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9337发布日期:2020-05-22 20:4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手环基本上具有记步数、测心率、电话、短信、微信消息提醒等功能。另外,有些手环还具有nfc功能,能够让移动支付和交通刷卡更方便。但是,具有nfc功能的手环,由于nfc天线容易被金属件屏蔽信号,目前nfc手环只能采用塑胶外壳,不够美观和时尚。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非金属外壳和显示单元,所述非金属外壳具有容置显示单元的开口以及容纳空间,所述显示单元背面设置有天线,在所述非金属外壳上还设置有金属装饰罩,其中,金属装饰罩不覆盖所述显示单元且其最高部位低于所述天线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非金属外壳包括中空的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上设有向外凸起呈中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背离所述外壳本体的一端设置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凸出部的内侧面上设有凸起支撑部,所述凸起支撑部的凸起方向与所述凸出部的凸起方向相垂直,所述显示单元嵌设于所述开口处并通过所述凸起支撑部支撑。

可选地,所述金属装饰罩具有至少露出所述凸出部的开口部分的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凸出部的外侧无缝配合。

可选地,所述非金属外壳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相扣接的下壳,所述上壳包括上壳本体,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上壳本体上;

所述上壳本体的纵截面呈弧形,所述金属装饰罩的纵截面呈弧形,所述金属装饰罩至少覆盖所述上壳本体。

可选地,所述金属装饰罩与所述上壳相扣接;和/或,

所述金属装饰罩与所述下壳相扣接。

可选地,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还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壳上开设有螺钉孔,所述金属装饰罩遮盖所述螺钉孔。

可选地,所述金属装饰罩与所述上壳之间还通过螺钉连接;和/或,

所述金属装饰罩与所述下壳之间还通过螺钉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的对接处设有防水圈。

可选地,所述金属装饰罩具有两个相对的纵向端部,两个所述纵向端部连接有表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具有开口的非金属外壳,显示单元嵌设在开口处,天线粘贴于显示单元的背面,非金属外壳上设有金属装饰罩,金属装饰罩不遮盖显示单元并完全露出天线,有效确保天线的性能不受金属装饰罩影响,同时金属装饰罩使得智能穿戴设备具有美观、时尚的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组装结构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组装结构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非金属外壳1和显示单元2,非金属外壳1具有容置显示单元2的开口3以及容纳空间,显示单元2背面设置有天线4,在非金属外壳1上还设置有金属装饰罩5,其中,金属装饰罩5不覆盖显示单元2且其最高部位低于天线4的位置。

该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显示单元设置于非金属外壳的开口处,天线设置于显示单元的背面,非金属外壳上设置有金属装饰罩。天线完全位于金属装饰罩的外部,极大的降低金属装饰罩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同时金属装饰罩使该智能穿戴设备具有美观、时尚的特点。其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天线可以是nfc天线,显示单元可以是触控显示屏。

进一步地,非金属外壳1包括中空的外壳本体,外壳本体上设有向外凸起呈中空的凸出部6,凸出部6背离外壳本体的一端设置开口3。

利用凸出部6的中空空间,将显示单元以及设置在显示单元背面的天线设置在凸出部6的内部,金属装饰罩5至少露出凸出部6的开口部分,能有效减少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进一步地,凸出部6的内侧面上设有凸起支撑部7,凸起支撑部7的凸起方向与凸出部6的凸起方向相垂直,显示单元2嵌设于开口3处并通过凸起支撑部7支撑。

通过黏胶将显示单元粘于凸起支撑部7上,以将显示单元嵌设于开口3处。利用凸起支撑部7对显示单元形成稳定的支撑,使得粘连在显示单元背面的天线的位置不会随意改动,从而确保天线位于金属装饰罩的外侧。

进一步地,金属装饰罩5具有至少露出凸出部6的开口部分的通口8,通口8与凸出部6的外侧无缝配合,有利于金属装饰罩与非金属外壳之间的对准连接。

进一步地,非金属外壳1包括上壳9和与上壳9相扣接的下壳10,上壳9包括上壳本体11,凸出部6设置于上壳本体11上;上壳本体11的纵截面呈弧形,金属装饰罩5的纵截面呈弧形,金属装饰罩5至少覆盖上壳本体11。参考图1至图5,上壳本体的纵截面和金属装饰罩的纵截面均呈上凸的弧形,金属装饰罩5还覆盖上壳9与下壳10之间的对接处,有效提升该智能穿戴设备的美感。

参考图1和图2,上壳9的下部设有卡钩12,下壳10的顶部边缘内侧设有与卡钩12相适配的第一卡块13,从而实现上壳9与下壳10之间的扣接,连接方便,便于拆装。当然上壳与下壳之间相扣接的结构不局限于此,例如上壳上设置第一卡块、下壳上设置卡钩,实现上壳与下壳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金属装饰罩5与上壳9相扣接;和/或,金属装饰罩5与下壳10相扣接,便于金属装饰罩与非金属外壳之间的拆装。

参考图1至图3,金属装饰罩5上设有卡槽14,上壳9外侧设有与卡槽14相适配的第二卡块15,实现金属装饰罩与上壳9之间的扣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当然金属装饰罩与非金属外壳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地,上壳9与下壳10之间还通过螺钉连接,上壳9上开设有螺钉孔16,金属装饰罩5遮盖螺钉孔16。在上壳9与下壳10之间相扣接的基础上,通过螺钉进一步增强上壳9与下壳1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金属装饰罩5遮盖螺钉孔16,从而提升智能穿戴设备的美观度。

参考图1和图2,上壳9和下壳10之间通过四个第一螺钉17紧固连接,上壳9的四个角上设有四个螺钉孔16,下壳10上对应设有四个螺纹盲孔18,第一螺钉17旋入螺钉孔16及对应的螺纹盲孔18内,实现上壳9与下壳10的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金属装饰罩5与上壳9之间还通过螺钉连接;和/或,金属装饰罩5与下壳10之间还通过螺钉连接。通过螺钉进一步增强金属装饰罩与非金属外壳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该实施例中优选金属装饰罩5与上壳9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螺钉19连接。参考图1至图3,金属装饰罩5具有两个相对的纵向端部20,纵向端部20连接有表带,在纵向端部20的侧面设有螺纹孔,供第二螺钉19紧固金属装饰罩5与上壳9。

结合图1至图3,在连接有表带的方向上,上壳本体大致呈弧形,金属装饰罩也大致呈弧形,在连接有表带后,纵向端部20上设置螺纹孔的位置会被表带所遮盖,提升该智能穿戴设备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上壳9与下壳10的对接处设有防水圈21。参考图1至图3,在下壳10的四个螺纹盲孔18的内侧设置一圈凹槽22,上壳9的内部具有与凹槽22对应的凸起结构,防水圈21位于凹槽22内。在上壳9与下壳10相扣接时,上壳9内部的凸起结构与下壳10内部的凹槽22之间通过防水圈21形成过盈配合,从而良好地防水密封。

该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还包括位于容置空间内的机芯组件24。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单元电连接有第一连接器23;可利用现有技术设计机芯组件,例如机芯组件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第二连接器等,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显示单元经第一连接器23与机芯组件内的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为更好地理解该智能穿戴设备,进一步介绍该智能穿戴设备的组装过程,以nfc天线为例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将天线4贴装在显示单元2的背面,再将显示单元2粘贴于上壳9的凸起支撑部7上,显示单元2嵌设于开口3处,与显示单元2相连的第一连接器23穿过开口3。

接着,如图3所示,将机芯组件24装入上壳9中,通过扣勾或螺丝将机芯组件24与上壳9固接,形成上壳组件;

将防水圈21装入下壳10的凹槽22中,形成下壳组件;

通过卡钩12与第一卡块13扣接,将上壳9与下壳10扣接,实现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之间的连接,再拧入四个第一螺钉17,连接上壳9与下壳10。

再接着,将金属装饰罩5套在上壳9上,通过卡槽14与第二卡块15实现金属装饰罩5与上壳9的连接,再拧入第二螺钉19,形成如图4所示的结构。

最后,在金属装饰罩5的纵向端部20处安装表带(图未示),形成智能穿戴设备。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