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便捷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3179发布日期:2020-08-05 00:5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便捷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常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便捷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日常卫生用品被广泛使用,其作用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对抗病毒传染;其二是恶劣天气的外出防尘。无论哪种形式,其原理都是阻止有害物质从人体口鼻进入。

在现有技术的口罩使用过程中,一体化使用的口罩因其在佩戴时的气流空间大而被广泛使用,但同时存在着如下问题:口罩的过滤部分覆盖整个面部,而人体呼吸部分在口鼻处,使得过滤部分有很大程度的浪费,与实际起到的作用相比,投入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口罩的更换需要取下耳挂或与头部其他位置的固定连接,在某些特殊环境使用时(例如:医院、饮水、打喷嚏)需要临时使用口鼻时,取下再戴上口罩显得麻烦,使用不便;口罩的过滤部分简化会导致呼吸气流通道变小,呼吸不适。

此外,在现有技术的口罩使用完毕的摘取过程中,人们的手部会触碰到耳挂和口罩面部,一次性口罩使用尤为如此,面对特殊疫情使用时(传染性疾病)常常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时方便口鼻漏出、佩戴更换方便、摘戴无风险的分离式便捷口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式便捷口罩,包括架体和面罩,所述架体用以与脸部的贴合佩戴;所述面罩用以遮挡口鼻,以口鼻形状边界呈三角形;面罩的三个边呈拉伸/压缩的折叠支架,折叠支架顶面呈燕尾状,在顶面中心对应的面罩外表面设有与折叠支架固定连接的拉扣;所述面罩底边通过插接方式与架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架体侧面设有梯形压边,所述梯形压边顶边和两侧与架体固定连接,底端粘接在架体表面,内部通过胶管与架体内侧连通,胶管两端连接有椭球气囊,胶管内部气体供一个椭球气囊充起。

进一步设置:所述面罩底面周边设有插板,对应的架体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表面设有插接口,插接口下方设有“y”型弹片;所述弹片中空,两侧固定有充满插槽的气囊条;通过插板插入插接口和弹片实现面罩和架体的插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片底端向外凸出,截面呈球形;所述插板底端与弹片底端形状配合。

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板顶端设有连接后覆盖插接口的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片底端内侧设有缓冲垫层。

进一步设置:所述面罩各边拉伸长度为8mm-32mm。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1.设计的口罩为分离式,可供口鼻临时外露,适用在某些特殊场合或特殊人群,在此基础上提高分离部分连接的密封性;2.尽量减小口罩过滤用的面罩部分,以降低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合适的口鼻空气流通通道,以不影响人们的正常呼吸;3.在口罩的整体取下过程中,手部不会接触太多口罩外露部分,提高取下的安全性;4.分离的面罩过滤部分拆卸方便,佩戴过程中的更换不会给人面部产生过多压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口罩的面罩分离方便使用;面罩的立体结构优化(三角形折叠支架)增加了口鼻气流通道,增加呼吸舒适度,面罩底部和架体的连接结构大大增加了分离式口罩的连接密封性;架体的梯形压边有效解决了口罩摘取时容易触碰外露部分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特殊疫情时的安全性。

除了上述优点外,本发明的架体和面罩分离结构使单个架体可以配套多个不同防护级别的面罩,在厂家生产时可以通过单一架体组装多种不同功能或不同规格的面罩进行套装批量生产,购买一组套装即可实现不同环境的防护,口罩的过滤部分在整体上大大减小,生产成本降低,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口罩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面罩折叠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架体密封处截面示意图;

图4为面罩密封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梯形压边截面连接示意图;

图6为梯形压边平面结构图。

图中:1、架体;11、插槽;11-1、插接口;12、弹片;13、气囊条;14、缓冲垫层;2、面罩;21、拉扣;22、插板;23、橡胶密封圈;3、梯形压边;31、胶管;32、椭球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分离式面罩的结构和原理进行充分阐述,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分离式便捷口罩,包括架体1和面罩2,所述架体1用以与脸部的贴合佩戴;所述面罩2用以遮挡口鼻,以口鼻形状边界呈三角形;面罩2的三个边呈拉伸/压缩的折叠支架,折叠支架顶面呈燕尾状,在顶面中心对应的面罩2外表面设有与折叠支架固定连接的拉扣21;所述面罩2底边通过插接方式与架体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上述分离式便携口罩的佩戴简单,只需将口罩2插接在架体1,拉伸拉扣21至合适位置即可,既可在面罩2插接后佩戴也可先佩戴架体1再插接或更换面罩2。由于过滤空气用的面罩2只以遮挡口鼻为基准,因此面罩2的面积大幅减少,相比正常口罩其过滤面积只占16%-22%左右;拉扣21拉伸使面罩2立体展开,大大增加了呼吸空间,而面罩2拉伸所需的侧边面积很小,并不会增加过多的面罩2面积,侧边的拉伸距离的合理设计能够在满足舒适呼吸的基础上更加美观,常规情况下只需在8mm-32mm之间即可。

为提高面罩2与架体1的连接密封性,进行了下述设计:所述面罩2底面周边设有插板22,对应的架体1处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表面设有插接口11-1,插接口11-1下方设有“y”型弹片12;所述弹片12中空,两侧固定有充满插槽11的气囊条13;通过插板22插入插接口11-1和弹片12实现面罩2和架体1的插接。在插接时,插板22通过插接口11-1插入弹片12的中部,两侧的气囊条13挤压弹片12贴合插板22实现完美的密封效果。由上述结构可知,弹片12与插板22的接触面积越大密封效果越好,基于此对上述结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片12底端向外凸出,截面呈球形;所述插板22底端与弹片12底端形状配合。

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板22顶端设有连接后覆盖插接口11-1的橡胶密封圈23。通过增加的橡胶密封圈23使插板22与插槽11的接触表面密封,与上述气囊条13的挤压密封实现双重密封效果。

为减缓佩戴更换时面罩2插接时面部的不适感,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片12底端内侧设有缓冲垫层14。

实施例2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对架体1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的是在架体1侧面加装梯形压边3,所述梯形压边3顶边和两侧与架体1固定连接,底端粘接在架体1表面,内部通过胶管31与架体1内侧连通,胶管31两端连接有椭球气囊32,胶管31内部气体供一个椭球气囊32充起。

佩戴时按压外部椭球气囊32使梯形压边3底端粘接在架体1表面实现闭合,此时的内部椭球气囊32鼓起,椭球气囊32的微弱按压并不会给脸部带来不适,反而会有微弱的按摩功效,在取下口罩时通过纸或布按压内部气囊对应的架体1处(或单个手指直接按压接触,接触面积极小),此时外部气囊鼓起,梯形压边3的底端克服粘接力外涨,梯形压边3开口,用手捏住梯形压边3内部取下口罩,在操作中无需触碰口罩表面,适合在传染性疾病爆发或某些特殊场合时期使用,安全性高。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出的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及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以上公开的方法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的原理或方案,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本发明公开的技术特征做出的任何组合、修改或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