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0225发布日期:2020-11-06 16:3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防水拉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水渗漏通过的防水拉链。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拉链的设计应用非常普及,常见于衣物、包包、帐篷、睡袋等商品上。参阅图1,现有拉链主要包含两条链带1,每一条链带1包括一条布带11、多个沿所述布带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链齿12,及一可移动地供所述链齿12穿设的拉链头2,利用拉动所述拉链头2上下移动,可控制所述链齿12交错啮合,而闭合或开启拉链。然而,因为拉链闭合后,于相邻的链齿12间仍具有孔隙13,因此,水会顺着所述孔隙13渗入拉链内部,无法达到防水的效果,而增加使用者在雨天或潮湿环境穿着或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性的防水拉链。

本发明的防水拉链包含两条链带,及夹链单元。每一条链带包括多个沿所述链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链齿,且两条链带的链齿可相互交错啮合,进而将两条链带相结合。所述夹链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链带的第一夹链及第二夹链,且所述第一夹链与所述第二夹链可彼此对应嵌合,当两条链带经由所述链齿彼此接合时,所述第一夹链与所述第二夹链可相互卡扣接合。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分别设置于所述链带的链齿周缘。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夹链具有沿所述链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链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扣件,且任相邻的两个凸扣件间定义出卡槽,所述第二夹链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链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扣件,且所述第一夹链、所述第二夹链的凸扣件及卡槽可相互卡扣接合。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每一条链带还包括覆盖层,所述覆盖层设于所述链带的其中一表面并遮覆所述链齿,具有位于边缘的交叠面,当所述两条链带彼此结合时,两个所述覆盖层的交叠面会彼此相对,并上下交叠,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分别设置于所述交叠面,当两条链带经由所述链齿相互交错啮合时,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会相互卡扣接合。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覆盖层具有疏水性表面。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夹链具有沿所述链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链带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扣件,且任相邻的两个凸扣件间定义出卡槽,所述第二夹链具有至少一个沿所述链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凸扣件,且所述第一夹链、所述第二夹链的凸扣件及卡槽可相互卡扣接合。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上述链齿的防水拉链,所述防水拉链还包含拉头,设置于所述链带彼此相邻的一边。每一条链带还包括邻近另一链带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分别设置于所述上端面,当拉动所述拉头,同时带动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相互卡扣接合,进而将所述链带彼此接合。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拉头接触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的侧壁分别具有卡钩件,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卡钩件卡扣的沟槽,所述卡钩件可沿所述链带的长度方向滑设于所述沟槽,而令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彼此对应嵌合。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分别与所述上端面垂直,分别具有沿所述链带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所述链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扣件,且任相邻的两个凸扣件间定义出卡槽,当所述链带在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夹链的任一个凸扣件及任一个卡槽中的一者可与第二夹链的任一个凸扣件及任一个卡槽中的另一者相互卡扣接合。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当所述链带在闭合位置时,两个上端面会彼此上下重合,且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分别与所述上端面平行,当所述链带在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夹链及所述第二夹链彼此相对嵌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别设置于两条链带的所述第一夹链与所述第二夹链相互卡扣接合,阻止水渗漏通过,提供较佳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种现有拉链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水拉链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对链齿互相卡合的示意图;

图4是由图3的剖面线ⅳ-ⅳ得出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防水拉链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防水拉链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防水拉链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及

图8是本发明防水拉链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3、4,本发明防水拉链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两条链带3、一个夹链单元4,及一个拉头5。

其中,每一条链带3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链带3边缘的带体31,及数个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间隔设置的链齿32。所述链齿32可利用车缝或穿设等方式与所述带体31结合。所述拉头5是可移动地供所述链齿32穿设,使用者通过操作所述拉头5使所述链齿32相互交错啮合,进而使两条链带3相结合。

详细的说,所述带体31可选自塑胶、织布,或不织布等,所述链齿32可选自金属,例如铜合金或铝合金等,或者塑胶等材质。由于所述带体31与所述链齿32的相关结构及材质为本技术领域者周知,因此,于此不再多加赘述。

所述夹链单元4包括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带体31的一个第一夹链41及一个第二夹链42,且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可彼此相互卡扣接合。

详细的说,所述第一夹链41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且设置于其中一条链带3的链齿32的周缘,具有两个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且沿所述链带3的宽度方向d2间隔设置且呈长条状的第一凸扣件411,两个第一凸扣件411之间定义出一个卡槽412。所述第二夹链42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且设置于另一条链带3的链齿32的周缘,具有一个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呈长条状且位置与所述卡槽412相对应的第二凸扣件421,所述第二凸扣件421及所述卡槽412可相互卡扣接合。

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的材质,可使用但不局限于,例如可用热塑性聚氨酯(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热压成型制成。此外,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凸扣件411与所述第二凸扣件421也可视用途或设计而可有不同的数量或形状,例如所述第二夹链42可以相同于所述第一夹链41而具有两个第二凸扣件421及位于其间的卡槽,而于使用时,仅需让其中一个第一凸扣件411对应所述第二夹链42的卡槽,或让其中一个第二凸扣件421对应所述第一夹链41的卡槽412,同样可达成卡合密封的目的,或是可改变第一凸扣件411、第二凸扣件421的形状,而使其具有更佳的密合性。所述第一实施例仅以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为例说明,但实际实施并不以此为限。

当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防水拉链时,利用拉动所述拉头5使所述链带3的链齿32相互交错啮合,而可于所述链齿32接合时,同步让设置于所述另一条链带3的链齿32周缘的所述第二夹链42的第二凸扣件421卡扣接合于对应的形成于所述其中一条链带3的所述第一夹链41的卡槽412内,借以卡合密封所述链齿32间的孔隙33,而可达到较佳的防水效果。此外,所述设置于所述链带3的链齿32的夹链单元4也可辅助所述链齿32的啮合,可防止脱钩并延长所述防水拉链的寿命。

参阅图5,本发明防水拉链的第二实施例,其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条所述链带3还包括一个设置于其相应的一个表面、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并会遮覆所述链齿32的覆盖层34。所述夹链单元4是设于所述链带3的覆盖层34。

详细的说,所述覆盖层34具有一个疏水性表面,使水无法经由所述覆盖层34渗入。所述覆盖层34可选自本身即具有疏水性的材料,如聚氨酯(pu,polyurethane),或是可利用于布层涂布疏水性涂料后形成。其中,每一覆盖层34具有一个位于边缘的交叠面341,且两个覆盖层34的交叠面341于两条链带3接合时,会彼此相对并上下交叠。

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分别设置于所述交叠面341。所述第一夹链41的两个第一凸扣件411会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并沿所述链带3的高度方向d3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凸扣件411间定义出所述卡槽412。所述第二夹链42的第二凸扣件421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且位置与所述卡槽412相对应。当两条链带3经由所述链齿32相互交错啮合时,可同步带动所述覆盖层34相互靠近而让所述交叠面341相互交叠,进而使设置于所述覆盖层34的交叠面341的所述第二凸扣件421卡扣接合于所述卡槽412内,借以阻绝水分渗入。此外,本发明以上下交叠的方式作卡扣接合,可更有效的达到防水的效果。另外,将所述夹链单元4设置于所述覆盖层34,制程上相对简易,可降低生产成本。

参阅图6,本发明防水拉链的第三实施例,其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例雷同,包含两条链带3、所述夹链单元4,及所述拉头5。不同处在于,所述第三实施例的两条链带3没有设置所述链齿32,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链带3。以及,所述拉头5接触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的侧壁分别具有一个卡钩件51,且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可供所述卡钩件51卡扣的第一沟槽414及第二沟槽424。

详细的说,所述每一链带3的带体31还包括一个邻近另一个带体31的上端面35。所述第一夹链41包括一个垂直设置于其中一个带体31的上端面35且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的第一夹链体413,以及多个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并沿所述链带3的宽度方向d2间隔设置且呈长条状的第一凸扣件411,且任相邻的两个第一凸扣件411间定义出一个卡槽412。所述第二夹链42具有一个垂直设置于另一个带体31的上端面35且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的第二夹链体422,以及至少一个沿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延伸设置、呈长条状且位置分别与所述卡槽412相对应的第二凸扣件421,且所述第二凸扣件421及所述卡槽412可相互卡扣接合。于图6中是以三个第一凸扣件411,及两个第二凸扣件421为例说明,此外,当所述第二凸扣件421为多个时,任相邻的两个第二凸扣件421间也可定义出一可供任一个第一凸扣件411卡设的卡槽423。通过所述第一凸扣件411及所述第二凸扣件421的数量变化,可让使用者于实务使用时,视内搭衣物的厚薄度卡扣接合不同区间的第一凸扣件411、第二凸扣件421,以调整拉链拉合后的空间。但实际实施时,也可以是仅有两个第一凸扣件411,及一个第二凸扣件421,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拉头5设置于所述链带3彼此相邻的一边,所述拉头5的二个卡钩件51可分别沿着所述链带3的长度方向d1滑设于所述第一沟槽414及所述第二沟槽424,当使用者通过拉动所述拉头5使所述链带3在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间变动时,可进一步通过所述卡钩件51的挤压,提升在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的密合度。此外,所述第一沟槽414及所述第二沟槽424可视设计或配合所述第一凸扣件411及所述第二凸扣件421的数量而可设置多个,据此,当使用者利用所述第一凸扣件411及所述第二凸扣件421扣合不同的夹链区间时,也可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沟槽414及所述第二沟槽424分别位于第一夹链体413和第二夹链体422的外侧位置,供所述卡钩件51對應不同的夹链区间卡扣抵压固定,而提升在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的密合度。所述第三实施例仅以其中一种实施态样为例说明,但实际实施并不以此为限。由于所述带体31、所述拉头5、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的相关结构及材质与前面实施例所述大致相同,因此,于此不再多加赘述。

当使用者欲闭合所述链带3时,通过带动所述拉头5朝向闭合方向移动,使所述带体31的上端面35相互靠近,而令所述第一夹链体413与所述第二夹链体422的所述第二凸扣件421卡扣接合于所述卡槽412内,同步将所述链带3彼此卡扣闭合,令所述链带3位于闭合位置,而可阻止水渗入。当使用者欲开启所述链带3时,是通过带动所述拉头5朝向开启方向移动,令所述第一夹链体413与所述第二夹链体422的所述第二凸扣件421远离所述卡槽412,而让所述链带3彼此分离地位于开启位置。

本实施例直接通过所述夹链单元4卡扣结合两条链带3,以阻止水渗漏通过所述防水拉链。此外,因为无须设置所述链齿32,因此还可简化制程,降低生产成本。

参阅图7,本发明防水拉链的第四实施例,其结构与所述第三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第一夹链体413及所述第二夹链体422分别设置于所述带体31的上端面35,并分别具有与所述上端面35平行的平行区,且所述第一凸扣件411及所述第二凸扣件421设置于所述平行区。当所述链带3在所述闭合位置时,两个上端面35会彼此上下重合,而让所述卡槽412及所述第二凸扣件421可彼此对应卡合。据此,当使用者通过拉动所述拉头5朝向闭合方向移动时,两条带体31的上端面35会彼此上下交叠,进而使设置于两个上端面35的所述第二凸扣件421卡扣接合于所述卡槽412内,借以结合所述链带3,而达成阻绝水分渗入的目的。利用让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以上下重合交叠方式接合,而可更有效达成防水效果。

要再说明的是,所述拉头5的卡钩件51以及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的所述第一沟槽414及所述第二沟槽424的目的是可助于提升在闭合位置时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的密合度,因此,也可视需求及目的,而无须设置所述卡钩件51、所述第一沟槽414及所述第二沟槽424。

参阅图8,本发明防水拉链的第五实施例,其结构与所述第四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第二夹链体422的平行区接合于对应的所述带体31上,所述第一沟槽414设置于所述第一夹链41的长侧壁,所述第二沟槽424设置于所述第二夹链42远离所述第一夹链41的表面,且所述拉头5呈倒l型,而得以令所述拉头5的卡钩件51分别滑设于所述第一沟槽414及所述第二沟槽424。据此,所述第二夹链体422与所述带体31间不会产生空隙,且制程上相对简易,可降低生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在第三至五实施例中,所述拉头5与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接触的任一内侧壁可设置例如螺纹或是粗糙面等,增加扣合时的摩擦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置夹链单元4,单独利用所述夹链单元4卡扣接合让两条链带3结合后,达成阻止水经由隙缝渗入所述链带3,或是利用所述夹链单元4配合所述链齿32,将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设置于所述链齿32的周缘,或将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设置于所述覆盖层34,借此,当两条链带3经由所述链齿32相互交错啮合时,可同步将所述第一夹链41及所述第二夹链42卡扣接合,而达成阻止水渗入的目的。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