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2251发布日期:2020-09-15 18:4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



背景技术:

书包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收纳物品非常重要,很多人在出行时会将重要的物品放在书包中携带,一旦遗失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而书包在很多时候可能会被人们遗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包括降压稳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电池模块、电压比较模块、usb输出模块,所述降压稳压模块与电压比较模块、电池模块、人体感应模块、usb输出模块分别连接,电压比较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电池模块与usb输出模块、人体感应模块连接,人体感应模块与声光报警模块连接。

所述降压稳压模块包括降压稳压管m1、光伏板j1,光伏板j1的正极与降压稳压管m1的1脚连接,光伏板j1的负极与降压稳压管m1的2脚连接,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输出电源vcc,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接地。

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2、可调电阻w1,电压比较器u2的2脚与光伏板j1的2脚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3脚与可调电阻w1的移动端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u2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可调电阻w1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可调电阻w1另一端为空。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蓄电池u1、三极管q1,继电器k1,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压比较器u2的1脚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1线圈一端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接地,继电器k1线圈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k1的公共触点与蓄电池u1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与光伏板j1的2脚连接,蓄电池u1的负极接地。

所述usb输出模块是usb接口u3,usb接口u3的4脚~7脚接地,usb接口u3的1脚与继电器k1常闭触点连接。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是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3脚与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继电器k1常闭触点连接,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1脚接地。

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蜂鸣器b1、三极管q2,三极管q2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2脚连接,电阻r1一端与蜂鸣器b1一端、三极管q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阴极与蜂鸣器b1另一端连接。

所述降压稳压管m1型号是lm2596,继电器k1型号是qyt73-005-zs,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型号是hc-sr501,电阻r1为1千欧姆,发光二极管为红色led,三极管q2为pnp型9012、三极管q1为npn型8050、电压比较器u2型号是lm393、usb接口u3型号是type-cus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针对书包经常被遗忘的情况进行了有效报警,通过电路的巧妙设计实现了这个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包括降压稳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电池模块、电压比较模块、usb输出模块,所述降压稳压模块与电压比较模块、电池模块、人体感应模块、usb输出模块分别连接,电压比较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电池模块与usb输出模块、人体感应模块连接,人体感应模块与声光报警模块连接。

所述降压稳压模块包括降压稳压管m1、光伏板j1,光伏板j1的正极与降压稳压管m1的1脚连接,光伏板j1的负极与降压稳压管m1的2脚连接,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输出电源vcc,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接地。

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2、可调电阻w1,电压比较器u2的2脚与光伏板j1的2脚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3脚与可调电阻w1的移动端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u2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可调电阻w1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可调电阻w1另一端为空。

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蓄电池u1、三极管q1,继电器k1,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压比较器u2的1脚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1线圈一端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接地,继电器k1线圈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k1的公共触点与蓄电池u1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与光伏板j1的2脚连接,蓄电池u1的负极接地。

所述usb输出模块是usb接口u3,usb接口u3的4脚~7脚接地,usb接口u3的1脚与继电器k1常闭触点连接。

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是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3脚与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继电器k1常闭触点连接,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1脚接地。

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蜂鸣器b1、三极管q2,三极管q2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2脚连接,电阻r1一端与蜂鸣器b1一端、三极管q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阴极与蜂鸣器b1另一端连接。

所述降压稳压管m1型号是lm2596,继电器k1型号是qyt73-005-zs,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型号是hc-sr501,电阻r1为1千欧姆,发光二极管为红色led,三极管q2为pnp型9012、三极管q1为npn型8050、电压比较器u2型号是lm393、usb接口u3型号是type-cusb。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系统工作时候,光伏板的输出电压通过电压比较模块,判断光伏板的输出电压是否大于设定电压(调节可调电阻w1实现电压值设定),若光伏板电压大于设定电压,电压比较器u2的1脚输出ttl逻辑低电平,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1的线圈得电,继电器k1的公共触点与常开触点闭合,实现光伏板j1给蓄电池u1充电,反之蓄电池u1处于usb电能输出状态。降压稳压模块m1输出+5v电压,使得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电压比较模块工作,通过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感应书包附近的人体存在状态,若书包附近不存在人体,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2脚输出ttl逻辑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发光二极管d1、蜂鸣器b1导通,实现声光报警防遗失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稳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电池模块、电压比较模块、usb输出模块,所述降压稳压模块与电压比较模块、电池模块、人体感应模块、usb输出模块分别连接,电压比较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电池模块与usb输出模块、人体感应模块连接,人体感应模块与声光报警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稳压模块包括降压稳压管m1、光伏板j1,光伏板j1的正极与降压稳压管m1的1脚连接,光伏板j1的负极与降压稳压管m1的2脚连接,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输出电源vcc,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比较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u2、可调电阻w1,电压比较器u2的2脚与光伏板j1的2脚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3脚与可调电阻w1的移动端连接,电压比较器u2的4脚接地,电压比较器u2的8脚与电源vcc连接,可调电阻w1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可调电阻w1另一端为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蓄电池u1、三极管q1,继电器k1,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压比较器u2的1脚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k1线圈一端连接,三极管q1集电极接地,继电器k1线圈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继电器k1的公共触点与蓄电池u1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与光伏板j1的2脚连接,蓄电池u1的负极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输出模块是usb接口u3,usb接口u3的4脚~7脚接地,usb接口u3的1脚与继电器k1常闭触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是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3脚与降压稳压管m1的out+脚、继电器k1常闭触点连接,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1脚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蜂鸣器b1、三极管q2,三极管q2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红外人体感应芯片u4的2脚连接,电阻r1一端与蜂鸣器b1一端、三极管q2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1阴极与蜂鸣器b1另一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书包防遗失电路,包括降压稳压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声光报警模块、电池模块、电压比较模块、USB输出模块,所述降压稳压模块与电压比较模块、电池模块、人体感应模块、USB输出模块分别连接,电压比较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电池模块与USB输出模块、人体感应模块连接,人体感应模块与声光报警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上针对书包经常被遗忘的情况进行了有效报警,通过电路的巧妙设计实现了这个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顾传权;何广成;梁承权;吕德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