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首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0445发布日期:2020-05-15 15:3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首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首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黄金珠宝首饰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单体设置的首饰由于设置单一,外形固定,光彩效果有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现有技术中在项链、戒指或耳饰等首饰中设置一些首饰装置,例如基座,钻石等宝石保持在基座上,同时,设置所述宝石及基座小范围内摆动,在基座上的宝石稍微摆动,较静止状态更加闪烁,可彰显宝石的美丽。但同时也产生了问题,一些宝石通过正面欣赏时可看见基座的金属爪,这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金属爪会遮挡宝石闪烁的光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首饰,首饰中悬挂的装饰物本体不会因固定和保持而被遮挡光彩。

一种首饰,包括装饰物与左右隔开设置的一对框架,所述装饰物包括装饰物本体、沿装饰物本体左右方向突出的支承杆以及夹着所述支承杆与装饰物本体而被设置于相对位置的左右一对的第一耦合环,所述框架中固定设置有划分杆,所述划分杆将框架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所述框架的下部区域固定着与所述第一耦合环连接并耦合的第二耦合环,从而所述装饰物在悬挂于所述框架的状态下被可摆动地支撑。

本实用新型首饰中的装饰物本体与左右两根支承杆、左右两个第一耦合环连接固定或者一体化成形。装饰物本体借由支承杆与第一耦合环实现保持与固定,通过第一耦合环与第二耦合环的接合实现摆动产生闪烁效果。在此结构下,支承杆与第一耦合环不会遮挡装饰物本体的闪烁的光彩。框架被划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上部区域用来容纳首饰的链子通过,下部区域用来固定第二耦合环,这样,装饰物都被悬挂在划分杆以下。在佩戴或者放置首饰时,链子就不会缠在装饰物以及各个耦合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物的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框架的下部区域从上至下设置与装饰物数量相匹配数量的第二耦合环。当装饰物的数量为一个的时候,该装饰物以摇晃的状态挂在两个框架之间;当装饰物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饰物就以可以摇晃的状态串列在两个框架之间。单个装饰物实现摆动产生闪烁效果,多个装饰物同时摆动,它们之间的摆动很难完全同步,所以闪烁效果更加丰富。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物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从上至下方向的所述装饰物本体的尺寸相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装饰物本体选用相同的尺寸,串列在两个框架之间,视觉效果上显得整齐。

也可以,所述两个框架向中间倾斜,,所述装饰物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从上至下方向的所述装饰物本体的尺寸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首饰模拟“梯子”的造型,由于两个框架向中间倾斜,则两者顶部的距离近,底部的距离远,为了配合这种效果,从上至下方向的装饰物本体的尺寸也逐渐增大,这种设置使得整个首饰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和谐。进一步地,两个框架之间对应支承杆的高度固定连接杆,连接杆设置在装饰物的背面。本实用新型在装饰物的背面也设置有形成“梯子”造型的连接杆,使得首饰正反面造型都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下部区域为梯形,上部区域为圆弧形。框架同样形成“梯子”造型,圆弧形的最高点的位置与链子进行配合,首饰通过链子将框架悬挂在使用者的脖子等处。人体的胸口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框架下部区域的梯形的一侧腰线能贴合人体胸口,使框架能尽可能地展示完整。

进一步地,梯形的两个下底角的外周为圆弧角。首饰的外周应当避免锋利,以防误伤佩戴者,也能增加把玩性及观赏性。

进一步地,框架的外周设有锯齿状花纹,锯齿状花纹也能产生闪烁的效果。

也可以,框架的外周设有从上至下排列的装饰块。装饰块的形状没有限制,佩戴时能展示出装饰块的棱面,从而产生闪烁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框架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增加首饰的美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装饰物本体借由支承杆与第一耦合环实现保持与固定,通过第一耦合环与第二耦合环的接合实现摆动产生闪烁效果。在此结构下,支承杆与第一耦合环不会遮挡装饰物本体的闪烁的光彩。多个这种装饰物可以从上至下串列在首饰的框架上,闪烁的效果更加强烈。首饰中的连接部位均采用圆弧过渡,增加把玩性及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饰物第一耦合环与第二耦合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首饰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首饰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首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首饰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装饰物本体1、框架2、划分杆3、支承杆4、第一耦合环5、第二耦合环6、连接杆7、锯齿状花纹8、链子9、装饰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两个第一耦合环5与两个第二耦合环6将装饰物本体1悬挂的首饰。如图1所示,所述装饰物包括装饰物本体1、沿装饰物本体1左右方向突出的支承杆4以及夹着所述支承杆4与装饰物本体1而被设置于相对位置的左右一对的第一耦合环5。装饰物本体1与左右两根支承杆4、左右两个第一耦合环5连接固定或者直接采用一体化成形。图1中还包括左右的两个第二耦合环6,第2耦合环6用于固定在框架上,框架可以是任意形状,框架用于被悬挂使用在使用者规定的地方或者所述使用者佩戴的规定部件上。左右的所述第二耦合环6分别连接左右的所述第一耦合环5,从而所述装饰物本体1被可摆动地支撑。装饰物本体1借由支承杆4与第一耦合环5实现保持与固定,通过第一耦合环5与第二耦合环6的接合实现摆动产生闪烁效果。在此结构下,支承杆4与第一耦合环5不会遮挡装饰物本体1的闪烁的光彩。

实施例一

一种首饰,包括如图2所示的框架2。所述框架2中固定设置有划分杆3,所述划分杆3将框架2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部分区域用于穿过链子9,通过链子9将框架悬挂在使用者的脖子等处。框架2的下部区域固定着与所述第一耦合环5连接并耦合的第二耦合环6。框架2的下部区域为梯形,上部区域为圆弧形。人体的胸口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梯形的一侧腰贴合胸口,优选地,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87°至88°。

如图3所示,两个图2所示框架2左右隔开设置,图3能观察到两个框架2的一侧的腰,中间横向的装饰物本体1以及保持装饰物的支承杆4。三个装饰物本体1以可以摇晃的状态串列地配置在两个框架2之间中。多个装饰物同时摆动,它们之间的摆动很难完全同步,所以闪烁效果更加丰富。两个框架2向中间倾斜,从上至下方向的所述装饰物本体1的尺寸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的首饰模拟“梯子”的造型,由于两个框架2向中间倾斜,则两者顶部的距离近,底部的距离远,为了配合这种效果,从上至下方向的装饰物本体1的尺寸也逐渐增大,这种设置使得整个首饰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和谐。除图3所示的结构外,两个框架2可以以任意形式设置,三个装饰物本体1选用相同的尺寸。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首饰包括装饰物与左右隔开设置的一对框架2。框架2与实例一首饰的框架2形状相同。如图1所示,所述装饰物包括装饰物本体1、沿装饰物本体1左右方向突出的支承杆4以及夹着所述支承杆4与装饰物本体1而被设置于相对位置的左右一对的第一耦合环5。所述框架2的下部区域固定着与所述第一耦合环5连接并耦合的第二耦合环6。左右的所述第二耦合环6分别连接左右的所述第一耦合环5,从而所述装饰物在悬挂于所述框架2的状态下被可摆动地支撑。如图4所示,两个装饰物本体1以可以摇晃的状态串列地配置在两个框架2之间中。

首饰中的装饰物本体1与左右两根支承杆4、左右两个第一耦合环5连接固定或者一体化成形。装饰物本体1借由支承杆4与第一耦合环5实现保持与固定,通过第一耦合环5与第二耦合环6的接合实现摆动产生闪烁效果。在此结构下,支承杆4与第一耦合环5不会遮挡装饰物本体1的闪烁的光彩。

框架2被划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下部区域用来固定第二耦合环6,这样,装饰物都被悬挂在划分杆3以下。在佩戴或者放置首饰时,链子9就不会缠在装饰物以及各个耦合环上。如图4所示,框架2的外周设有从上至下排列的装饰块10。装饰块10的形状没有限制,佩戴时能展示出装饰块10的棱面,从而产生闪烁的效果。

框架2的两个下底角的外周为圆弧角。首饰的外周应当避免锋利,以防误伤佩戴者,也能增加把玩性及观赏性。

两个框架2之间对应支承杆4的高度固定连接杆7,连接杆7设置在装饰物的背面。优选地,所述连接杆7与框架2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增加首饰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在装饰物的背面也设置有形成“梯子”造型的连接杆7,使得首饰正反面造型都美观。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实施例三的首饰包括装饰物与左右隔开设置的一对框架2。所述框架2中固定设置有划分杆3,所述划分杆3将框架2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部分区域用于穿过链子9,通过链子9将框架悬挂在使用者的脖子等处。如图1所示,所述装饰物包括装饰物本体1、沿装饰物本体1左右方向突出的支承杆4以及夹着所述支承杆4与装饰物本体1而被设置于相对位置的左右一对的第一耦合环5。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2的下部区域固定着与所述第一耦合环5连接并耦合的第二耦合环6。左右的所述第二耦合环6分别连接左右的所述第一耦合环5,从而所述装饰物在悬挂于所述框架2的状态下被可摆动地支撑。本实用新型首饰中的装饰物本体1与左右两根支承杆4、左右两个第一耦合环5连接固定或者一体化成形。装饰物本体1借由支承杆4与第一耦合环5实现保持与固定,通过第一耦合环5与第二耦合环6的接合实现摆动产生闪烁效果。在此结构下,支承杆4与第一耦合环5不会遮挡装饰物本体1的闪烁的光彩。框架2被划分成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下部区域用来固定第二耦合环6,这样,装饰物都被悬挂在划分杆3以下。在佩戴或者放置首饰时,链子9就不会缠在装饰物以及各个耦合环上。框架2正面设置有锯齿状花纹8,锯齿状花纹8在光的作用下也能闪烁。

框架的下部区域为梯形,上部区域为圆弧形。人体的胸口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梯形的一侧腰贴合胸口,外周可以设置如图5所示的锯齿状花纹8,锯齿状花纹8在倾斜角度的作用下能尽可能地展示完整。梯形的两个下底角的外周为圆弧角。首饰的外周应当避免锋利,以防误伤佩戴者,也能增加把玩性及观赏性。

两个框架2之间对应支承杆4的高度固定连接杆7,连接杆7设置在装饰物的背面。优选地,所述连接杆7与框架2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增加首饰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在装饰物的背面也设置有形成“梯子”造型的连接杆7,使得首饰正反面造型都美观。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