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2873发布日期:2020-08-11 20:59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金属表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带领域。



背景技术:

在表带中,除了革制带和塑料带外还尤其广泛使用金属带。一方面,金属表带可存在为链式表带。考虑到此,带是由通过销或类似物体互相铰接连接的金属链形成。另一方面,由细小链接的金属结构(所谓的网)形成的带也是尤其流行的。此结构是由互相编织的几根线构成。这些有时也已知为米兰编织(milanaise)表带并且看起来尤其高贵,尤其是更窄和/或更精美的表壳设计结合。

对于它们的闭合件,根据第一选择,为具有网状结构的金属表带提供传统的皮带扣-孔解决方案。这使得金属编织物必须设有以规则距离布置的适当增强的孔。第二,存在带有夹持侧的表扣,该夹持侧形成了一个半带的端部并且在闭合时在另一个半带上被夹持部件牢固夹持,其中所述夹持部件能够关于垂直于纵向的轴线枢转。第三,所谓的折叠表扣广泛应用于金属链表带以及带有网状结构的金属表带。这些表带所具有的优点在于它们能够以尤其优雅和耐用的方式设计并且它们能被永久调节至匹配尺寸。但是,后一个优点也可为缺点。实际上,通常情况下表带长度的调节仅能通过制表者并且仅通过移除/添加部件或者借助于互换整个半表带来实现。也存在夹持滑动件与折叠表扣的组合。但是,它们的缺点在于与金属带的夹持连接从长期来看并不总是稳定的并且还可能具有在表带上形成不期望的印痕的结果。

在ch710133中教导了一种用于表带、尤其是革制、纤维或帆布表带的闭合件。这种闭合件基于“蝴蝶式”原理。带有底座和覆盖件的固定件被引导至表带的一个半带上。该表带的半带以现有技术已知的方式设有一排中心孔(通孔),底座的销可插入该中心孔以将固定件固定就位。如果固定件要发送移位,那么覆盖件借助于关于垂直于纵向的轴线的枢转运动被提起,此时可将销推出该孔。这种方案需要在带上具有通孔,由此不适用于金属表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表带,尤其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且尤其实现优雅可靠且具有实用性的设计的网状表带。

金属表带具有各自沿纵向延伸并且具有上侧和下侧的第一半带和第二半带。该半带可为平坦的并且大体呈带状。下侧是指位于内侧(即当表戴在手腕上时朝向用户手臂一侧)的侧,由此上侧只要在其没有被另一个半带或其它物体所覆盖时就是可见的。根据本发明的类型的表带还包括折叠表扣。此折叠表扣包括多个部段,这些部段通过枢转铰接(铰链)彼此连接并且通常在闭合(折叠在一起)状态下锁合。分别为在打开状态下形成外端的两个部段具有用于分别紧固至第一半带和第二半带的紧固机构。该紧固可通过永久或可释放的连接形成。

为了达到此目的,建议借助于第一紧固机构包括滑动件而相对于第一半带可移位的方式来设计第一紧固机构,在第一状态下该滑动件能够相对于第一半带受引导地移位。第一紧固机构包括固定件,例如夹持件,比如长形夹持件。固定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突起,匹配于这些固定突起的固定凹槽例如以规则距离成排地布置在第一半带的下侧。在第一紧固机构的第二状态下,固定突起根据第一紧固机构的位置接合入其中一个固定凹槽。

固定凹槽为位于表带的对应半带内的凹槽,即通常相对较浅的盲孔,从而它们被设计为井形或凹部。在金属表带上引入符合井形凹槽含义可以是例如借助于压花(冲压、压印)过程实现,与例如通孔相比,在制造过程中的复杂性或美学方面,无需任何大的妥协就可以实现。

固定件可为此种元件,即其在第二(闭合)状态下横向于第一半带的纵向沿其下侧延伸并且通过铰链紧固至第一紧固机构的滑动件,该铰链具有平行于纵轴线延伸的铰接轴线。该元件可尤其为长形夹持件。该长形夹持件可例如被锁定在与铰链对置的侧面,这类似于金属盛装舞步(dressage)表带已知的长形夹持件的原理。

带有横向于纵向的元件的此种布置是尤其有利的。一方面,其允许对元件尤其是长形件进行加工,并且可能允许对锁定结构进行加工以通过尤其精细的结构将其固定在第二(闭合)状态,这对于表带而言是一项大优点。另一方面,阻止了固定件在戴表时通常发生的拉伸载荷的作用下自行打开。表带上的拉伸力横向于铰接轴线(枢轴)作用,固定件安装在铰接轴线上并且因此不会对使固定件保持在闭合状态的机构(例如锁定机构)施加负荷。

固定件附接至带的下侧鉴于以下原因也是有利的,首先归因于以下事实即固定件在表被佩戴时不可接近,第二归因于以下事实即将表带支承在手臂有助于防止固定件的不期望释放。

由于与固定凹槽相互作用的至少一个固定突起的方式,人们成功地借助于形状配合将第一紧固机构相对于第一半带的位置固定。鉴于此,形状配合连接的优点由皮带扣-孔方案的效果已知。这些优点包括即使在经受长期载荷之后也不会移位(长期稳定性)的精确限定的位置,同时还有材料保护,其例如与革制带或金属带上的会在带上形成不可逆的印痕的夹持连接(摩擦配合连接)相比。尽管如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仍保持了折叠表扣的优点,尤其是相比于皮带扣-孔方案能够更加简单和优雅地操作。

另一个优点在于此事实,即借助于将如前所述设计的第一紧固机构和折叠表扣接合而利用可能的协同作用。折叠表扣可被设计为使其至少其中一个部段覆盖第一紧固机构,该第一紧固机构包括朝向下侧(即朝向戴表者的手臂)的固定件。与仅具有夹持件的解决方案相比,通常遵循人体结构条件的弧形折叠表扣可防止固定件刺激戴表者。

表带的半带尤其由金属网(金属编织物)加工而成,即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此种表带(词语“编织物”表示金属结构在形成网时彼此接合,但不对加工方法做出任何前提)或者适用于“米兰编织”带。

尤其是,该表带的半带可由不锈钢加工而成。其它材料,例如贵金属也可考虑在内。

折叠表扣包括至少两个部段,它们分别借助于铰链分别在端部紧固至第一和第二紧固机构并且通过另一个结构彼此连接。在根据本发明的过程的背景中,包括三个部段并且总体包括四个铰接(铰链)的所谓的“蝴蝶式”折叠表扣尤其适用。

固定凹槽形成至少一排的例如至少四个固定凹槽。尤其是,每排固定凹槽均具有相同的横向位置(横向于纵向的位置)并且例如以均匀距离布置。该(多)排可根据需要几乎按任意长度制备。为此,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允许大范围地纵向调节,无需必须缩短表带。

尤其是,固定凹槽可形成两排,其中接下来相应地可存在两个固定突起。该固定突起可在轴向位置上(沿纵向位置)对应于彼此地相邻布置。也可能存在两排/两个(例如三排/三个)突起。

固定凹槽可借助于压纹(凹槽,压印)形成在第一半带上。它们可选择性地具有金属衬里,这在技术上是非必须的。

如已知,第二紧固机构可例如在端部固定连接至第二半带。

除了两个半带以及带有两个紧固机构的折叠表扣之外,该表带还包括围绕第二半带应用的环圈,其容置突伸超出紧固机构的第一半带的部分并且可应用至第二半带上-如由革制带或塑料带已知。尤其是,此环圈可包括弹簧,以稍微夹持引导至其上的一个半带或两个半带。此弹簧为环圈提供了提升的定位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借助于该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元件。附图示出:

图1示出带有打开的第一紧固机构的表带处于打开状态下的视图;

图2示出图1的第一紧固机构的表扣的细节;

图3示出图1的第一半带和两排固定凹槽以及四个可见固定凹槽位置的细节;

图4示出图1的表带处于打开状态但第一紧固机构闭合的的视图;和

图5示出处于闭合状态的表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5的表带1包括由金属编织物制成的第一半带11、由相同金属编织物制成的第二半带12、蝴蝶式表扣2和环圈3。

第一半带包括两排各七个设计为矩形压纹的固定凹槽14。在端部(即朝向未示出的表壳),表壳紧固件17固定附接至两个半带11、12。

蝴蝶折叠表扣如现有技术已知地包括通过铰链彼此连接的中间部段21和两个外侧部段24、25。在端侧,外侧部段24、25分别通过另外的铰链连接至第一紧固结构31和第二紧固机构27。这些部段呈弧形由此适形于人体手臂的结构。第二紧固机构27固定附接至第二半带的(与表壳紧固件17相对的)端部。第一紧固机构31被配属给第一半带并且能够紧固至其上,从而折叠表扣将第一半带和第二半带相连。

第一紧固机构31包括滑动件32,对应外侧部段24的销33绕其用于形成铰链的轴线旋转地紧固至该滑动件上。此外,第一紧固机构还包括长形夹持件34。在该长形夹持件上形成两个固定突起35,这些固定突起35的矩形形状和尺寸匹配于固定凹槽14的形状和尺寸。长形夹持件在由夹持件销36形成的枢转铰链上能横向于第一半带的纵向枢转,并且可从在图1和2中示出的打开状态借助于对应的枢转移动置于闭合状态(图4),其中滑动件相对于第一半带的位置被选取为使得长形夹持件在一对凹槽开口14处对齐。在闭合状态,长形夹持件在第一半带11上横向延伸并且第一半带被夹持在长形夹持件和滑动件之间。固定突起35接合入固定凹槽14由此关于滑动件在半带纵向上的移位形成形状配合。

在闭合状态,长形夹持件的锁定结构37在与夹持件销36对置的一侧接合入滑动件的对应锁定结构38,由此将长形夹持件固定在闭合状态。长形夹持件在闭合时通过折叠表扣(图5)的部段进一步保护戴表者的手臂。借助于此,还防止第一紧固机构的不期望的打开。

如果要对表带的长度进行调节,那么戴表者必须将表从手腕上脱下并且在折叠表扣的打开状态下打开长形夹持件34,使滑动件移位经过成排的固定凹槽14内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并且再次闭合长形夹持件。

如已知,折叠表扣2包括锁定结构,折叠表扣借助于该锁定结构可被锁定在图5所示的闭合状态。在此状态下,外侧部段24、25被布置在形成中间部段21的两块腹板之间,从而该结构具有尽可能小的体积,如图5可见。为了打开该表带,将同步致动位于外侧的两个锁定按钮,以释放该锁定结构。

环圈3围绕第二半带12布置并且用于引导第一半带11的突伸超出第一紧固机构的部分,所述部分由此能够以更佳固定的方式抵靠至第二半带12。该环圈同样可为金属的。为了避免环圈3在第一半带12或两个半带11上的不期望的、阻力过小的滑动,环圈在内侧例如包括片簧,例如向内弯曲的片簧,一个半带或两个半带借助于该片簧可滑动地夹持在环圈的内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