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接装置和空气循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3177发布日期:2020-11-27 10:3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附接装置和空气循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附接装置和空气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要求。

在现代社会的行业里,大多数人并不在室内工作,在室外工作时并不方便携带风扇等降温工具。例如在夏季烈日下的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环卫工人等,需要有附接人体上的让他们身体凉爽的装置才能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附接至人体的空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夏季烈日下工作的建筑工人、交通警察、环卫工人等所遭遇的气温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空气循环设备附接至人体的附接装置,包括:本体部;以及第一容纳部,被布置在所述本体部上,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空气循环设备,以使得所述空气循环设备的进风口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所述附接装置的外侧并且出风口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附接装置和人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容纳部,被布置在所述本体部上以用于至少容纳用于为所述空气循环设备供电的功率源。将空气循环设备和功率源分开设置的优点在于可以方便随时对电池进行替换而无需拆卸空气循环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接装置还包括隔热层,被布置在所述附接装置的内壁,所述隔热层由隔热材料制成。设置隔热层的优点在于可以将附接装置和人体间的温度与外界进一步隔离,以便于适宜人体温度的控制和保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装置还包括附接部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周围,以将所述空气循环设备可拆卸地附接至所述附接装置。设置拉链以便于用户对附接装置进行穿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接装置包括适于穿着于人体的空调服;并且所述空调服包括:前襟组件,适于被附接至人体的前部;以及后背组件,适于被附接至人体的后部,所述后背组件和所述前襟组件在腰部和/或肩部处至少部分地相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容纳部被布置在所述前襟组件上,并且所述第一容纳部被布置在所述后背组件上。将容纳空气循环设备的第一容纳部置于人体背部从而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活动,将容纳功率源的第二容纳部置于人体前部以方便用户随时对电池进行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接装置还包括风道容纳部,被布置在所述后背组件和所述前襟组件的腰部处,所述风道容纳部用于至少容纳风道的一部分,所述出风口被布置在所述风道的端部和/或侧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装置还包括穿戴部件,被至少布置在所述前襟组件和所述后背组件之间的肩部处,以用于进一步将所述前襟组件和所述后背组件结合。在肩部设置拉链进一步便于用户对附接装置进行穿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襟组件还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以及闭合部件,被布置在所述左前襟和右前襟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左前襟和右前襟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附接装置的下部处设置有弹性部件和纽扣。弹性部件和纽扣以将空调服进一步贴近人体,从而将将空调服内的空气与外部隔离以保持适宜人体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装置还包括缓冲件,被布置在所述和所述空气循环设备和所述人体之间,以用于在人体和空气循环设备之间提供缓冲。缓冲件可以使用户背部更舒适。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循环设备,所述空气循环设备适于经由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附接装置而被附接至人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循环设备包括制冷循环设备或者风机组件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装置可以使附接装置内的空气流通,带走身体表面湿汗热气,使身体降温,感觉凉爽,使在夏季烈日下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更好。同时由于附接装置上的拉链、纽扣和缓冲层设计,使得更适于穿脱并且增强了舒适性和保温性。

附图说明

现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附接装置2的外侧正面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带有空气循环设备1的附接装置2的外侧背面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带有空气循环设备1的附接装置2的外侧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附接装置2的内侧正面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附接装置2的内侧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原理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进一步实现本公开,而并不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应当注意的是,在可行情况下可以在图中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认识到,从下面的描述中,本文中所说明的结构和方法的替代实施例可以被采用而不脱离通过本文描述的本公开的原理。

如本文中,术语“包括”及其各种变体可以被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其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可以被理解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可以被理解为“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附接装置2,该附接装置2用于将空气循环设备1附接至人体,以用于为人体递送适宜温度的空气,该附接装置2包括本体部、第二容纳部21和第一容纳部22。虽然在附图中将附接装置2以衣服的形式示出,作为示例,但这仅仅是示例性的,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接装置2也可以采用除衣服之外的任意其他适当的形式。例如,在一些替代的实施例中,附接装置2也可以采用背带等形式。

如图1所示,第二容纳部21被设置在附接装置2的本体部的前部下侧,第二容纳部21用于容纳功率源,该功率源在附接装置2内部与空气循环设备1形成电连接以为空气循环设备1供电。虽然在图中示出为将第二容纳部21设置在前部下侧,但这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也可以将第二容纳部21设置在适于用户接近的任何位置。

如图2所示,第一容纳部22被设置在附接装置2的本体部的背部,第一容纳部22用于容纳空气循环设备1,空气循环设备1具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循环设备1被附接装置2容纳以使得空气循环设备1的一个或多个进风口被布置在所述附接装置2的外侧,并且使得一个或多个出风口被部分地布置在附接装置2和人体之间。

通过使用该附接装置2,空气循环设备1可以被轻松地附接至人体。以此方式,在室外工作的人员也能够便利地得到体感温度适宜的工作环境。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附接装置2在第一容纳部22的周围设置有附接部件30,该附接部件30用于将所述空气循环设备1可拆卸地附接至所述附接装置2。在图中示出了附接部件可以是附接拉链,但这仅仅是一个示例,还可以应用例如纽扣、弹性部件等的任何合适的装置对空气循环设备1进行拆卸和固定。

将空气循环设备和功率源分开设置的优点在于可以方便随时对电池进行替换而无需拆卸空气循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出风口可以被布置在人体的穴位附近,这样做使得用户能够更快地感觉到凉爽。

在一个实施例中,附接装置2的内壁设置有隔热材料,以将附接装置2和人体间的温度与外界进一步隔离,以便于适宜人体温度的控制和保持,从而节省电力并且保证了空气循环设备1的续航时间。当然这仅仅是示例性的,还可以根据用户人群的不同需要在附接装置2的内壁设置不同种类的材料,例如对于高强度的工作可以设置抗冲击材料。

上文中提到了附接装置2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可穿戴设备,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附接装置2可以是适于穿着于人体的空调服。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服包括前襟组件23和后背组件24。前襟组件23用于覆盖人体的前部并且后背组件24用于覆盖人体的后部,后背组件24和前襟组件23可以是整体形成的,也可以是在例如腰部和/或肩部处至少部分地相连接的两个分离的部分,本公开在此方面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附接装置2在后背组件24和所述前襟组件23的靠近人体的腰部处还设置有风道容纳部31,该风道容纳部31用于至少部分容纳风道的一部分。风道容纳部31可以是任何适于固定风道的诸如兜状或网状的形式。风道适于将从空气循环设备制造的冷/热空气通过设置在风道的侧部或端部而递送至人体。当然这仅仅是示例性的,还可以在附接装置2的肩部和/或背部设置风道容纳部31。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容纳功率源的第二容纳部21可以被布设置在前襟组件23上,并且用于容纳空气循环设备1的第一容纳部22可以被设置在所述后背组件上。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将容纳空气循环设备的第一容纳部置于人体背部从而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活动,将容纳功率源的第二容纳部置于人体前部以方便用户随时对电池进行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在前襟组件23和后背组件24之间的肩部4处设置有穿戴部件25,该穿戴部件可以用于进一步加强前襟组件23和所述后背组件24之间的结构。穿戴部件25在图中所示出的是拉链,但应当理解的是,穿戴部件25也可以是纽扣等。此外,在一个示例中,由于用户在穿戴该空调服是后背上携带有一定尺寸的空气循环设备1,穿戴部件25可以允许用户更方便地穿脱空调服。在另一个示例中,该穿戴部件25可以允许用户从上部以套头的方式穿戴该空调服。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前襟组件23还包括左前襟231和右前襟232,该左前襟231和右前襟232在中间通过闭合部件26连接。这种方式就类似于普通的上衣,例如通过拉链将衣服拉合。图中示出了闭合部件26采用拉链的形式。当然,闭合部件26采用拉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其他任意适当的形式都是可能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闭合部件26也可以采用纽扣等形式,这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附接装置2在内侧下部5处设置有弹性部件27和纽扣28,以用于将附接装2进一步贴近用户,从而将附接装置2内的空气与外部隔离以保持适宜人体的温度,这适于在附接装置2内较长时间地保持适宜人体的凉爽空气,节省了电力。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袖口29处设置弹性部件以收紧袖口从而达到隔热效果。

为了增强用户背部的舒适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用户背部和空气循环设备1之间设置缓冲件,该缓冲件可以是海绵、薄膜塑料或气垫等。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循环设备1,如图3所示,该空气循环设备1适于被安装至附接装置2,从而被附接至人体。该空气循环设备的示例包括制冷/热循环设备或者风机组件等。此外,在附接装置2的适当位置,例如在隔热材料附近或者其他适当的位置,可以布置有风道以及出风口,以利于从制冷/热循环设备或者风机组件中出来的风吹向人体达到调节体感温度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附接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接装置可以使附接装置内的空气流通,带走身体表面湿汗热气,使身体降温,感觉凉爽,使在夏季烈日下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更好。同时由于附接装置上的拉链、纽扣和缓冲层设计,使得更适于穿脱并且增强了舒适性和保温性。

通过以上描述和相关附图中所给出的教导,这里所给出的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形式和其它实施方式将被本公开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意识到。因此,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修改形式和其它实施方式意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此外,虽然以上描述和相关附图在部件和/或功能的某些示例组合形式的背景下对示例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的是,可以由备选实施方式提供部件和/或功能的不同组合形式而并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就这点而言,例如,与以上明确描述的有所不同的部件和/或功能的其它组合形式也被预期处于本公开的范围之内。虽然这里采用了具体术语,但是它们仅以一般且描述性的含义所使用而并非意在进行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