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95835发布日期:2020-05-12 14:5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鞋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生活用品,人的脚部,尤其是脚趾部分,湿气很难散发出来,鞋里面经常是湿漉漉的,为霉菌的活动和繁殖创造了的有利条件,所以穿不透气的鞋容易生“脚气”。

目前的鞋子仅仅在鞋底的上表面做凹凸设计,以形成透气槽,这种结构不能使鞋底形成呼吸功能,透气和减震效果不佳,穿着不舒适,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鞋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鞋底透气和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为软性材料,该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通状气道为多层,多层连通状气道上下间隔排布,对应的,该多个第一气孔形成上下排布的多层,每层第一气孔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状气道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由多层基材上下叠合一体成型形成,相邻两基材的颜色不同或相同,连通状气道位于相邻两层基材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层基材的厚度由下层向上层减小或者多层基材的厚度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eva材质。

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准备至少两基材,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

(2)在至少两基材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

(3)将至少两基材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如此,在两基材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并在本体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

(4)对本体进行钻孔,钻孔不贯穿的本体的下表面,使得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气孔,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

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准备至少两基材,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

(2)在至少两基材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

(3)将至少两基材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如此,在两基材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并在本体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

(4)对本体进行冲孔,使得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气孔,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多个第二气孔贯穿本体的下表面;

(5)在最下一层基材成型底层,利用底层封堵住多个第二气孔的下端开口,使得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并配合在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在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使用者交替提足和踩踏的过程,可交替吸气和放气排热,避免热量积聚脚掌,有利于脚部健康,减少脚部出汗,并有利于减缓心率加速,并且本产品还可以实现减震、缓冲、透气和助力的功能,使穿着更加的舒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本体11、基材

101、连通状气道102、第一气孔

103、第二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

该本体10为软性材料,该本体10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101,本体10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102,多个第一气孔102连通连通状气道101的边缘,本体10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103,多个第二气孔103均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101连通,多个第二气孔103布满本体10的上表面,每一第二气孔103均为圆孔,并且连通状气道101以网状为效果最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为eva材质。并且,所述连通状气道101为多层,多层连通状气道101上下间隔排布,对应的,该多个第一气孔102形成上下排布的多层,每层第一气孔102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状气道101连通。

以及,所述本体10由多层基材11上下叠合一体成型形成,相邻两基材11的颜色不同或相同,连通状气道101位于相邻两层基材11之间,所述多层基材11的厚度由下层向上层减小或者多层基材11的厚度相同,不以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基材11为四层,其中最下一层基材11的厚度最厚,最上一层基材11的厚度最薄,该连通状气道101和第一气孔102均为三层,实现更好的呼吸功能,减震透气效果更佳。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准备至少两基材11,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

(2)在至少两基材11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

(3)将至少两基材11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11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10,如此,在两基材11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101,并在本体10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102,多个第一气孔102连通连通状气道101的边缘。

(4)对本体10进行钻孔,钻孔不贯穿的本体10的下表面,使得本体10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10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气孔103,且多个第二气孔103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101连通。

本发明还公开另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准备至少两基材11,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

(2)在至少两基材11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

(3)将至少两基材11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11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10,如此,在两基材10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101,并在本体10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102,多个第一气孔102连通连通状气道101的边缘。

(4)对本体10进行冲孔,使得本体10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气孔103,且多个第二气孔103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101连通,多个第二气孔103贯穿本体10的下表面。

(5)在最下一层基材11成型底层,利用底层封堵住多个第二气孔103的下端开口,使得本体10的下表面为封闭面。

使用时,当本产品制作成鞋子后,使用者在穿鞋运动的过程中,本产品由于气囊一般,当使用者踩踏本产品时,连通状气道101内的气体从多个第一气孔102和多个第二气孔103排出,达到排热放气的目的,当使用者提足时,本体10恢复形变,多个第一气孔102和多个第二气孔103吸收外界气体进入连通状气道101内,如此,使用者交替提足和踩踏的过程,可交替吸气和放气排热,避免热量积聚脚掌,有利于脚部健康,减少脚部出汗,并有利于减缓心率加速,并且本产品还可以实现减震、缓冲、透气和助力的功能,使穿着更加的舒适。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并配合在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在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使用者交替提足和踩踏的过程,可交替吸气和放气排热,避免热量积聚脚掌,有利于脚部健康,减少脚部出汗,并有利于减缓心率加速,并且本产品还可以实现减震、缓冲、透气和助力的功能,使穿着更加的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