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1024发布日期:2020-07-31 21: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和手柄(2),所述手柄(2)固定连接在主体(1)顶部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所述手柄(2)的左侧开有储物槽(5),所述储物槽(5)的顶部在手柄(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报警器(4),所述报警器(4)的顶部在手柄(2)的顶部设有透明盖,所述储物槽(5)的底部在手柄(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发送器(7),所述手柄(2)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平传感器(27),所述手柄(2)底部的右侧设有控制按钮(26),所述主体(1)的左侧开有天线槽,所述天线槽的内部设有伸缩天线(8),所述伸缩天线(8)的右端与天线槽的内壁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中部开有绳槽(9),所述绳槽(9)的内部设有救生绳(10),所述天线槽的右侧在主体(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卫星定位器(12),所述主体(1)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条(13),所述照明灯条(13)的底部在主体(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照明灯条(13)的左侧在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照明开关(14),所述主体(1)的右侧设有钻头(15),所述钻头(15)的中部在主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16),所述钻头(15)中部的外壁与滚珠轴承(1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钻头(15)的内部设有两个固定头(17),两个所述固定头(17)的左侧在钻头(15)的内壁左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一(18),两个所述固定头(17)的左端固定连有转动柱(20),所述电动推杆一(18)的右端开有两个转动孔(19),两个所述转动柱(20)与电动推杆一(18)右侧的转动孔(19)转动连接,所述钻头(15)的左端在主体(1)的内部设有活动板(21),所述活动板(2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4),所述转杆(24)的右端贯穿出活动板(21)与钻头(1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3)的左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二(25),所述电动推杆二(25)的左端通过固定板与主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内部在绳槽(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槽(5)的左侧设有活动盖(6),所述活动盖(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与储物槽(5)的内壁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盖(6)的底部的周围安装有防水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右侧控制按钮(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的四周固定连接在控制按钮(26)的周围,所述防水套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天线(8)的周围在天线槽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圈,所述防水圈的内壁与伸缩天线(8)的外壁紧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槽(9)的顶部为封闭设计,所述绳槽(9)顶部的左端开有出口,所述出口的中部卡接有密封塞(11),所述密封塞(11)的顶部通过连接绳与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头(17)的右端设有尖头,两个所述固定头(17)的右端在钻头(15)的内壁右侧设有三角形凸起,所述钻头(15)右侧的上下两端开有通口,且通口的大小与固定头(17)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1)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与主体(1)内壁的滑槽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登山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登山智能辅助装置,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主体顶部的左侧,所述手柄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手柄的左侧开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的顶部在手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顶部在手柄的顶部设有透明盖,所述储物槽的底部在手柄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信号发送器,所述手柄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有水平传感器。该发明通过安装在手柄内部的水平传感器可以检测装置的水平位置,当检测到装置倒下的时候,即可判断使用人员有危险,从而在通过报警器的闪烁和声音提醒周围的人前来救援,通过安装卫星定位器可以让使用人员不会在野外失踪。

技术研发人员:姚路嘉;姚明;任宏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曲阜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