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伞吸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2519发布日期:2020-05-08 13:0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伞吸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伞吸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雨伞在下雨天被淋湿后会不停地滴水,当我们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室内会被雨伞滴落的水弄湿,不利于室内的干燥整洁,特别是在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时或者外出时,我们需要停留一段时间,却没有空间或时间去将雨伞晾干,严重影响室内环境。目前,通常是采用塑料袋将雨伞装起来,让伞上的雨水落在袋子里,但是,这样会使雨水将伞的内侧弄湿,影响下一次的使用,并且污染雨伞,影响雨伞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去水、使用方便的雨伞吸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雨伞吸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吸水套,所述装置本体设有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装置本体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进口的下方,所述吸水套包括顶环、底环、吸水层和若干挤压筋,所述底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底环通过导流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容置腔的腔壁,所述顶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进口处,所述挤压筋的一端与所述顶环相连接,所述挤压筋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环相铰接,所述挤压筋呈放射状等间距分布,所述吸水层设于各所述挤压筋形成的框架内,所述挤压筋固定在所述吸水层的外表面,所述吸水套倾斜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进口、所述顶环、所述底环和所述出口的中心线重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顶环的外侧面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包括与所述顶环外侧面连接的环形块和与所述环形块垂直连接的环形圈,所述装置本体的出口处设有与所述环形圈配合的凹槽,所述顶环的上端连接有把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装置本体的高度方向的夹角为30°~9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置腔内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位于所述吸水套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板连接在与所述出口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环与所述出口之间连接有导向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筋上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导流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层为多孔型的吸水性树脂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层为圆筒形或锥筒形。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设于所述容置腔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吸水套的上方,所述热风机与所述吸水套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本体上设置与吸水套相通的进口和出口,将淋湿的雨伞从进口塞入,吸水套的吸水层能将雨伞上的雨水吸收,雨伞从进口塞入直到从到出口拿出,雨伞与吸水层进行了相对运动,起到了擦拭的作用,极快速地将雨伞上的雨水去除,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挤压筋的一端与顶环连接,挤压筋的另一端与底环相铰接,旋转顶环,挤压筋绕底端转动,实现扭动挤压,可将吸水层上的水挤压出来,为下一次吸收提供容量,并且将雨伞放入吸水套后进行旋转顶环,也可将雨伞上的水珠挤压出来,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吸水套倾斜设置在容置腔内,使雨伞的放入和取出方便,并且挤压吸水层时,吸水层的水能低落到容置腔底部而不从出口处流出。

2、本实用新型吸水套与装置本体的夹角为30°~60°,避免挤压的水从出口流出。集水箱可方便在室内不便设置排水管的地方使用。导向筋可防止雨伞卡在底环与出口之间的空隙,使雨伞的移动流畅,导流片可使随导向筋流动的水向下滴落,避免从出口流出。热风机可干燥吸水层和雨伞。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雨伞吸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顶环的示意图。

其中,1-装置本体,101-容置腔,102-进口,103-出口,2-顶环,3-底环,4-吸水层,5-挤压筋,6-环形块,7-环形圈,8-把手,9-集水箱,10-导向筋,11-导流片,12-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雨伞吸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吸水套,装置本体设有容置腔101和与容置腔相通的进口102和出口103,进口102和出口103分别位于装置本体1相对的两侧,且出口103位于进口102的下方,吸水套倾斜设置在容置腔101内,吸水套包括顶环2、底环3、吸水层4和若干挤压筋5,底环3位于容置腔101内,底环3通过导流板固定连接在容置腔101的腔壁,顶环2可旋转地设置在进口102处,挤压筋5的一端与顶环2相连接,挤压筋5的另一端与底环3相铰接,挤压筋5呈放射状等间距分布,吸水层4设于各挤压筋5形成的框架内,挤压筋5固定在吸水层4的外表面,吸水套倾斜设置在容置腔101内,进口102、顶环2、底环3和出口103的中心线重合。本实施例通过在装置本体1上设置与吸水套相通的进口102和出口103,将淋湿的雨伞从进口103塞入,吸水套的吸水层4能将雨伞上的雨水吸收,雨伞从进口102塞入直到从到出口103拿出,雨伞与吸水层4进行了相对运动,起到了擦拭的作用,极快速地将雨伞上的雨水去除,使用方便,本实施例通过将挤压筋5的一端与顶环2连接,挤压筋5的另一端与底环3相铰接,旋转顶环2,挤压筋5绕底端转动,实现扭动挤压,可将吸水层4上的水挤压出来,为下一次吸收提供容量,并且将雨伞放入吸水套后进行旋转顶环2,也可将雨伞上的水珠挤压出来,另外,本实施例的吸水套倾斜设置在容置腔101内,使雨伞的放入和取出方便,并且挤压吸水层4时,吸水层4的水能低落到容置腔101底部而不从出口103处流出。

本实施例的顶环2的外侧面设有连接圈,连接圈包括与顶环2外侧面连接的环形块6和与环形块6垂直连接的环形圈7,装置本体1的出口103处设有与环形圈7配合的凹槽,顶环2的上端连接有把手8,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检修。另外,本实施例的吸水套长度方向与装置本体1的高度方向的夹角为30°~90°,当吸水套的长度方向与装置本体1的高度方向的夹角为90°时,吸水套平行设置在容置腔101内,当旋转顶环2时,吸水层4上的水靠近吸水套的中间落下,吸水套倾斜的角度越小,吸水层4上的落水处越靠近吸水套的底部,因此,吸水套长度方向与装置本体1的高度方向的夹角为30°~90°可避免挤压的水从出口103流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容置腔101内设有集水箱9,集水箱9位于吸水套的下方,可方便在室内不便设置排水管的地方使用。此外,本实施例的导流板连接在与出口103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侧壁上,避免妨碍集水箱9的设置和防止挤压的水顺着导流板从出口103流出。在本实施例中,底环3与出口103之间连接有导向筋10,可防止雨伞卡在底环3与出口103之间的空隙,使雨伞的移动流畅。本实施例的导向筋上连接有竖直向下的导流片11,可使随导向筋10流动的水沿导流片11滴落,避免从出口103流出。

另外,本实施例的吸水层4为多孔型的吸水性树脂层,吸水速率快,容量大。吸水层4为圆筒形或锥筒形。本实施例雨水速干装置还包括热风机12,热风机12设于容置腔101的顶部且位于吸水套的上方,热风机12与吸水套相对设置,可干燥吸水层4和雨伞。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在装置本体1上设置与吸水套相通的进口102和出口103,将淋湿的雨伞从进口103塞入,吸水套的吸水层4能将雨伞上的雨水吸收,雨伞从进口102塞入直到从到出口103拿出,雨伞与吸水层4进行了相对运动,起到了擦拭的作用,极快速地将雨伞上的雨水去除,使用方便,本实施例通过将挤压筋5的一端与顶环2连接,挤压筋5的另一端与底环3相铰接,旋转顶环2,挤压筋5绕底端转动,实现扭动挤压,可将吸水层4上的水挤压出来,为下一次吸收提供容量,并且将雨伞放入吸水套后进行旋转顶环2,也可将雨伞上的水珠挤压出来,另外,本实施例的吸水套倾斜设置在容置腔101内,使雨伞的放入和取出方便,并且挤压吸水层4时,吸水层4的水能低落到容置腔101底部而不从出口103处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