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6534发布日期:2020-06-26 22:4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持式烘干器特别是头发护理器具,尤其是涉及头发护理器具内风向导流结构,具体而言是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吹风可以干发及造型,是理发店及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的电吹风普遍的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本体及手柄,且手柄或者与本体一端成一定角度连接(固定连接或铰接),或者与本体中部垂直固定连接,上述两种方式,使得传统电吹风的整体形状类似数字“7”型或字母“t”型;这些结构使得整个电吹风体积较大,造成携带不方便。若能将所述的两个部分合二为一,则可大大缩小电吹风的体积。

由于传统电吹风6的进风口61和吹风口62通常都位于本体的两端,故位于同一轴线上(如图1),风向无须改变,风量几乎不会有衰减和损耗,所以传统电吹风的风道结构无需做特殊结构设计,通常为规则的筒状结构或者啤酒瓶状结构。

然而,若为了缩小电吹风的体积而将所述的本体和手柄两个部分合二为一,则如何设计风道结构,在进风和出风不在同一方向时最大限度减少风量、风压的损耗,成为了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导流装置设置在吹风棒内,使得在风向需要改变时最大限度减少风量、风压的损耗,且能够降低风向改变时产生的额外的噪音。

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所述的吹风棒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的吹风棒内元件至少包括加热元件、风机、线路板,在圆柱状结构上开有出风口和入风孔,风机将空气从入风孔吸入吹风棒内,最终从出风口吹出,所述的导流装置设置于该吹风棒内,一端朝向出风口,一端靠近加热元件且朝向圆柱状内部风道,空气流经该导流装置,使出风口出风的风向与吹风棒内的风向呈一定角度(典型的为90度),如图2;所述的导流装置为不规则筒状结构,其剖面为鹅颈状(如图3),且所述的导流装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弯曲缩小,另一端逐渐开放至接近圆柱状结构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内部,进一步设置有若干导流格栅。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pa66+gf,其中,gf的质量比为15-35%;或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其他热变形温度超过200度以上的耐高温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外壁上,进一步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装置的顶部,进一步设有降噪结构,所述的降噪结构为蜂窝状网格筋。

优选的,所述的导流装置进一步设置有降噪结构,降噪结构具体为直接设置于该导流装置的鹅颈状外壁上的蜂窝状网格筋。

优选的,所述的蜂窝状网格筋的网格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均匀分布。

本发明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优点及功效在于:该导流装置模仿鹅颈状结构,使得在风向需要改变时最大限度减少风量、风压的损耗;同时能够降低风向改变时产生的额外的噪音;内部增加导流格栅,可以进一步降低噪音;该导流装置通过增加蜂窝状网格筋,不仅可以降低风噪,加速降温,更可以降低因风向改变造成的对风道外壁长期高温的冲击,延长该导流装置及整个吹风棒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供一种便携的,突破性外观的干发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传统电吹风进风口及出风口方向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吹风棒风向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吹风棒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导流装置的立体图。

图5所示为图4的剖面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导流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导流结构示意图。

图中具体标号如下:

1、圆柱状结构11、出风口12、入风孔

2、加热元件3、风机4、线路板

5、导流装置s、导流装置的一端d、导流装置的另一端

51、导流格栅52、降噪结构53、加强筋

6、传统电吹风61、进风口62、吹风口

7、交互界面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3所示,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所述的吹风棒为圆柱状结构1,所述的吹风棒内元件至少包括加热元件2、风机3、线路板4,交互界面7、电源8;在圆柱状结构1上开有出风口11和入风孔12,风3机将空气从入风孔12吸入吹风棒内,最终从出风口11吹出,所述的导流装置5设置于该吹风棒内,一端朝向出风口11,一端靠近加热元件2且朝向圆柱状内部风道,空气流经该导流装置5,使出风口11出风的风向与吹风棒内的风向呈一定角度(典型的为90度),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尖头表示出风风向及吹风棒内的风向;如图4、5所示,所述的导流装置5为不规则筒状结构,其剖面为鹅颈状,且所述的导流装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s逐渐弯曲并缩小(如图5),另一端d逐渐开放至接近圆柱状结构的内壁(如图5)。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pa66+15%gf。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内部,进一步设置有若干导流格栅51(如图4),以进一步减小风噪,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pa66+25%gf。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所述的导流装置的顶部,进一步设有降噪结构52,所述的降噪结构为蜂窝状网格筋。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外壁上,进一步设有降噪结构52,具体为直接设置于该导流装置的鹅颈状外壁上的蜂窝状网格筋,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pa66+35%gf。

所述的蜂窝状网格筋的网格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在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外壁上,进一步设有加强筋53,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热变形温度超过200度以上的耐高温材料。



技术特征:

1.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所述的吹风棒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的吹风棒内元件至少包括加热元件、风机、线路板,在圆柱状结构上开有出风口和入风孔,风机将空气从入风孔吸入吹风棒内,最终从出风口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设置于该吹风棒内,一端朝向出风口,一端靠近加热元件且朝向圆柱状内部风道,空气流经该导流装置,使出风口出风的风向与吹风棒内的风向呈一定角度;所述的导流装置为不规则筒状结构,其剖面为鹅颈状,且所述的导流装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弯曲缩小,另一端逐渐开放至接近圆柱状结构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内部,进一步设置有若干导流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的顶部,进一步设有降噪结构,所述的降噪结构为蜂窝状网格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进一步设置有降噪结构,降噪结构具体为直接设置于该导流装置的鹅颈状外壁上的蜂窝状网格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状网格筋的网格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外壁上,进一步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pa66+gf,gf的质量比为15-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的筒状结构的材质为热变形温度超过200度以上的耐高温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吹风棒导流装置,吹风棒为圆柱状结构,至少包括加热元件、风机、线路板,在圆柱状结构上开有出风口和入风孔,导流装置设置于该吹风棒内,一端朝向出风口,一端靠近加热元件且朝向圆柱状内部风道,空气流经该导流装置,使出风口出风的风向与吹风棒内的风向呈一定角度;导流装置为不规则筒状结构,其剖面为鹅颈状,导流装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弯曲缩小,另一端逐渐开放至接近圆柱状结构的内壁。本发明模仿鹅颈状结构,最大限度减少风量、风压的损耗;降低风向改变产生的额外噪音;降低风向改变造成的对风道外壁长期高温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提供一种便携的,突破性外观的干发器具。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科;黄益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莜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3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