本体部1151的内侧壁。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内螺纹沿周向连续设置一周。另一实施方式中,沿周向,内螺纹间隔并对称设置多段。

本实施例中,内侧卡件115和外侧卡件114的材质均为聚丙烯树脂。

中杯身112的口径逐渐减小,且中杯身112顶部的口径小于上杯身111的口径。本实施例中,中杯身112呈倒圆台形。

中杯身112的高度不大于上杯身111的高度,且中杯身112与上杯身111之间设有柔性部,而使得中杯身112能够折叠收容于上杯身111内。

具体地,柔性部包括上连接圈和下连接圈,上连接圈连接于上杯身111的底部,且口径小于上杯身111的口径。沿杯身的顶部至底部方向,上连接圈的厚度逐渐减小。下连接圈连接于上连接圈的底部,且沿杯身11的顶部至底部方向,下连接圈的厚度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上连接圈与下连接圈镜像对称设置。

下杯身113呈圆柱形,即沿杯身11的高度方向,下杯身113的口径一致。其他实施例中,下杯身113还可呈倒圆台形,即沿杯身11的高度方向,下杯身113的口径逐渐减小。

下杯身113的口径小于中杯身112底部的口径,且下杯身113的高度不大于上杯身111的高度,下杯身113与中杯身112之间设有柔性部,而使得下杯身113能够折叠收容于中杯身112内。

具体地,柔性部包括上连接圈和下连接圈,上连接圈连接于上杯身111的底部,且口径小于上杯身111的口径。沿杯身11的顶部至底部方向,上连接圈的厚度逐渐减小。下连接圈连接于上连接圈的底部,且沿杯身11的顶部至底部方向,下连接圈的厚度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上连接圈与下连接圈镜像对称设置。杯底向杯口的方向凹陷有一卡槽。本实施例中,卡槽设于杯底的中部区域。且卡槽底端的开口处设有向内伸出的挡板,该挡板呈环状。

卡槽内设有安全盒体117。具体地,安全盒体117包括间隔设置的顶盖1171和底板1172,顶盖1171与底板1172之间具有间隔,而使安全盒体117内具有容置空间。顶盖1171的底部向底板1172方向凸伸有定位柱1173,且定位柱1173的底端与底板1172之间具有间隔。

本实施例中,安全盒体117的形状与卡槽的形状相匹配而使安全盒体117正好放入卡槽内。安全盒体117包括主体部1141和凸出部,主体部1141与凸出部共面,且凸出部凸设于主体部1141的底部。凸出部的底部与杯身11的底部平齐。且定位柱1173的底部延伸至凸出部。

在使用前,可将下杯身113折叠收容于中杯身112中,再将中杯身112折叠收容于上杯身111中,尽量减少折叠杯1占用的体积;当需要使用时,取出折叠杯1,分别抓住上杯身111的顶部和下杯身113的底部,然后分别向外拉扯,上杯身111、中杯身112和下杯身113展开,从而形成一个可以盛放物体的杯子供使用者使用;当杯身11中的液位下降,可将上杯身111向下压,使中杯身112收容于上杯身111内,减小了折叠杯1占用体积;也可以是对中杯身112施压,使下杯身113收容于中杯身112内,减小了折叠杯1占用体积;当液位继续下降,可继续对杯身11施压,使下杯身113收容于中杯身112内,中杯身112收容于上杯身111内,进一步减小了折叠杯1的占用体积。

本申请的折叠杯1通过施压即可一次性折叠收容,无需手工慢慢折叠,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杯盖12盖设于杯口处,而封闭杯身11。具体地,杯盖12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杯盖12盖设于杯口处时,外螺纹与内侧卡件115的内螺纹相匹配,而使杯盖12盖设于杯口处时封闭杯身11。

杯盖12盖设于杯身11时,杯盖12对内侧卡件115施加作用力,向下的作用力时内侧卡件115向下挤压上杯身111,内侧卡件115与上杯身11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内侧卡件115对上杯身111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上杯身111对内侧卡件115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同时,向外的作用力使内侧卡件115向外倾斜,进而内侧卡件115对外侧卡件114施加向外的作用力,第一凸出部1153与第二凸出部1143相互接触,且第一凸出部1153与第二凸出部114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第一凸出部1153对第二凸出部1143产生一个斜向左上的压力,第二凸出部1143对第一凸出部1153产生一个斜向右下的压力,而使杯盖12与杯身11更好的密封。

具体地,杯盖12包括杯盖体121、封口盖122、连接轴123和密封圈124。

杯盖体121的外周边缘间隔设置有饮用孔和凹槽。本实施例中,饮用孔与凹槽位于同一径向,即,饮用孔与凹槽之间的圆心角为180度。其他实施例中,饮用孔与凹槽之间的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例如饮用孔与凹槽之间的圆心角为90度。本实施例中,杯盖体121的材质为聚丙烯树脂。

请继续参阅图3,杯盖体121的外周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环绕杯盖体121的外周设置。环形槽的下方设有与内侧卡件115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杯盖体121上开设有一进气孔1211,用于在封口盖122开启时,使杯身11内产生空气对流,而使液体更易流出。

连接轴123设置于杯盖体121的中间。本实施例中,连接轴123与杯盖体121固定连接,与封口盖122可旋转连接。且连接轴123的顶端设有一凸台,该凸台凸伸出连接轴123的外周。

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轴123还可以与封口盖122固定连接,与杯盖体121可旋转连接。还可以是连接轴123与杯盖体121和封口盖122均可旋转连接。

参阅图7和图8,封口盖122包括本体1221及卡扣1222。本体1221呈圆形。本实施例中,本体1221的直径小于杯盖体121的直径。

本体1221上开设有连接孔1223,连接轴123穿设于该连接孔1223内,而实现封口盖122与连接轴123的可旋转连接,进而使封口盖122可相对于杯盖体121旋转。卡扣1222连接于本体1221的外周,用于盖设饮用孔或装配于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封口盖122的材质为硅胶。连接孔1223的口径小于连接轴123顶端的凸台的口径,因此封口盖122与连接轴123连接时,封口盖122拉伸而使连接孔1223变大,进而使连接轴123穿过连接孔1223。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方便封口盖122的安装及拆卸。

进一步地,连接孔1223的外周开设有两延伸孔1226,且两延伸孔1226位于同一径向上。延伸孔1226的设计,使得连接轴123在与封口盖122卡接时,更易穿过连接孔1233。

本体1221的底部向下凸伸有封堵块1224,该封堵块1224与杯盖体121上的进气孔1211相对应设置。本体1221上还设有排气孔1225,排气孔1225与封堵块1224关于连接轴123对称设置。当封口盖122盖设于饮用孔时,封堵块1224堵住进气孔1211,使杯身11与杯盖12密封;当封口盖122装配于凹槽中时,排气孔1225与进气孔1211相通,杯身11内与空气产生对流,而使液体更易向饮用孔流出。

在折叠杯1携带时,封口盖122封闭饮用孔;当需要饮用杯身11内的液体时,将封口盖122打开并旋转至凹槽内放置。采用该设计,保护了封堵块1224,避免灰尘杂质对封堵块1224的污染,进而污染杯身11内的液体。

密封圈124环设于杯盖体121的环形槽内。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24的截面呈圆形,环设于环形槽内。将密封圈124设于环形槽内,更好的固定住密封圈124,防止密封圈124移动、脱落。

杯盖12盖于杯身11上时,密封圈124与内侧卡件115顶部抵接,提高了杯盖12与杯身11的密封性。支付芯片13设置于安全盒体117的容置空间内。具体地,支付芯片13安装于定位柱1173与底板1172之间,即支付芯片13位于安全盒体117的凸出部内,因此支付芯片13与杯身11内盛装的液体具有一定间隔,而保护支付芯片13。液体温度高于常温或较低时,因为该间隔,隔绝了一定能量的传递,保护了支付芯片13。

具体地,支付芯片13为ic芯片。本实施例中,支付芯片13对应一银行账户,具有银行支付的金融功能,因此可以使用该折叠杯1感应支付,方便快捷。

相较于目前只具有喝水功能的杯子,该折叠杯1通过在底部设置支付芯片13,增加了折叠杯1的功能,增加了使用者的生活体验乐趣。

杯套14套设于中杯身112的外周,不仅方便手持,还具有隔热作用,即使杯身11内装着热饮,也不会烫手。且杯套14在折叠杯1折叠时能随着中杯身112一起折叠收容于上杯身111内,携带方便,节省空间。

具体地,该杯套14为环形,并与中杯身112的口径相匹配。即杯套14的口径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变小,且杯套14顶部的口径与中杯身112顶部的口径相匹配,杯套14底部的口径与中杯身112底部的口径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杯套14的材质为聚丙烯树脂。

参阅图9和图10,杯套14的内侧壁向内凸伸有多个散热筋骨141。多个散热筋骨141沿杯套14的圆周间隔设置。散热筋骨141的设置使得杯身11与杯套14之间具有间隔,使得空气能够在杯身11与杯套14之间流通,使得杯身11内的热量向空气中传播,而使杯身11内的热量较难传递至杯套14,起到隔热防烫的作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杯套14的外周还设有防滑条纹。防滑条纹由杯套14的顶部向底部延伸。

参阅图1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折叠杯1还可以不设有杯套14。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杯包括杯身、杯盖和支付芯片,杯身的口径从杯身的顶部至底部逐渐减小,杯身上具有柔性部,柔性部沿杯身的周向环绕设置,使得杯身能够折叠收起。杯盖盖设于杯口而封闭杯身。支付芯片设置于杯身的底部。因此,该折叠杯不仅具有盛装液体的功能,还能折叠,使得携带方便,且还具有支付芯片,而扩展了该折叠杯的功能。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