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1895发布日期:2020-10-17 02:0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用防护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医用外科口罩,一般应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以及手术室等环境,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的口罩,其对细菌病毒的抵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疫情期间,使用者需要它覆盖住自己的口、鼻及下颌,以阻止病原体微生物、液体以及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提供物理屏障。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医用外科口罩靠可塑性鼻夹对口罩鼻部进行限位塑形固定,在实际使用中,口罩上沿会与佩戴者的鼻梁和鼻翼留有较大的空隙,导致大量未经过滤的气体通过空隙进入口罩腔体内部,使实际佩戴的口罩的屏障能力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口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包括:

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包括罩体和设在所述罩体上的鼻梁带,所述口罩本体具有沿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穿缝、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穿缝,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二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罩体;以及

上系带和下系带,所述上系带和所述下系带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口罩本体上,所述上系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二穿缝,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一穿缝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二穿缝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配合,以便使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部分与所述口罩本体贴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具有佩戴密封性好、屏障能力强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三穿缝,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四穿缝,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之间的第三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缝合固定,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上系带缝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鼻梁带为可变形薄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缝和第二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中的每一者邻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沿,所述下系带的与所述口罩本体配合的部分邻近所述口罩本体的下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5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穿缝和所述第四穿缝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0mm-20mm。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还具有用于穿过所述上系带的第五穿缝、第六穿缝、第七穿缝和第八穿缝,所述第五穿缝、所述第六穿缝、所述第一穿缝、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穿缝、所述第七穿缝和所述第八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五穿缝和所述第六穿缝之间的第四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六穿缝和所述第一穿缝之间的第五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二穿缝和所述第七穿缝之间的第六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内侧,所述上系带位于所述第七穿缝和所述第八穿缝之间的第七部分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穿缝、所述第六穿缝、所述第七穿缝和第八穿缝沿所述口罩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鼻梁带。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所述第五穿缝与所述第一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15mm,所述第八穿缝与所述第二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穿缝与所述第一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3mm-10mm,所述第八穿缝与所述第二边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3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口罩还包括可变形的支撑骨材,所述支撑骨材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内,所述支撑骨材沿所述口罩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骨材位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沿和下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材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骨材与所述口罩本体的上沿在所述口罩本体的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30mm-55mm。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在使用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口罩;

1-口罩本体;

101-罩体;102-鼻梁带;103-第一穿缝;104-第三穿缝;105-第四穿缝;106-第二穿缝;107-第五穿缝;108-第六穿缝;109-第七穿缝;1010-第八穿缝;1011-上沿;1012-下沿;1013-第一边沿;1014-第二边沿;

2-上系带;

3-下系带;

4-支撑骨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图1-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10包括口罩本体1、上系带2和下系带3,口罩本体1包括罩体101和设在罩体101上的鼻梁带102。口罩本体1具有沿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穿缝103、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穿缝106,第一穿缝103和第二穿缝106沿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罩体101。

上系带2和下系带3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口罩本体1上,上系带2依次穿过第一穿缝103和第二穿缝106。上系带2位于第一穿缝103和该第一限位部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上系带2位于该第二限位部和第二穿缝106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与上系带配合,以便使上系带2位于该第一限位部和该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部分与口罩本体1贴合。

值得说明的,本实施例提到的上下方向是指:口罩10完成佩戴时佩戴者视角的上下方向。口罩本体1的外侧是指:口罩10完成佩戴时(即佩戴者佩戴完口罩10后),口罩本体1的远离佩戴者口鼻的一侧;口罩本体1的内侧是指:口罩10完成佩戴时(即佩戴者佩戴完口罩10后),口罩本体1的朝向佩戴者口鼻的一侧。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b所示,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c所示,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d所示,口罩本体1的宽度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e所示。例如,上下方向可以与口罩本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

由于第一穿缝103和第二穿缝106沿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罩体101,且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因此上系带2的一端由口罩本体1的内侧穿过第一穿缝103,再由口罩本体1的外侧依次经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后穿过第二穿缝106,以便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均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上系带2与该第一限位部和该第二限位部配合,使上系带2位于该第一限位部和该第二限位部之间的第三部分与口罩本体1时刻保持贴合,完成上系带2与罩体101和鼻梁带102的配合。上系带2的第一部分对应鼻梁一侧的第一鼻翼,第二部分对应鼻梁另一侧的第二鼻翼,第三部分对应鼻梁。

口罩10具体佩戴过程如下:将上系带2和下系带3佩戴在佩戴者的头部,此时上系带2的该第一部分对应鼻梁一侧的第一鼻翼,上系带2的该第二部分对应鼻梁另一侧的第二鼻翼,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对应鼻梁。

在将上系带2佩戴在佩戴者的头部时,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向邻近佩戴者的鼻梁的方向压制鼻梁带102,由于鼻梁能够支撑鼻梁带102,因此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能够将鼻梁带102压弯,以便鼻梁带102与鼻梁贴合,进而鼻梁带102使罩体101与鼻梁贴合。鼻梁带102的与鼻梁贴合的部分是鼻梁带102的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该第一限位部和该第二限位部之间的部分。

而且,上系带2的该第一部分能够将鼻梁带102的一部分压制在鼻梁一侧的第一鼻翼上,上系带2的该第二部分能够将鼻梁带102的另一部分压制在鼻梁另一侧的第二鼻翼上。进而,鼻梁带102的该一部分和该另一部分使罩体101与鼻梁的该第一鼻翼和该第二鼻翼贴合。其中,鼻梁带102的该一部分是鼻梁带102的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一穿缝103和该第一限位部之间的部分,鼻梁带102的该另一部分是鼻梁带102的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二限位部105和第二穿缝106之间的部分。

口罩10佩戴完成后,口罩本体1(罩体101)和佩戴者的鼻梁和鼻翼(包括该第一鼻翼和该第二鼻翼)之间几乎不产生缝隙,有效避免未经过滤的气体从口罩本体1与佩戴者的鼻梁和鼻翼之间进入佩戴者的呼吸系统,有效保证了口罩10的屏障能力。

此外,通过上系带2将第一穿缝103压抵于第一鼻翼,将第二穿缝106压抵于第二鼻翼,使得第一穿缝103和第二穿缝106均与上系带2之间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力。该相互作用力有效阻止上系带2在上述二者中的继续穿行,进而有效保证上系带2与鼻梁带102和罩体101的相对固定。在上系带2与佩戴者保持相对稳定时,保证了鼻梁带102和罩体101对鼻梁和鼻翼的稳定贴合。

现有的口罩在佩戴一段时间后,口罩的鼻夹会逐渐地脱离佩戴者的鼻子,因此需要再次按压该鼻夹以便使该鼻夹再次与佩戴者的鼻子紧密地贴合。如果佩戴者较长时间佩戴口罩,需要频繁地按压该鼻夹。但是,频繁按压该鼻夹会造成佩戴者的鼻子疼痛。

由于罩体101能够与鼻梁和鼻翼稳定贴合,因此佩戴者在较长时间佩戴口罩10时,无需频繁按压鼻梁带102,从而可以避免佩戴者的鼻子疼痛。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10具有佩戴密封性好、屏障能力强、佩戴舒适等优点。如图1-图3所示,口罩10可以包括口罩本体1、支撑骨材4、上系带2和下系带3。口罩本体1包括罩体101和设在罩体101内的鼻梁带102。罩体101包括内保护层、过滤层和外保护层,过滤层在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该内保护层和该外保护层之间。鼻梁带102可以在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该内保护层和该过滤层之间。

如图2所示,口罩10还包括可变形的支撑骨材4,支撑骨材4设置在口罩本体1内,支撑骨材4沿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支撑骨材4的长度方向与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骨材4位于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和下沿1012之间。

口罩10完成佩戴后,罩体101发生变形以便适应佩戴者的面部轮廓,进而罩体101使支撑骨材4变形,变形后的支撑骨材4大体可以是拱桥状。由此在口罩10完成佩戴后,该内保护层、该过滤层和该外保护层均可被支撑骨材4撑离佩戴者的口鼻,从而形成呼吸空间以便使佩戴者更加容易呼吸,有效避免口罩本体1与口鼻直接接触而造成呼吸困难,以便提高口罩10的佩戴舒适度。

可选地,支撑骨材4包覆于该内保护层和该外保护层之间,即支撑骨材4隐藏于罩体101内。由此保证了口罩10外观的美观度。需要理解的,支撑骨材4的长度优选略小于罩体101的长度。

优选地,支撑骨材4由弹性材料制成。口罩10完成佩戴后,支撑骨材4能够随着口罩本体1的弯折自动发生弯折以便形成呼吸空间。摘下口罩10后,支撑骨材4自动恢复成原来的形状,以便使口罩本体1自动恢复为平面状,方便了口罩10的存放和携带。支撑骨材4优选为长直形支撑条或长直形支撑棍。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骨材4可由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pvc(polyvinylchlorid,聚氯乙烯)塑料以及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支撑骨材4与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30mm-55mm。在上述范围内,支撑骨材4在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基本正朝向佩戴者的口鼻,进而使得佩戴者的口鼻与口罩本体1之间的距离更大,佩戴者的使用舒适度更高。

优选地,支撑骨材4与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为44mm。由此可以使大多数佩戴者在佩戴口罩10时,口鼻正朝向支撑骨材4,进而使得大多数佩戴者的口鼻与口罩本体1之间的距离更大,保证口罩10的使用舒适度,也提高了口罩10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罩体101依次包括内保护层、过滤层和外保护层,过滤层在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上位于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之间,支撑骨材4包覆于内保护层和外保护层之间。需要理解的,支撑骨材4优选固定于内保护层的内侧,保证口罩10在完成佩戴后,内保护层、过滤层和外保护层均可被支撑骨材4撑离佩戴者的口鼻。此外,支撑骨材4隐藏于罩体101内,也保证了口罩10外观的美观度。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该第一限位部为用于穿过上系带2的第三穿缝104,该第二限位部为用于穿过上系带2的第四穿缝105,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沿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鼻梁带102,上系带2位于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之间的该第三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

由于上系带2位于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之间的该第三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因此上系带2的一端由口罩本体1的内侧穿过第一穿缝103,再由口罩本体1的外侧穿过第三穿缝104,随后上系带2再由口罩本体1的内侧穿过第四穿缝105,最后由口罩本体1的外侧穿过第二穿缝106以便该第三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

通过上系带2将第三穿缝104压抵于第一鼻翼,将第四穿缝105压抵于第二鼻翼,使得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均与上系带2之间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力。该相互作用力有效阻止上系带2在上述二者之中的穿行。在上系带2与佩戴者保持相对稳定时,保证了鼻梁带102和罩体101对鼻梁和鼻翼的稳定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该第一限位部与上系带2缝合固定,第二限位部与上系带2缝合固定。该设置保证上系带与口罩本体1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固定连接,在上系带2与佩戴者保持相对稳定时,同样能够保证鼻梁带102和罩体101对鼻梁和鼻翼的稳定贴合。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鼻梁带102为可变形薄片。可以理解的是,口罩10为平面口罩,即口罩10为平板状。鼻梁带102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佩戴前以及解除佩戴后)为平板状。口罩10佩戴完成后,鼻梁带102发生变形,鼻梁带102位于第一穿缝103和第三穿缝104之间的部分(即鼻梁带102的该一部分)朝向第一鼻翼弯折,以完成罩体101与第一鼻翼的贴合,鼻梁带102位于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之间的部分(鼻梁带102的该另一部分)朝向第二鼻翼弯折,以完成罩体101与第二鼻翼的贴合。

鼻梁带102可为由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pvc(polyvinylchlorid,聚氯乙烯)塑料以及pp(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料中的任意一种制成的薄片结构,口罩10佩戴完成后,鼻梁带102通过上系带2的外力作用发生形变,自动完成罩体101与第一鼻翼和第二鼻翼的贴合。由此,不需要手动按压即可完成鼻梁带102与鼻翼的贴合。在解除佩戴后,鼻梁带102和口罩本体1也可以轻松恢复成平板状,从而不仅可以使口罩10使用方便,而且可以使口罩10方便存放和携带。

如图1和图3所示,口罩本体1具有沿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穿缝103、第三穿缝104、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沿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鼻梁带102。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容易被理解,下面以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左右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f所示,前后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g所示。

口罩本体1具有第一穿缝103、第三穿缝104、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第一穿缝103、第三穿缝104、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沿前后方向贯穿鼻梁带102。

上系带2和下系带3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地设在口罩本体1上,上系带2依次穿过第一穿缝103、第三穿缝104、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上系带2位于第一穿缝103和第三穿缝104之间的第一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上系带2位于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之间的第二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上系带2位于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之间的第三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穿缝103和第二穿缝106沿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鼻梁带102。可以理解的,鼻梁带102沿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即鼻梁带102的长度方向与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鼻梁带102的长度大于第一穿缝103和第二穿缝106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口罩10完成佩戴后,鼻梁带102能够在第一穿缝103和第三穿缝104的限位下,与第一鼻翼更稳定、更全面地贴合,鼻梁带102能够在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的限位下,与第二鼻翼更稳定、更全面地贴合,从而使得罩体101与鼻梁带102配合的部分在鼻梁带102的压制下、也更稳定、更全面地与第一鼻翼和第二鼻翼的贴合,进一步避免鼻翼与罩体101之间缝隙的产生。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该第一部分、该第二部分和该第三部分中的每一者邻近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下系带3的与口罩本体1配合的部分邻近口罩本体1的下沿1012。该设置保证口罩10完成佩戴后,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和下沿1012均贴合于佩戴者的面部,保证口罩10在佩戴时的美观。

值得说明的,下系带3可以只有一根,且中间部分包埋在口罩本体1内,该中间部分邻近口罩本体1的下沿1012。或者,下系带3也可以有两根,两根下系带3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口罩本体1的下沿1012的两端(例如左端和右端)。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3,口罩本体1还具有用于穿过上系带2的第五穿缝107、第六穿缝108、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第五穿缝107、第六穿缝108、第一穿缝103、第三穿缝104、第四穿缝105、第二穿缝106、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沿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例如,第五穿缝107、第六穿缝108、第一穿缝103、第三穿缝104、第四穿缝105、第二穿缝106、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从左向右依次排列。

上系带2位于第五穿缝107和第六穿缝108之间的第四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上系带2位于第六穿缝108和第一穿缝103之间的第五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上系带2位于第二穿缝106和第七穿缝109之间的第六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上系带2位于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之间的第七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

具体地,上系带2的一端由口罩本体1的内侧穿过第五穿缝107,再由口罩本体1的外侧穿过第六穿缝108以便该第四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进而,上系带2再由口罩本体1的内侧穿过第一穿缝103,以便该第五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随后上系带2在第三穿缝104、第四穿缝105和第二穿缝106的穿行方式上文已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上系带2由口罩本体1的外侧穿过第二穿缝106后,再由口罩本体1的内侧穿过第七穿缝109以便该第六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内侧,最后上系带2由口罩本体1的外侧穿过第八穿缝1010以便该第七部分位于口罩本体1的外侧,完成上系带2与口罩本体1的配合。

由此第五穿缝107相比于第一穿缝103更靠近口罩本体1在长度方向的边沿,第八穿缝1010相比于第二穿缝106更靠近口罩本体1在长度方向的边沿。口罩10完成佩戴后,上系带2压紧第五穿缝107、第六穿缝108、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从而使上系带2的该第四部分和该第七部分将罩体101(口罩本体1)压制在上沿1011佩戴者的面部。

与不设置第五穿缝107、第六穿缝108、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的口罩本体1相比,通过设置第五穿缝107、第六穿缝108、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可以使罩体101(口罩本体1)的与佩戴者的面部贴合的部分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更长,口罩本体1对佩戴者的面部包覆面积更大,从而进一步提高口罩10的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5mm-25mm。由此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大体为5mm-25mm,从而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基本能够与佩戴者的整个鼻梁的完全贴合,进而保证与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对应的罩体101基本能够完全贴合于整体鼻梁。

优选的,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0mm-20mm。特别地,第三穿缝104和第四穿缝105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3mm。由此可以使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基本能够与大多数佩戴者的整个鼻梁的完全贴合,进而保证与上系带2的该第三部分对应的罩体101基本能够完全贴合于大多数佩戴者的整体鼻梁,以便提高口罩10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口罩本体1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沿1013和第二边沿1014,第五穿缝107与第一边沿1013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15mm,第八穿缝1010与第二边沿1014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1mm-15mm。由此在口罩10完成佩戴后,口罩本体1的第一边沿1013和第二边沿1014均能够贴合于佩戴者的面部,保证了口罩10在佩戴时的美观。

优选地,口罩本体1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边沿1013和第二边沿1014,第五穿缝107与第一边沿1013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3mm-10mm,第八穿缝1010与第二边沿1014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3mm-10mm。由此在口罩10完成佩戴后,口罩本体1的第一边沿1013和第二边沿1014均能够更好地贴合于佩戴者的面部,进一步保证了口罩10在佩戴时的美观。

具体的,第五穿缝107与第八穿缝1010相对口罩本体1的长度中心线对称设置,该长度中心线沿口罩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五穿缝107与第一边沿1013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5mm,第八穿缝1010与第二边沿1014在口罩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距离为5mm。由此可以使口罩本体1的第一边沿1013和第二边沿1014均能够贴合于大多数佩戴者的面部,提高了口罩10的适用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五穿缝107、第六穿缝108、第七穿缝109和第八穿缝1010沿口罩本体1的厚度方向贯穿鼻梁带102。需要理解的,鼻梁带102的长度可以略小于罩体101的长度,鼻梁带102的宽度大于上系带2的宽度,鼻梁带102可以将几乎整个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压制在佩戴者的面部,鼻梁带102的宽度进一步提高了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与佩戴者的面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口罩10的密封性。此外,鼻梁带102也能够更好地规范口罩本体1的上沿1011在佩戴时以及佩戴前后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