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5934发布日期:2020-07-07 14:04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织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病员服。



背景技术:

泌尿科患者由于术后引流的需要,经常需要留置尿管并配置尿袋,而对于病人起身恢复运动时,还需要携带尿袋运动,目前大部分医院使用的病员裤对于需要配置尿袋尿管的患者没有专门的病员裤,都是直接使用现有的病员裤,尿袋只能由患者或是其家属来拿,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对于长期使用尿袋的患者,需要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现有技术提供的病员裤在使用前,需要护士对病员裤裆部进行修剪,以满足留置尿管以及后期护理的需要,当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又需要更换新的病员裤,频繁的穿脱病员裤对于护理造成了很多麻烦。

另一方面,在温度较低的时候,现有技术的病员服太薄,病人身体本来就虚弱,即使开了空调的环境下还是会冷,如果采用更厚实的材质,那么换洗消毒的时间就会很长,而且还不容易干,所以往往都是直接在外面套一层厚衣服,如果病人身上有开放性创口,厚衣服长期压在创口上会影响伤口愈合,而且由于病员服太薄,外衣上的细菌等病员服上,长此以往会附着在创口周围,影响患者创口愈合环境,而外衣又不能像病员服一样方便消毒,因此,不利于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病号服,不仅方便泌尿科病人固定尿袋的需要,而且还能够在较低温度下保温并为创口保持较为洁净的愈合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病员服,包括裤体、裤腿、裤盖,所述裤体裆部有圆形开口,开口边缘设置有连接用暗扣,裤体内侧靠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魔术贴,所述裤盖形状与开口的形状相同且面积大于开口面积,裤盖上设置有与开口暗扣位置相同的暗扣,通过暗扣与开口连接,将开口遮蔽,裤盖上对应位置还设置有魔术贴,魔术贴与裤体上的魔术贴连接,通过两个魔术贴将导尿管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裤腿圆形开口对应的裤体另一侧设有排泄缝,所述的排泄缝通过拉链连接,方便日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裤体外侧的裤腿上还对称缝制有口袋,用于放置尿袋,导尿管从裤腿内伸出与裤兜内的尿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裤体的布料从外向内依次包括:保温层、加热网、透气层、接触层,其中接触层是吸汗性较好的布料,与透气层可拆卸链接,透气层内填充有透气材料,且设置有恒温球,所述恒温球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恒温球通过连接绳固定在透气层中,所述加热网是由加热丝组成的网状结构,通电后发出热量,对衣物进行高温消毒,所述保温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持温度的恒定。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内还设置有若干块状磁铁,通过绳均匀固定在加热网上。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球内相变材料的温度是40~50℃。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网接触的两个分隔布均是阻燃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隔离圈,所述隔离圈包括气囊、连接带、气口,所述气囊呈环形,且气囊内侧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上固定有若干小磁块,气囊上还设置有气口,气口用于调节气囊内的气体压力。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病员裤上设置的圆形开口,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尿管安插时,不需要对病员裤进行剪裁,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设置裤盖遮住圆形开口,在病人需要下床活动时,不需要另外更换新的病员裤,使用更加方便。

(2)在圆形开口对应位置设置排泄缝,以适应不同病症的患者,当患者有留置尿管需求时,将需要操作的部位暴露在圆形开口中,方便操作,而当患者做肛肠科手术时,可以将圆形开口一侧作为病员裤后侧,也就是靠近患处,此时排泄缝可以作为小便排泄口,实用性更强。

(3)病员服布料增厚,在气温较低时能够保持病人体温,同时,布料中的加热网在病员服不使用时通过高温对病员服消毒,不受场地设备的限制,提供良好的创口愈合环境。

(4)对于有创口的病人,将隔离圈连接在与创口位置对应的病号服内侧,使病号服与创口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频繁接触影响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病员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实施例1中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实施例2中布料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实施例2隔离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开口,12-遮蔽布,13-口袋,21-暗扣,22-裤盖,23-魔术贴,31-保温层,32-加热网,33-透气层,34-接触层,35-磁铁,36-恒温球,41-气囊,42-连接带,43-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改良型病员裤,在裤体一侧,设置有圆形开口11,对应位置的另一侧设置有排泄缝,当患者穿着病员裤时,所述的圆形开口11和排泄缝分别位于人体裆部或者肛门部;所述的圆形开口11直径为10-12cm,开口11外侧沿着开口11外缘设置有暗扣21,病员裤内侧靠近开口11的位置水平设置有两根魔术贴23,在使用时裤盖22会与开口11的暗扣21配合连接,同时还与裤体内侧的魔术贴23连接,从而固定在病员裤上;如图2所示的是裤盖22的结构,所述的裤盖22直径为15-18cm,大于开口11的直径,且在裤盖22边缘设置有暗扣21,其位置与开口11上暗扣21位置对应,裤盖22与裤体通过两个暗扣21配合,使裤盖22完全覆盖开口11,裤盖22下缘设置有两个魔术贴23,裤盖22同魔术贴23的位置与开口11同魔术贴23的位置相对应,裤盖22覆盖在开口11上的时候,两个魔术贴可以相互粘合,保持连接的牢固;另外,当留置尿管的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先将尿管放置于裤体上魔术贴23位置,再将裤盖22上的魔术贴23按压贴合到裤体上的魔术贴23上,即可将尿管固定在矩形魔术贴23,不会在运动过程中晃动,解决了患者下床活动时固定尿管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提高裤盖22连接的牢固性;所述的排泄缝设置在与圆形开口11对应的裤体另一侧,排泄缝两侧设置有拉链通过拉链连接,拉链头下拉时排泄缝闭合,上拉时,排泄缝打开,方便使用时为患者清理、检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病员裤内侧的裤腰下方,人体两侧均对称缝制有裤兜,如图1所示,裤兜与现有技术的裤兜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裤兜内底部设置有一条缝隙,所述的缝隙长度为8-10cm,方便患者在尿管固定位置不适时,将手从裤兜处伸入来调整尿管的位置,尽量保护病人的隐私。

裤腿外侧的下半部,即人体小腿位置对称设置有口袋13,如图1所示,口袋13的尺寸为20cm*40cm,口袋13上设置有供导尿管伸出的缝,导尿管可以从裤腿中伸出,与口袋13中的尿袋连接,在口袋13上方缝制有遮蔽布12,遮蔽布12主要作用是用于遮蔽口袋13内的尿袋,避免了留置尿管的患者在外出时需要面对他人的眼光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本实用新型两面皆可作为正面穿着,当患者留置尿管时,下床活动也需要固定尿管,因此将圆形开口11处作为正面,将圆形裤盖22先使用暗扣21固定在裤体内侧,然后将尿管固定在裤体上左侧或者右侧的矩形魔术贴23中部位置,再将裤盖22上的对应魔术贴23按压贴合裤体上的魔术贴23,即可将尿管在矩形魔术贴23中间固定,将尿管沿着裤腿内侧布置,并从口袋13缝隙处将尿管连接至放置于口袋13内的尿袋,遮蔽布12可以遮挡住尿袋以及尿管,避免了他人视线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同时在病员裤裤兜设置的缝隙可以方便患者或者护理人员在患者感受到尿管设置不舒适时,可以伸手进去调整尿管位置。

当患者在肛肠科术后,需要经常清理时,可以将圆形开口11放置在肛门部位,方便护理人员术后护理,排泄缝位于正面,用于排泄。

实施例2

对于温度较低的季节使用的病员服常规布料太过单薄,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暖性能更好的病员服,不仅能够解决冬季病员服换洗不便的问题,还能够减少外界对创面的影响。

如图3所示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布料的截面示意图,是由保温层31、加热网37、透气层33、接触层34复合而成,其中接触层34位于最内侧,使用时直接与人体接触,吸水性较好,能够吸收在穿着过程中产生的汗液,接触层34与透气层33通过纽扣连接,方便及时更换、单独洗涤,透气层33中填充着透气性能更好的棉,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在透气层33中设置有恒温球36,恒温球36内填充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温度是40~50℃,当温度高于相变温度时会吸收热量而发生物态变化,反之,会释放热量,因此能够保持热量一定时间,恒温球36通过一根连接绳固定在透气层33中,避免在使用中发生位置移动而团聚,影响穿着感,由于恒温球36的直径不超过透气层厚度的一半,且恒温球36的周围是棉,较为柔软,能够减小人体对恒温球36的不适感,透气层33内还设置有块状磁铁35,磁铁35的截面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磁铁35的高度不超过1厘米,由于透气层33与保温层31的缓冲,不会影响穿着感,磁铁35是通过绳固定在加热网37上,避免了磁块在加热网37上运动,当然磁铁不止一块,若干磁铁均匀分布在加热网上;加热网37是由加热丝组成的网状结构,通电后发出热量,对衣物进行高温消毒,保持病员服的洁净、卫生,相对于传统的集中消毒效率更高,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具有快速烘干的效果;最外层是保温层31,保温层31填充的是保温性能更好的材料,能够有效保有热量,而且其蓬松的结构能够缓解加热网37与磁块可能造成的不适感。

需要说明的是:与加热网37接触的两个分隔布均是阻燃布,同时加热网37连接有高温预警模块,在温度过高时能够自动停止工作,避免温度上升过快。

当病人身上有创口的时候,应当避免创口被反复按压,会影响伤口愈合,而且衣物上的细菌等也会残留在创口附近,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离圈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隔离圈包括气囊41、连接带42、气口43,气囊41呈环形,且气囊41内侧设置有连接带42,如图4所示,连接带42上固定有若干小磁块,气囊41上还设置有气口43,气口43用于调节气囊41内的气体压力,该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呼吸面罩的气口结构相同,同样可以使用针筒进行充、放气,护理人员上手更快,在使用时,将气囊41覆盖在创口附近,将病员服盖在隔离圈上,使隔离圈上的小磁块与固定在加热网37上的多块磁铁35同时连接,将隔离圈固定在病员服内侧,由于使用前确认位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衣物不会直接摩擦创口,由于隔离圈大于创口面积,因此隔离圈的轻微移动不会影响使用,而且气囊41形状是可以根据情况调节的,因此实用性更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保温层的保温材料为羽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相变材料、电热网及其高温预警模块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购买,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