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006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雾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雾面罩。



背景技术:

通常医护人员在佩戴面罩时,在不同环境空间之间存在温度与湿度的差异,从一个环境进入到另一个环境中,面罩的目镜上会产生结露现象,影响视线,看不清楚面前的物体。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比如在镜片上涂抹沐浴露、碘伏、甘油之类的液体可以缓解此种现象,但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结露原因在于,当非饱和空气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即达饱和状态,再继续冷却时多余的水蒸气将会凝结成水珠的现象就是结露,此临界温度称为露点。当温度较高的湿空气接触到温度较低的介质表面时被迅速冷却,当空气被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就会在介质表面形成水珠,产生冷凝水形成结露。

现有的消除结露的装置或方法,可操作性不强,成本较高,系统复杂,还有可能降低防护效果。例如专利号为cn208588869的专利文件中采用了清洁刷,专利号为cu201642545u的专利文件中提到进行换气,专利号为cn208030342u的专利文件中提到在头部位置安装电机及扇叶等。上述的方法以及设备,有的体积过于庞大不便应用,有的系统复杂、成本太高。并且,现有技术中不存在能够便捷高效地对面罩进行及时自动进行除雾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面罩内的结露情况自动且及时地对面罩进行除雾的防雾面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雾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目镜;

还包括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固定连接于目镜的内表面上,所述电阻丝两端延伸出目镜并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源连接,所述电阻丝上设有断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目镜的结露情况自动且及时地对面罩进行除雾;电阻丝在断电无液滴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断路的状态,能够降低电源能耗,使面罩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除雾效果;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防雾面罩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目镜;2-电阻丝;3-断点;4-单向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参照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防雾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目镜1;

还包括电阻丝2,所述电阻丝2固定连接于目镜1的内表面上,所述电阻丝2两端延伸出目镜1并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源连接,所述电阻丝2上设有断点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面罩佩戴好后,使用者在面罩本体内呼吸以及面罩本体内、外部的温度变化都有可能使面罩本体的目镜1上起雾并结露,当结露形成的液滴在电阻丝2的断点3处聚集后,由于液滴具有导电性,会使电阻丝2的电路接通,从而形成电气加热回路。

电阻丝2会持续发热,产生的热量能够将目镜1上的雾气逐渐蒸干,进而使镜片恢复正常的清晰状态,同时电阻丝2断点3处的液滴也会被加热从而挥发蒸干,电阻丝2恢复断路的状态,加热停止,从而实现面罩能够根据目镜1的结露情况自动并及时地进行除雾的操作。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目镜的结露情况自动且及时地对面罩进行除雾;电阻丝在断电无液滴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断路的状态,能够降低电源能耗,使面罩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除雾效果;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粘贴于目镜1内表面,所述透明膜内设有夹层,所述电阻丝2位于透明膜的夹层内,所述透明膜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电阻丝2的断点3位于开口处。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电阻丝设置在透明膜的夹层内之后,再将透明膜粘贴于目镜上,能够便于电阻丝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面罩本体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设有单向排气阀4。

由上述描述可知,面罩本体上设置的单向排气阀是一个逆止阀,担当呼吸阀作用,即能够保证面罩本体内部气压平衡,及时将内部的湿润气体排出,同时能够确保隔离严密,阻止可能携带污染源的空气进入。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气口分别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丝2有多个,多个所述电阻丝2之间相互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断点3位于目镜1上对应眼部的区域。

由上述描述可知,目镜上对应眼部的区域属于易结露起雾并影响视线的区域,因此将断点设置于该区域能够有效且及时地对雾气进行清除。

进一步的,所述面罩本体上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面罩本体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接口与电源通过面罩本体内置的导线连接,所述电阻丝2与电源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量警报装置,所述电量警报装置与电源连接,所述电量警报装置上设有指示灯。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电源的电量低于额定电量时,指示灯会发光进行警报提示,从而避免由于电池过放电或完全失电,而导致的面罩无法进行正常的除雾操作。

实施例一

一种防雾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设有目镜1;

还包括电阻丝2,所述电阻丝2固定连接于目镜1的内表面上,所述电阻丝2有多个,多个所述电阻丝2之间相互并联,所述电阻丝2两端延伸出目镜1并通过导线与外设的电源连接,所述电阻丝2上设有断点3,所述断点3位于目镜1上对应眼部的区域;

还包括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粘贴于目镜1内表面,所述透明膜内设有夹层,所述电阻丝2位于透明膜的夹层内,所述透明膜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电阻丝2的断点3位于开口处;

所述面罩本体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设有单向排气阀4,所述排气口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气口分别位于面罩本体的两侧;

所述面罩本体上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面罩本体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接口与电源通过面罩本体内置的导线连接,所述电阻丝2与电源接口连接,还包括电量警报装置,所述电量警报装置与电源连接,所述电量警报装置上设有指示灯。

上述电阻丝的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35℃以下,电源的加热电压采用6v以下的安全电压。外供电源可采用电池组或可充电电池,纽扣电池等,装在电池盒内。透明膜包括但不限于塑料薄膜、硬性透明材料或其它透明不导电材料。透明膜中的电阻丝布置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直线、波浪线、点划线以及从中心向四周扩散辐射线或连续线与断点线交替的线段。

上述防雾面罩的除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面罩的目镜内表面上设置具有断点的电阻丝,并将电阻丝两端与电源连接,此时电阻丝为断路状态;

步骤二:将面罩佩戴好后,保持正常呼吸,使电阻丝的断点处自然凝结液滴;

步骤三:当电阻丝断点处的液滴持续凝结至使电阻丝形成通电回路时,电阻丝开始发热,电阻丝的发热温度为30~37℃,将目镜内表面上的雾气蒸干,同时使断点处的液滴挥发蒸干,电阻丝恢复断路状态;

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反复对面罩的目镜内表面进行除雾。

实施例二

一种一体化防护服,防护服的面部区域一体化设置了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防雾面罩。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根据目镜的结露情况自动且及时地对面罩进行除雾;电阻丝在断电无液滴的情况下始终处于断路的状态,能够降低电源能耗,使面罩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除雾效果;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通过将电阻丝设置在透明膜的夹层内之后,再将透明膜粘贴于目镜上,能够便于电阻丝安装。面罩本体上设置的单向排气阀是一个逆止阀,担当呼吸阀作用,即能够保证面罩本体内部气压平衡,及时将内部的湿润气体排出,同时能够确保隔离严密,阻止可能携带污染源的空气进入。目镜上对应眼部的区域属于易结露起雾并影响视线的区域,因此将断点设置于该区域能够有效且及时地对雾气进行清除。当电源的电量低于额定电量时,指示灯会发光进行警报提示,从而避免由于电池过放电或完全失电,而导致的面罩无法进行正常的除雾操作。上述除雾方法能够根据液滴凝结程度来自动进行除雾操作,无需人工控制电路通断;通过电阻丝发热将雾气和液滴蒸发,除雾效率高,且液滴蒸发后电阻丝自动断路,降低电源能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