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老人位置实时监测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1752发布日期:2020-09-15 18:4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老人位置实时监测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手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老人位置实时监测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目前的智能手环出现了表体和腕带为分体式设计的结构,老年人在佩戴时可以将腕带一直戴在手腕上,充电时只需要拆卸下表体即可完成充电,提高了使用便捷性,但是老年人一直带着腕带,将表体取下充电后老年人可能会忘记将主体安装回腕带上,老年人只带着腕带出门,会造成监测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老人位置实时监测智能手环,具有忘戴提醒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老人位置实时监测智能手环,包括表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表体内部的处理模块和表带,所述表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模块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模块和时间显示模块;所述表带包括上腕带和滑动安装所述上腕带内部的下腕带,所述上腕带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下腕带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定位柱卡合安装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上腕带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表体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合安装在所述卡槽内部,所述安装框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上固定连接有震动模块和红外感应模块。

优选的,所述上腕带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下腕带滑动安装在所述通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腕带和所述下腕带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棉条,所述上腕带内侧的所述棉条与所述震动模块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和所述定位柱均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左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贯穿所述表体侧壁延伸至所述表体外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表体卡合安装在安装框内部,安装框底部设置有带震动模块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上的红外感应模块可以始终对表体的位置进行感应,在感应到表体和安装框之间的位置超出限定位置后,控制模块会控制震动模块发出震动,安装框随之发生震动并带动表带震动,对老人进行提醒,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将表体取下充电后,忘记将表体安装回安装框内,提高对老人位置监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体;11、处理模块;12、电源模块;121、充电接口;13、定位模块;14、时间显示模块;15、卡块;2、表带;21、上腕带;211、通槽;212、连接条;213、定位柱;22、下腕带;221、通孔;3、安装框;31、卡槽;4、控制模块;41、震动模块;42、红外感应模块;5、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老人位置实时监测智能手环,包括表体1、固定安装在表体1内部的处理模块11和表带2,表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源模块12,电源模块12与处理模块11电性连接,处理模块11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模块13和时间显示模块14,表带2包括上腕带21和滑动安装上腕带21内部的下腕带22,上腕带21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212,连接条212内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213,下腕带22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21,定位柱213卡合安装在通孔221内部,上腕带21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框3,安装框3两侧均开设有卡槽31,表体1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5,卡块15卡合安装在卡槽31内部,安装框3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上固定连接有震动模块41和红外感应模块42。

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手环通过互联网与手机终端配对连接,老人在佩戴时,一只手拿着上腕带21,重力的作用下下腕带22向下滑动到上腕带21最下方,将下腕带22和上腕带21之间的距离调到最大,下腕带22顶端设置有限位块,上腕带21底部设置有挡块,下腕带22移动到上腕带21最下方时挡块可以挡住限位块,进而对下腕带22进行限制,老人将手伸入到下腕带22和上腕带21之间,将上腕带21贴在手腕的上方,向上推动下腕带22,下腕带22在通槽211内部向上移动,即可调节下腕带22的位置,向上推动下腕带22使下腕带22内侧和老人手腕的下方贴合,将上腕带21底端两个连接条212上的定位柱213插入到相匹配的通孔221内部,即可对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进行二次固定,方便老人佩戴手环,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均为弧形结构,在将手环佩戴在手腕上后,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的内侧分别和手腕的上下两侧贴合,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使用过程中通过处理模块11上的时间显示模块14可以将时间显示到表体1的屏幕上,方便老人观看时间,通过处理模块11上的定位模块13可以对老人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监控的信息通过处理模块11处理后将信息传输到老人儿女的手机终端上,使老人的儿女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位置,防止老人走丢,表体1通过两侧的卡块15卡合安装在安装框3内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表体1进行充电,充电时将卡块15和安装框3两侧的卡槽31分离,即可将表体1从安装框3内部取下进行单独充电,结构简单,老人也可以轻松拆卸和安装表体1,老人可以将表带2一直戴在手腕上,充电时拆表体1即可进行充电,使老人不需要频繁的穿戴手环,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充电完成后将表体1卡回到安装框3内部即可继续使用,在充电结束后老人可能会忘记将表体1安装回安装框3内部,安装框3底部控制模块4上的红外感应模块42始终对表体1的位置进行感应,在感应到表体1和安装框3之间的位置超出限定位置后,控制模块4会控制震动模块41发出震动,安装框3随之发生震动,安装框3震动带动表带2震动,对老人进行提醒,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将表体1取下充电后,忘记将表体1安装回安装框3内,影响对老人位置监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上腕带21内部开设有通槽211,下腕带22滑动安装在通槽211内部;下腕带22在通槽211内部上下滑动,即可调整下腕带22的位置,通槽211的宽度和下腕带22的宽度相同,在调节好下腕带22后松开向上推动下腕带22的手也不会造成下腕带22自动向下脱落,方便通过定位柱213来对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进行二次固定。

具体的,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棉条5,上腕带21内侧的棉条5与震动模块41相接触;将表带2佩戴在手腕上后,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的内侧壁上的棉条5分别和手腕的上下两侧贴合,通过棉条5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具体的,连接条212和定位柱213均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的连接条212具有延展性,方便拉伸连接条212来通过定位柱213将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固定,橡胶材质的定位柱213在插入到通孔221后会回弹与通孔221内壁贴合,提高了通孔221和定位柱213之间的连接强度,定位柱213另一端设置有环形挡块,在定位柱213插入到通孔221内部后,环形挡块随着定位柱213穿过通孔221,环形挡块在下腕带22的另一侧可以将通孔221的另一端挡住,提高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电源模块12左侧固定连接有充电接口121,充电接口121贯穿表体1侧壁延伸至表体1外部;将充电接口121连接外部电源,即可通过充电接口121对设备进行充电。

具体的,定位柱2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挡块;在定位柱213插入到通孔221内部后,环形挡块随着定位柱213穿过通孔221,环形挡块在下腕带22的另一侧可以将通孔221的另一端挡住,提高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手环通过互联网与手机终端配对连接,佩戴时老人将手伸入到下腕带22和上腕带21之间,将上腕带21贴在手腕的上方,向上推动下腕带22使下腕带22内侧和老人手腕的下方贴合,将两个连接条212上的定位柱213插入到相匹配的通孔221内部,将上腕带21和下腕带22固定,方便老人佩戴手环,使用过程中时间显示模块14可以将时间显示到表体1的屏幕上,方便老人观看时间,通过处理模块11上的定位模块13可以对老人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监控的信息通过处理模块11处理后将信息传输到老人儿女的手机终端上,使老人的儿女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位置,防止老人走丢,在对表体1进行充电时,将卡块15和卡槽31分离即可将表体1从安装框3内部取下进行单独充电,结构简单,老人也可以轻松拆卸和安装表体1,老人可以将表带2一直戴在手腕上,充电时拆表体1即可进行充电,使老人不需要频繁的穿戴手环,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充电完成后将表体1卡回到安装框3内部即可继续使用,安装框3底部控制模块4上的红外感应模块42始终对表体1的位置进行感应,在感应到表体1和安装框3之间的位置超出限定位置后,控制模块4会控制震动模块41发出震动,安装框3随之发生震动并带动表带2震动,对老人进行提醒,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将表体1取下充电后,忘记将表体1安装回安装框3内,影响对老人位置监测的准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